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京都追凶 > 第40章 障眼之法

第40章 障眼之法

于洋道:“我怀疑他们盗取粮食后,还在里边填充了干草,除却白磷引燃,仓里一定还有足够的燃料。”

李昶点了点头,这个猜测很贴近事实,但同时也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看粮仓的人里边一定有内鬼,如果说挖掘地道偷粮这种事是纯粹的外人所为,虽然难了点,但还有可能实现,可在二十多个粮仓中在填进去干草,就太不现实了,他们走的是水道,干草又极其占空子,他们不可能从地道下边将干草再填进空的粮仓中。

这是个很大的发现,既然干草不可能从地道进去,那么就是从地面上运进去的,粮仓进出该当有记录,从记录里是有可能挖出这个内鬼的。

李昶回头看了一眼于洋,难得的露出尴尬的神情,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如果不是于洋,他很可能漏掉这条非常有用的线索,还是太急了啊。

于洋撇撇嘴道:“看我干嘛,我看多了猪跑,学个一招半式很奇怪么?”

这就不是个能说好话的家伙,眨眨眼就恢复本性,损人的本事他认第二,没人敢争第一。

李昶深吸口气,也许是时候去会会正主了,但愿这个黎元是个被人蒙蔽的昏聩家伙。

粮仓一行,李昶大抵摸到了一丝头绪,如果猜测无误,粮仓离奇失火,“阴兵过道”和“五鬼搬运”的说法是幕后之人故意放出来的话,目的就是遮掩真实情况,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便是准备将所有的罪责归咎于粮仓意外失火,了不起被震怒的皇帝陛下杀两个倒霉的替死鬼,这应该就是他们的打算。

只是他们没想到密谍司不知从何处察觉到了异常,皇帝本就因为宫中闹鬼一事耿耿于怀,想都没想便催自己来密查此事,这才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若非如此,等到一开春,冰雪消融,河道上的所有痕迹便会被涨了的河水销毁个干干净净,即便那批粮食暴露在日光下,也无从查起。

想到此处,李昶脊背发凉,皇帝坐镇宫中,便是再手眼通天,也总有难以触及的地方,地方上又该有多少黑暗正在进行,却永无张目之日。

无论怎样,终究是需要和青阳官员见面的,密查的优势是能发现一些隐藏起来的内容,但是却也会因身份受限而接触不到核心问题,再想要往下查,身份不暴露是不行了。

李昶敛敛神,便和于洋一同回到了客栈,自古军政两不干,既然事涉军方,自己是没有资格插手调查的,武将在面临文官的调查时,一定会保持一致的对外,这无关对错,而是纯粹的立场问题,军方勋贵不可能让文官们开这个头,否则勋贵便会人人自危,军方的是只能军方内部解决,这是一条从未记录在册,但却所有人都奉行的定律,皇帝有曾示意自己寻找巡防使高乐也是出于这个顾虑。

回到客栈后,当即让小二拿来纸笔信封,李昶便开始落笔给高乐写信,写完用印之后,让小二将信快马送往巡防使府,李昶便坐在房中,闭目沉思。

皇帝考虑的很周全,高乐是离青阳最近的嫡系驻军,距青阳城不过百里之遥,巡防使为三品武将,肩负纠察军纪职责,调查此事可谓明正言顺,不会引起军部反弹。

李昶突然双目睁开,看向于洋道:“你在粮仓可是说过那两截枯骨年代久远?”

于洋愣了愣道:“对啊,一截百年以上,骨上已见唯恐,另一截只怕百年都不止。”

说罢看向李昶道:“怎么了?”

李昶眼睛眯了眯道:“他们为何会将年代如此久远的枯骨遗落现场?”

于洋接口道:“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让救火之人在鬼火之下看到骷髅,从而增加阴兵盗粮的可信度么?”

李昶摇摇头道:“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可为何偏偏是年代如此久远的枯骨?”

于洋听他这么说,想了想突然眼神一动,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这些枯骨可能不是他们故意带到现场的?”

李昶抿了抿嘴角,轻轻点了点头。

“如果只是出于拿枯骨故弄玄虚,那么他们最可能的方式便是去城外乱葬岗掘墓,随便盗取几具枯骨,然后散落火场,可如果是这样,骨头的年代应当不会过百年,埋人都是逝去时间约迟的越靠上,挖百年前的枯骨,这完全是费无用功。”

“除非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骨头本来就在粮仓之下,挖地道之时被掘出来,然后正好利用这些枯骨做幌子。”

于洋点点头道:“青阳古来便是城池,地下挖出枯骨倒也正常,只是,这又于案情有何帮助?”

李昶看了看窗外,然后摇摇头道:“没什么,也许是我想多了,咱们这便前去会会青阳的府尹大人吧。”

府尹府离位于城南,离客栈不近,李昶和于洋收拾了行囊,退了房,然后便牵着马朝府尹府走去,城中是禁止驰马的。

府尹吴慎是大官元年进士,其人为政中正平和,早年曾于吏部任职,为人圆滑,但不失手段,如若不然,也不会被放任青阳重镇成为一方牧守。

李昶虽为查案而来,但到了青阳,还要动用官身查案,那么拜访吴慎便是必要的,尽管他很清楚,从吴慎的嘴里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他要见的实际上是看守粮仓的直属官吏黎元,而这个人如今十之八九身陷牢狱。

走到官邸前停下,守门的两个衙役看到他们二人,开口道:“何事前来府衙?”

李昶开口道:“烦劳通禀吴大人,就说京畿提点李昶奉命前来青阳查案,初到青阳,特来拜会吴大人。”

衙役一听李昶是京官,赶忙一敛倨傲,躬身开口道:“李大人稍等,卑职这便前去通禀。”

李昶点点头,那个衙役便快步跑进了府衙,未几,但听衙内传来脚步声,衙役率先跑出来,开口道:“大人稍后,吴大人正换官服,马上出来迎大人。”说罢站定门前。

李昶既然说了身负皇命,那么代表的便是皇帝,吴慎身着官服出门相迎自是应该的,点点头,静候吴慎。

一会儿后,一身紫色朝服的吴慎走出中门,颌下长髯,身形富态,龙行虎步若然不是一双眼中精光闪烁,只怕谁也会觉得这是个平易近人的富家翁。

他开口道:“我前日才将奏折送往京城,不想今日李大人便屈尊青阳,陛下可谓千古仁君,心忧百姓至此,只是李大人星夜兼程,身受奔波之苦。”

李昶心中暗道,好快的手脚,这便将青阳粮仓被烧得奏折递了上去,想要大事化小,面上却毫不迟疑,开口道:“吴大人客气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分内之事尔。” 

随即将怀中文书拿出,交由吴慎查看,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

官场之上就是这样,该走的程序得走,该有的客套少不了,一番寒暄,吴慎将李昶和于洋迎进了府中,既然奏折已经递交京城,也就不需要解释自己到青阳的目的了,无疑省去了一番口舌,都是久居宦海之人,聪明的紧,能给的台阶,一个都不会少。

坐定后,吴慎开口道:“粮仓被烧,百姓受苦,主要职责虽在看守粮仓的黎元,但本官牧守青阳,自是也难辞其咎。”

李昶也不再客套,开门见山道:“敢问吴大人,黎元现在何处,我有些话想要问他。”

吴慎笑道:“素闻李大人雷厉风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黎元渎职,被本官关入了昭狱,李大人若要见,这便将他提出来交由你审问。”

说罢挥挥手朝身后道:“来啊,将黎元提至堂前,让李大人审问。”

吴慎身后走上前来一个管家翁模样的人,看了李昶一眼,低头躬身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于洋目送此人出去,抽了抽鼻子,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李昶与吴慎又客套了几句,不大一会儿,那个管家急匆匆跑了进来,神色焦急道:“大人,大事不好,黎元在狱中畏罪自尽了!”

李昶听到此言,勃然色变,强自按下起身诘问的冲到,一张脸阴沉了下来,看着面色同样诧异的吴慎沉声道:“吴大人,这位黎大人死的时候着实是巧了些呐。”

吴慎似乎定了定神,看了那个管家一眼,随即看向李昶道:“李大人,本官着实不知黎元为何突然畏罪自尽。”

李昶虽心中恼怒,疑心他杀人灭口,可没有证据的争执没有任何意义,咬了咬牙道:“黎元尸体可还在狱中?”

那个管家道:“自然是在的。”

李昶敷衍的朝吴慎拱拱手道:“吴大人,本官这便去狱中看看黎元的尸首,还请吴大人陪同。”

吴慎只好回个礼道:“李大人请。” 

昭狱便在官衙后院,官家前头引路,李昶绷着脸随在身后,走的很快,一会儿便到了狱中,狱中光线微暗,官家带着李昶穿过一排关满犯人的牢房,最终到了一间偏僻的单独牢房,李昶便看见牢中躺着一个人。

推开牢门,于洋便抬步上前,走到了尸体旁边。

黎元的尸体倒在墙边,墙上还有撞击的痕迹,于洋将面部嘲笑的尸体翻过来,露出了黎元满是血污的面部,额角左侧已然凹陷。(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