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京都追凶 > 第34章 弥天大谎

第34章 弥天大谎

刘公公虽然很疑惑,也只好走了,只是走一步三回头,不停的看身后魔怔的李昶。

李昶醒过神来看着于洋道:“我明白紫阳道长为何前后所作所为差距那么大了,包括他的动机,我竟然到现在才想通,真是太笨了。”

于洋疑惑的看着他。

李昶咧嘴一笑,“全都是幌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幌子,凶手对所有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而所有人竟把这个谎言信以为真,你我也甘为棋子,被其驱使,当真是好算计!”

于洋兀自云里雾里,开口道:“什么意思啊?”

“一时半会也跟你说不清楚,咱们边走边说。”

两人边往立政殿走,李昶边说,“从紫阳道长不加任何犹豫,甚至还略显急躁的说出犯案经过之时,我便开始觉得紫阳道长背后的人不该是濮王,他若为濮王之人,理应用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案子破获时间越久,陛下面临的压力越大,同时对濮王也越有利,可是他的做法却恰恰相反,我只是说出案情可能指向刘娘娘,甚至都还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他便把除了幕后主使之外的一切和盘托出,这与情理不合。”

“但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是,紫阳道长乃一个方正之人,又会因无故惨死的两人心生不忍,与此同时他还不畏惧死亡,这么一个油盐不进的人到底是因什么原因,而情缘卷入这场权利纷争。”

“最大的可能便是顾及宗门,可就目前看,他的作为对玄英观有害而无利,直到刚才刘公公所说濮王自幼笃信佛教,我蓦然惊醒,这只怕才是让这位正直的道长违心而为的真正原因。”

于洋道:“你是说,他怕信奉佛教的濮王一脉掌权后,玄英观因之受到打压?”

李昶点点头道:“除此之外,又能有什么原因让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这样做呢。”

于洋想了想道:“所以这件事便是紫阳道长一手策划的?”

李昶冷笑一声,“哪有这么简单,他玄英观一个道观而已,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手段去策划这么大的一件事,若然背后没有同样有望取得皇位的其他藩王撑腰,打死我都不信。”

“这件案子从一开始便不是针对皇帝,而是濮王一脉,所有的人都觉得,一旦鬼神之事坐实,皇帝一定会迫于无奈把东宫之位传给濮王之子,因此包括我在内,都觉得这件事濮王的嫌疑最大,可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陛下的愤怒,陛下绝对不肯束手就擒,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打破这个僵局,而僵局一旦打破,届时被陛下积怨已久的濮王一脉必然会遭受惨痛的打击。”

“最可怕的是这个人深知濮王一脉不可能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紫阳道长那句话一出口,那些削尖了脑袋想拥有从龙之功的臣子们便会蜂拥而至,成为促使这个阴谋实现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就连你我也不自觉的成为他的棋子,案情破获,濮王在劫难逃,而你我说不准还是最重要的那颗棋子。”

这个阴谋看似简单,但却对人心算到了极致,若然不是紫阳道长性子耿直,不知为何愤怒,从而露出了破绽,这个阴谋很有可能便会成功。

“可既然如此,那个紫阳道长何不直接对你说是濮王授意让他如此。”

李昶笑了笑道:“他没有任何证据直接指证濮王,反而会得不偿失,他要的只是最有可能继任东宫的濮王一脉从此与东宫无缘,而这一点,只是陛下的怀疑便足以影响到,届时案情破获,即便没有任何明证,陛下也一定会想办法拆去濮王的一部分羽翼,这便是他的谋划。”

说到这里,李昶脸色再次一变,自言自语道:“坏了,只怕还不止如此!”

于洋惊讶道:“什么不止如此?”

“但愿是我想多了,你我还是先去面见陛下。”

于洋已经习惯了李昶的话总是说半句,也不再追问。

两人来到立政殿前,一个小太监看到李昶赶来,迎上来道:“李大人可是来见陛下的?”

李昶道:“我有要事禀报陛下,烦劳小公公通禀。”

小太监赶忙进去通禀,一会儿后便出来道:“陛下宣二位觐见。”

李昶进入殿中,叩拜行礼,皇帝道:“爱卿平身吧,可是案情有了进展?”

李昶道:“托陛下洪福,案情已基本告破。”

皇帝愣了愣,随即喜形于色,“爱卿当真了得,这么快便破获了?”

李昶躬身苦笑道:“禀陛下,非臣能力高绝,是凶手希望臣尽快破案。”

皇帝疑惑道:“哦?事情究竟如何?爱卿速速讲来。”

李昶理理思绪,把所有的线索和推断细细的从头向皇帝交代了一遍。

皇帝听完后脸色阴晴不定,一双手屈起放下好几次才忍住怒火,沉声道:“好一招借刀杀人的离间之计,此贼子真是狠毒。”

李昶等皇帝情绪逐渐平复,再次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只怕还不止如此。”

皇帝道:“有什么话爱卿不妨直说。”

李昶吸口气道:“陛下,臣恐此人所谋不止东宫。”

皇帝悚然一惊,东宫之位都不满足,那所谋的可就是他身下的龙椅。

皇帝只愣了愣便明白了李昶之意,要说起帝王心术,摆弄人心,放眼整个天下超过他的人屈指可数,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李昶。

李昶言下之意,此人若然只是想清除一个争夺东宫位的对手倒还罢了,可欲壑难平,人心险于山川,若然此人对于皇位也有觊觎之心,那么便不可不防。

濮王素有贤名,在民间有声望,在朝堂有根基,若是照凶手的计划发展下去,皇帝借此事折了濮王的羽翼,甚至更严重,直接削了濮王的权,届时濮王一脉势必反弹,皇帝雷霆之下即使彻底平定,自己也不可能毫发无损,而此时这个包藏祸心的家伙手持铁证揭露真相,那么皇帝诬陷忠良,不容藩王的帽子便坐实了。

到时候,这个幕后之人极有可能趁机联合濮王余部,以及其余唯恐被削权的藩王,这可不是一股小势力。

皇帝后背发凉,这哪里是借刀杀人,分明是更毒的驱虎吞狼之计。

皇帝不敢再想了,寒声道:“爱卿,速去再审紫阳,越妃交给朕,朕不管你用任何办法,一定要挖出这个身后之人。”

李昶伏身道:“臣领命。”

正在这时,大殿外传来刘公公急急忙忙的声音,“官家,大事不好!”

皇帝脸本就愤怒,听到刘公公大呼小叫,怒声道:“滚进来,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刘公公连滚带爬进来趴在地上惨声道:“官家,越妃刘娘娘在寝宫中悬梁自尽了!”

“什么?”

殿中三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惊讶,皇帝睨着趴在地上发抖的刘献沉声道:“什么时候的事?”

“奴婢也是刚知道,广宁宫中除刘娘娘自尽,其余八个贴身奴才也都死在了一起,清扫宫殿的小太监也是刚发现的。”

皇帝眼神阴沉,“去广宁宫!”

广宁宫中,刘娘娘的尸体挂在还悬在梁上,那八个太监宫女则都趴在地上。

皇帝看着满屋尸体,声音没有一丝温度,“于洋,给朕验。”

于洋赶忙伏身验尸。

于洋挨个查看了九具尸体,又把桌上的茶杯看了一遍,足足忙活了半个时辰。

“回陛下,刘娘娘确系自缢身亡,这八个宫奴乃身中砒霜而死,桌上茶碗里有大量砒霜残留,应该便是饮毒茶而死。”

皇帝寒着脸,李昶则下意识喊道:“坏了!”

“怎么了?”

李昶道:“回陛下,臣昨日前往西华山,玄英观老观主似乎有意提及刘娘娘,而且他也是除紫阳道长外,唯一一个知道案件线索指向刘娘娘的人,而今刘娘娘自尽,只怕他有传讯的重大嫌疑。”

皇帝回头道:“刘献,速派人把那个观主给朕带回来。”

李昶则躬身道:“陛下,刘娘娘这条线索已经彻底断了,只有玄英观一条,臣需马上前去昭狱再审紫阳道长。”

“去吧,那个观主朕也会把他送到昭狱的。”

李昶当即躬身辞别皇帝。

皇帝看着满屋子尸体顿了顿道:“传诏,越妃身患恶疾猝然薨逝。”

*****

李昶赶到昭狱,只见紫阳道长依旧坐在那儿不温不火。

紫阳道长看到李昶又来轻声道:“不该说的我不会说的,李大人不需要白费心机了。”

李昶看着他轻声道:“越妃在自己宫中自尽了,还毒死了自己的八个贴身宫奴。”

紫阳道长豁然抬头,紧紧的盯着李昶的眼睛,满眼的不可置信。

李昶再次平静道:“濮王自幼信佛,一旦掌权,佛教必然大盛,而你道门自然会随之受到打压,你身为道门之人,自然不愿意他掌权,这便是你所谓的作案动机吧。”

听到这里紫阳道长勃然色变,猛地站起身子道:“你怎么知道的?是我师父···不可能,他不可能说出来的···”

李昶暗道:果然和老观主有关。

他看着紫阳道长道:“你的师父已经和盘托出,越妃娘娘畏罪自尽,你还要为了那个幕后之人包庇到几时?”

李昶语速越来越快,语气越来越沉。

“而今玄英观势微已成必然,若你还想你观中师兄弟有条活路,最好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丝不剩的说出来,如此或许他们还有一线生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