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胭脂毒,狂妃太难追 > 第27章 握住了她

第27章 握住了她

听得不再咳嗽,娘继续说道――“这次回来,娘也不愿再瞒你,想必你爹都告诉你听了,你知道吗?你皇阿公托人抱你回来时,你虚弱得让人打心里疼惜,我以为自己的命很好,什么都拥有了,那时我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了,宫里的大夫脉出他是个男孩儿。呵呵呵,加上你,儿子和女儿都有了,你爹高兴得云里雾里的,那傻样儿真该当时画下来日后好笑话他。可……”

许久没听见娘说话,右手不经意间按住了心跳动的地方,耳边想起了幼年娘说的一句话,她说心,每跳动一次,就是娘在想你一次。

再也忍不住来到床前,看着娘紧闭的双眼,心,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胡乱拍打着自己胸前,好像心真的没跳动了,怎么办?娘不再想她了!

伏在娘的憔悴纤弱的身上,张嫣失声痛哭“都是我不好,娘你别离开我。”

感觉到被人抚摸的触感,张嫣抬眸对上娘带着笑意的眼睛,那种狡黠天真的眼神好像是回到了少女,娘笑道“你若是再不肯出来,娘可就真的睁不开眼了。”

明明说得那样轻松,却仿是一尊大山压在张嫣心底,沉重而难受。不忍压碎了娘脆弱的身子,张嫣撑着床沿支起身子“呸呸呸,晦气,你还是孩子吗?为什么要吓我?”

声音募得大了很多,倒显得张嫣成了大人一般,骂着做错事的孩子。被张嫣没来由的一吼,娘真的露出孩童般天真的神态,吐了吐舌头对着张嫣做了个鬼脸。伸手握住她,这次她没有再像上次那样躲开,反而牢牢回握住娘的手。

“娘,告诉我,皇阿公为什么对你如此绝情,又是什么毒竟然忍心下在自己亲生女儿身上?告诉我,我到底是谁?何以让皇阿公对我竟然比自己女儿和外孙还要重要,我的身世为什么要这么多人的死来遮掩?我讨厌自己生来便害死那么多人命,娘你告诉我好不好?”

娘无奈的闭了闭眼“我该怎样告诉你,有时候知道一些不该知道的,那就是痛苦的开始,娘不想你变成这样。”

咬了咬唇,张嫣道“皇祖母知道吗?如果娘不告诉我,那我就去问皇祖母。”

娘突然捂住张嫣的嘴,好像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娘放低声音说道“答应我,千万别让你皇祖母知道你的身世,嫣儿,你必须答应我。”郑重其事的样子让我张嫣摸不着边际。

见张嫣点头,娘放开了手,说了很久的话娘开始微微喘着气,胸膛一起一伏显得很是疲惫。

见娘这样张嫣只好吞下心中所有疑问,安抚娘道“娘累了就别再说了,爹去给娘熬银耳莲子糖水了,应该快回来了,嫣儿想回知语殿了。”

只想一个人找处安静的地方好好静一静,太多的心事压得张嫣也快喘不过气来。

因为含了太多的秘密,都不曾敢说是中了毒,只说是染了病症,可皇祖母和皇帝舅舅派来的所有太医都无法诊出结果来,又不敢如实报上去,都是些胆小鬼怕丢了自己的脑袋,只说是身体虚弱,需要进补,皇祖母和皇帝舅舅不知忙些什么,只见着源源不断的各种珍贵药材和补品,却是一次也没来探望过。

不过也正好顺了娘的心,能不见就不见罢,见到了也只能生伤感。

“没事儿,让我说完,这些是你爹都不曾知晓的。你是你皇阿公一生最爱之人的女儿,所以他爱你如斯,你亲生母亲也是你皇祖母一生最恨之人,当年的戚夫人就是和你亲生母亲长相相似而被你皇阿公宠幸,却也因为这个原因被你皇祖母做成人彘,凄惨后宫。所以,你千万不能让你皇祖母知道你亲生母亲其实就是……”

恰好这时爹端着熬好的银耳莲子糖水推开门,开门的声音打断了娘最后吐出的那几个字,娘不再说下去,张嫣也不想再留下来,原来,当年皇阿公想让她见的姨姨竟然就是她亲生母亲,脑子很是混乱,这愁,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理不清也剪不断它。

从齐月阁出来,浑浑噩噩的走着,一路上都是明艳的大红色,不知不觉间已经快到和皇帝舅舅大婚的日子了。以为娘的到来是喜上加喜,可现在张嫣怎能欢喜得起来,到底该不该告诉皇祖母和皇帝舅舅娘其实是中了毒,脑子一团乱糟糟的。走了许久竟不知走错了地方,环顾着四周,一片萧瑟之景充斥着眼球,似乎很久没人打扫过这里了。

抬眼望去,不远处有堵朱红色的门墙,裙下的双脚着了魔似的往前走去,似乎有种力量牵引着张嫣前去一探究竟。顺着红墙来到正前门,赫然已经掉漆严重的铜门上悬“灵女庙”匾额。

记忆中依稀记得小时候曾经来过,却忘了是什么时候来干什么了。伸出手触摸着铜门上那一个个凸起的圆点,轻轻一推,门竟未上锁,提起浅紫色石榴百褶裙裙摆张嫣抬脚越过门槛走了进去。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几盆破旧的紫泥花盆,乱蓬蓬长着些野草。还有些各样的花卉努力绽放着似乎有一种努力想让自己的绚烂多姿装饰这座有些寂袅的院落,往东转弯,再进数步,渐向北边。

阳光洒遍了每一个被年代尘封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新气味,顺着这味道寻去,转眼间视野里已涂满了绿色,甚至落花的痕迹也难寻得,仔细辨认――是湘妃竹。置身竹海,美妙感油然而生,犹如鸟儿飞翔于高空,野兽奔驰于荒野,鱼潜游在水底,百花绽放在园里,翠竹挺立在风里,浮萍随流水而漂移,每一个生命都赋予着自己独特的姿色。

耳边忽尔传来阵阵哀婉动听的箫音,宛若浓烈于萧瑟落寞中走过冬日的春花,好似褪尽繁华后绵长不绝的秋水。

这样袅袅飒飒明快里间或带几丝忧伤的箫声也只有湘妃竹制成的短萧才吹得出了,相传远古大帝舜死后,其妻娥皇女英在九嶷山上迎风悲泣,那飘飘洒洒漫天飞扬的泪珠,洒在狂风中摇曳掀舞的翠竹上,竹上渗满斑斑泪点,铭刻了她们无尽的哀思。

娥皇女英随即投入湘江以身殉情,她们对舜帝的生死爱恋化为斑竹一支千滴泪,从此,那落满了泪痕的斑斑翠竹有了一个极为好听的名字――湘妃竹。也许是因为故事本身的缘故,用湘妃竹制成的萧就有别于其他竹萧,吹起来音色就格外凝重宽厚。

细细摸着那一节节竹节,是谁在此吹奏这样的曲子?

曼妙的转了个身,循着箫声的来处,一声长音像是闺阁人长长的哀叹,几段切音又像在清水中投一粒石子,让水纹一波波漾开去。

走得近了,不愿再往前踏出一步,怕因为这唐突的出现破坏了那假山石上天人永和的唯美画卷。那一袭白衣胜雪的吹箫人稳稳坐于山石之上,似乎未曾发觉静静待立离他只有两米之远的叨扰客,继续闭着眼睛奏出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天籁之音。

不知何处,清风吹过,额前柔顺的发丝飘起,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俊美的侧脸在阳光下浮现着淡淡的光泽,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打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让人看不真实。(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