31小说网 > 平凡的中国梦 > 丝路9年:教育体制改革(3)

丝路9年:教育体制改革(3)

老黄的梦,毕竟还只是梦。教育体制改革要想顺利落地,还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自从上一年新版教育法征求意见稿以来,三个月的公示期里收到了上百万条建议和意见,从这些意见来看,提意见的人不少是学生家长,并且提出的还都是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样宽松的教育会毁了他们这一代孩子,使他们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相比完全失去竞争力。在国内是这样,在国际上有可能更是这样。这下给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当然也有一些资深的教育家,他们强烈呼吁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顺利通过这部新法。因为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向歧途,如果再不能迷途知返,那将不是毁了一代孩子的问题,而是会毁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至于那些反对者所说的会使这一代孩子丧失竞争力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在过去的5000年里,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像今天这样办教育,但也创造了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人的天性自从出生起就会有分野。那些爱学习的孩子,不用给他那么大的压力,他也会去学习,因为他天性爱接受新鲜事物。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无论你怎么给他压力,他仍然学习不好。就算在现有的应试体制下,每个人都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学习,不还是有成绩的区别吗?而这些通过考试成绩带来的区别,其唯一的作用,就是谁去上大学,谁不去上大学?或者谁去哪一所大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还是宽松式的教育,都能达到相同的作用。你拼命的学,我也拼命的学,你拼命的加班补习,我拼命的加班补习。其最终的结果像一场赌局,无非加大了赌局上的筹码而已,并没有改变最后的结果。

对于一些家长认为,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了,学到的知识也自然少了,这不利于孩子的竞争。这些教育家又分别给予了反驳,他们说:“现行教育体制下,孩子的知识学的的确很多,但我们有没有看到,这些孩子真正走向社会以后,有哪些知识是比较有用的呢?恐怕真正有用的还在于后天的学习,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终生学习,无论前面在学习上付出再大的精力,恐怕也终将在竞争中失败。因此,大学前的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受教育者获得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学习知识。至于大学教育阶段,更像是计算机里搭建的那一个indos平台,使受教育者能够像计算机一样接受各种复杂的软件,即接入更复杂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而现在的教育明显呈现出一种投入多产出少,灌输多灵性少的特点。倘若按照新的教育模式,则更能充分的解放学生的灵性、天性,或许还有条件让那些天生不爱学习的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不至于让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否定下迷失自己。

专家的声音,自然有一定的影响力,给了立法委员会很大的信心,最后这部新版教育法,还是在当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被通过,并计划于今年秋季开学时全面施行。于是全国上下的教育界人士都开始动员起来了,改教材,研究新的教学方案,以适应未来的教学要求。

学生们自然都很兴奋,现在的媒体这么发达,家长们的紧张他们都看到了。他们不太明白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紧张。他们认为挺好的,一天学二十个小时,和一天学五个小时,不都是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吗?有啥好紧张的,喜欢的课程多学一点,不喜欢的课程少学一点,说不定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呢!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发生在教师节的前夕。湖北某市一所著名中学的老师,在家长不断请托下,为孩子们办了一个补习班,结果被教育局督查人员查到了。查到以后,教育局里的人很紧张,迅速的把这名教师叫到教育局问话。让教育局长为难的是,这是一名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从教0多年,送出了无数的优秀学生。给学生办补习班,也是他提升升学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位老师非常会选学生,他并不是谁请他补习都补。他只挑那些有升学潜质的学生。这些学生适当的给他开一点小灶,成绩就提高得很快。多年以来,由于教育水平高,再加上会挑选学生,他带的班级的升学率为学校做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如果依法从事,实在对不起这位老教师。

在和这位老师谈话的时候,局长给他阐述了半天的严重性。他却发现这位老师丝毫没感觉到什么不对,并且还对他说,新中国以来,还没有一位教师因为给学生补习进过监狱呢,这次我也不信。这位老教师的态度,也使这个教育局长产生了动摇。因此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决定是:让老师继续回去上课,其他人都不要声张。

可是没过几天,这位教育局长就感觉到大事不妙。因为这位老师被举报了,是实名举报,并且被检察院向法院提起了公诉。因此这位自信的老教师,就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为给学生补习而站上法庭的人。

此事一下子就成了全国性新闻,媒体上炸开了锅。纷纷的为老教师鸣冤,又引来了无数的口水。尽管在此后的三两天里,《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不要拿善意践踏法律》,明确的指出法律是神圣的,既然已经颁布,必须得到很好的执行,这也是“新十六字方针”的基本要求。文章还指出“新十六字方针”已经把科学立法放在了前头,这么一部经过严格立法程序出台的法律,已经能代表符合大多数的民意。那么按照全民守法的精神,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为何目的,只要是触犯了法律,都要得到应有的惩罚。

《人民日报》的文章虽然停止了媒体的口水战,但却没有阻挡住百姓的声音。在庭审之前,以当事家长为代表的一部分群众,其中也包括这位教师培养出的一些已经出人头地的学生。他们花大价钱为这位老教师聘请了知名的律师,准备为老师打赢这场官司。这个事件的发生又引来了媒体的二次围观。

对于这位老教师来说,他倒真的没想有人为他请律师,他觉得事情不过就是这样,自己问心无愧。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写了一封信,直接寄到教育部。他坦陈,自己给孩子们补课,也是为了促进有潜质的孩子成长。自己收钱补课不对,但绝不承认触犯法律。

在万众瞩目下,庭审终于开始了,法院为了应对民意,采用公审的方式,全程直播。其实真正的庭审并不精彩,因为新版法律条文非常清楚,收费办补习班,直接判处拘役六个月。就算是那位老教师聘请的律师,也只能从民意、习俗几个方面说事,根本阻挡不了法官的意志。

判决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拘役六个月。一审判决是中院作出的,允许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判决的一刹那,法庭上嘘声一片。而此时,那位老教师的神情非常茫然,他先是仰头向上望了一眼,但却忍不住闭上了眼。随后就轰然倒地,引来众人一片混乱。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家属虽然采取了各种急救措施,但他再也没有醒来,再也没有机会上诉了。

出人意料的,媒体反而没有声音了,因为这个事儿太大了,谁也把握不了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人们只能根据朋友圈上的一些信息来了解事态的走势。

后来人们知道,老教师的追悼会上,有数千人为他送行。有学生家长,有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当然也有哀痛无比的家属。人们还知道,这位老教师去世以后,当事法官的压力非常的大。虽然他坚信自己做对了,但他也不能忽视眼前发生的一切和内心的纠结。尽管,省高院来了人,给他谈心认为他做得对,不必有这么深深的自责,但他还是无法排遣,很快向上级提了辞职报告。

最后还是《人民日报》给了个说法,同样一篇署名文章,《改革总会有牺牲》,文章肯定了这位老教师一生为教育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但却没有肯定他的抗法行为,反倒为那位辞职的法官感到惋惜。认为作为一名法官,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他的基本职责。通过司法公正而促进社会公正是法官的神圣使命。老教师的死亡是一个意外事件,与判决本身无关。更警醒所有教育界的人士,再也不要按传统的观念行事,去以身试法。没有一个法庭希望发生这样的悲剧,但多数悲剧都是在法庭上发生的。

老黄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发生,知道老教师的死亡后,他的心里也变得非常暗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那些家长,为什么要让这位老教师去担这个风险?或许这位老教师有一些传统的观念,但他们就不能想到,这样等于把这位老师送到了身败名裂的边沿,而这一切自私的行为却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就对吗?你不想想?你家有钱,你可以找人补习。可是那些没钱的孩子呢?如果你的孩子不补习,也许那些没钱的孩子还可以顺利的考上大学。如果因为补习让你的孩子剥夺了那些孩子,尤其是那些农村的孩子的成长机会,这样做公平吗?可教育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公平呀!是你们破坏了公平。他很想奋笔疾书,说那些家长才是真正的凶手,与法律本身无关。可他实在觉得这件事不能再发酵了,所以,他一直是沉默以对。

他相信这位老教师并没有白白的死,也许他会觉得有点冤屈,但是却可以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如非付出这样的代价,改革就不可能成功。

果然这个事件以后,就像酒驾入刑起到的作用一样,再也没有家长请老师给他们的孩子补习了。自然,这种现象也就得到了杜绝。(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