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渭北春雷 > 100帮邻居出谋息盗患 为同僚划策争工资

100帮邻居出谋息盗患 为同僚划策争工资

挖下陷坑捉盗贼,谁料贼是自己人。

狠罚多放非良方,攻心解难是正门。

谋略不光战时用,平常亦能有作为。

智者智慧随处在,各方各户没愁云。

上界住仙神,地下居鬼魂。良莠差距大,唯有中间人。

地是聚宝盆,世代养万民。一招被圈占,肥了少数人。

闲话多说不成文,书归正传人入门。上文说道:时至秋末,气候越来越冷,常大伯想要工地上的石棉瓦闲房避避风寒,非要经过朱副总的同意不可。可是,朱副总因新娘子生病不在工地,看门老头和电工都觉得这等小事不用请示,叫保管把钥匙交给常大伯就行,有啥好怕的。

胆小如鼠的保管不愿担当责任,非要打电话请示不可。电话拨通以后,朱副总说那间房子有大用,不能交给他们,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看门老头和电工都很生气,这个要去砸门,那个要去撬锁。常大伯正要阻挡,老板却突然推门而入,一句话就把问题解决了。

众人都很惊讶,觉得老板出现得太突然了。常大伯知道老板绝对不是为这点小事而来的,就让他快去办自己的事,不要为此把正事耽误了。

谁知老板却说:“我今天的正事就是专门找你赔不是来了。老常叔,实在对不起呀!贤侄一时口快,不小心把你出卖了,还望老叔谅解呀!”

常大伯笑着说:“我又不是地下党,你也不是叛徒,何来出卖之说。有话直说,用不着拐弯抹角,我喜欢直来直去,你不是不知道。”

村主任也笑着说:“知道,知道,你一辈子光明磊落,乐于助人,在咱们那里可是有口皆碑、妇孺皆知,我咋能不知道哩?”

常大伯催着说:“快说啥事,我这人也不爱听奉承话。”

村主任这才说道:“事情是这样的,甲方昨天开会招标,几家承包方聚在一起聊天,南边哪家工队的老板向我诉苦,说他们第一座工程非赔不可,下边的也不想再投标啦,让咱们放心做预算。

商场如战场,我以为他是在打烟幕弹,就照直说:‘老兄,别给我使眼雾啦,这么大的建筑量,就咱们三个工队,不停地干也得五年时间,我可不想把谁撵走。咱还是别争了,预算不要做得太低,标书该咋投就咋投,免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己劳心摊成本,担风冒险没收入。’

他叹着气说:‘唉,我和你不一样,你们开始的时候丢了一次东西,以后就太平无事啦。我们则是三天两头被盗,有次拆架装了五六十袋扣件,准备第二天给租赁公司还东西,谁知道一夜之间连一袋都没有了。几个月来,我们丢的东西太多了,照此下去,有点利润都让贼偷完了。我要是再不悬崖勒马,别说挣钱啦,恐怕把婆娘娃卖了也不够赔。’

我当时对他说:‘别灰心吗,我这次是占了地利,有你在南边挡贼,我才没有多丢东西。下次就没有那么走运了,我的工地要是在你外边,也能给你挡贼。你这次赔了,下次多赚点;我这次赚了,下次再赔点,反正都是一样的。你还是想办法把贼防住,赚钱的日子在后头哩。’

他又说:‘我把不想的办法都想啦,就是不见效,实在不行又叫工人住在工地里换班看着,这才稍微强了一点。贼虽然没抓住,东西丢得没有以前厉害。这也是权宜之计,往后天气越来越冷,咱不能让工人经常住在那里,他们休息不好咋干活哩。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想打退堂鼓。’

我又劝着他说:‘干咱们这一行,拉开了就不好收拾。工具、机械、材料摊了一河滩,想处理也不是容易的事,还是增加看护人,好好干吧。这次投标,咱们都把管理费提高一点,情况会好转的。’

他还是说:‘增加看护人也不容易,像你那责任心强的看料人不好找。年老的不顶用,年轻的看不上,管理费太高了甲方也不会同意。’

我当时忍不住说:‘像我老常叔那个人,的确不好找。他可是我们那一带人所共知的智多星,再难的事到他手里就不难了。一辈子扶危救急、乐善好施,经常为乡亲们分忧解难,附近十里八村,不管谁有难事就找他,他总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比自己的事还上心,是大家公认的好人。’

他听了这话就求我引见引见,还说要备份厚礼,请到饭店里好好招待招待,目的只是求你为他出主意、想办法抓住盗贼,往后就不再丢东西了。

我知道自己一时说漏了嘴,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连忙解释着说:‘不行,不行,他这人脾气倔强,不畏权贵,对有钱人不理不睬,对老百姓亲亲热热。我和他是一个村的,就因为是村干部,他没有要紧事从不登门。像你这样的大老板,就是把钱摆满求他办事,他看都不看一眼。’

他又说:‘那我学刘备那样礼贤下士,来个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请他帮忙。我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我还是说:‘不行,不行,他又不想出相拜将,你那样做感动不了,一点作用也不起。他会说:我老农民何德何能,岂敢劳你老板大驾。我要是比你本事大,就不会给人家看料了。你能说啥吗,只有一去二三里。’

他死缠硬磨,承诺许愿,求我帮他想办法。我实在无法推托,只好给他点窍了一下。老常叔,对不起,可能会给你招惹麻烦,故此过来说一声,让你有个思想准备。具体该怎么应对,那就用不着我说了。”

主任说到这里,保管眉飞色舞地说:“好事,好事,先让他在五星级饭店把咱们请一顿,然后再说一条计谋多少钱。他如果舍得出钱,还要讨价还价,合适了就帮他想想办法。我想,这点小事难不倒老常。”

看门老头也说:“对呀,金钱社会就是这,弄啥都挣钱哩。什么指路费、信息费,说媒介绍费、搜集情报费,主意也当然不能白出。依我看,人家是大老板,一辆小车百十万,咱不能要的少了,每条要他十万八万。”

电工接着说:“不多,不多,人家电视台一条广告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着要钱哩。咱的主意只要管用,要他三五十万不成问题。”

村主任笑着说:“要多要少是我老常叔的,与你们有啥关系?”

看门老头说:“咋没关系哩,咱和老常停了几个月,谁不知道谁的啥吗。他那人仗义疏财,不吃独食,只要自己发达了,就不会忘记咱们。”

村主任说:“这话倒是事实,但这回恐怕沾不了什么光。他帮人分忧解难,从来不要报酬,怎么会发达哩?你们忙,我得走了。”

常大伯站起身说:“有你给他点窍,我连发达的机会都没有啦。快走,快走,你这人时间宝贵,今天来这一次,不知要影响多少收入哩?”

村主任走后,看门老头着急地说:“老常,人不能太傻了,不要报酬看对谁哩。要是他们老板请你出主意,你就狠狠地宰他一次。”

常大伯微笑着说:“行么,老板那么有钱,我就要他几十万,见一面,分一半,咱们在座的都有份。不过,有咱的老板给他点窍,他那么聪明的人,不可能随俗沉浮,怎么会在我面前出乖露丑、自讨没趣哩?”

电工说:“管他哩,到时候再说,咱又不指望它增加收入。快把钥匙拿上过去开门,先把房子收拾好,你们晚上就不用在外边受冻啦。”

看门老头说:“咱们都走,人手多了快些。”常大伯忙说:“不用,你们有事在身,最好不要擅离职守。我今天下班不回去,和曹师收拾就行。”

看门老头又说:“没事,没事,今天有雾霭,报的重度污染。上边成立了防污染专业队,每个工地都住着几个小伙看管,不准车辆上路。我把大门锁着,只留小门让人出入,那些小子没在,门看不看能行。”

电工接着说:“我今天也没事,材料拉不进来,几个项目都停工了。本来给打栏板的、贴瓷片的拉电哩,他们把工人放了,我也不用干啦。”

保管把钥匙交给常大伯说:“你们去吧,我得趁今天的时间把账走走。上次给人家还的钢管数量不对,出入还不小哩,不知原因何在?”

电工说:“原因很简单,收的数算多了,还的数算少了。人家送来的时候我就说,咱得把数点清。你说这么多钢管,一次就拉了七大车,咋数得清哩?多少就多少吧,人家那么大的公司,还能给咱多算。咱还的时候怎么样?人家可是仔仔细细的丈量,一米都不会多算。现在知道对不上号,怪谁哩,只怪自己太粗心了,你就准备着给人家赔吧。”

电工说着就和常大伯、看门老头向工地走去。常大伯走出门说:“那次收钢管的时候是他老表上班,他们怎么那样粗心,连数都不查?”

电工说:“那一天我也很忙,他老表跑得不见人,一次拉来七车,整个场子倒得横三顺四,乱七八糟,人家都不管,他一个人查不清。”

看门老头说:“应该把院里那帮小子都叫来查数。他们不知干的啥事,成天白吃白住,人五人六的,难道就不该操操心吗。租赁公司的东西差远了,那可不是一个钱两个钱的事,这个责任不能让保管一个人承担。”

电工又说:“叫,谁叫哩?他们在这里好像老板,啥人都管,比咱在上得多,咱有啥权利叫人家?保管可不是好干的,稍微不细心就把麻达懂下了。这次损失可能不小,老板要是让他赔,老杨两年不要工资都不够。”

看门老头又说:“听说老杨和老板他几爸是同学,关系很要好,老板对他不会太绝情。咱们别操那些闲心,快去拾掇房子要紧。”

三人说着走着来到那间石棉瓦房门前,常大伯开门一看,里边尽是建筑垃圾和一些乌七八杂的闲置东西。他们先把有用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放到房子西边的墙角处,然后把破篷布盖在上边。接着在工地里找了辆推车,到四川工头那儿借了张铁锨,开始清理房子里边的垃圾。

他们刚把房子清理干净,按时换班的曹师来了,看见这种情况高兴地说:“啊!咱们在工地上也有房子啦。好,好,你下班吧,剩下的活我来干。”

看门老头说:“那你就把里边打扫干净,还有石棉瓦底下的缝隙,也得要你这大个子来塞。下了班让老常回去,有啥要帮忙的活就言传。”

电工说:“库房里有张三斗桌子闲着没用,我去帮你抬来,再用压缩板、楞木支张床,就像个住人的房子啦,我们闲了也能进来歇歇。”

曹师说:“那就多谢了。老常哥,你回去吧,明天来啥都好啦。我家里有台电暖器,下次回去拿来,再把那边屋里的椅子搬过来就像回事啦。”

常大伯说:“那我就回去呀,走得太晚天就冷了。你两个有事就忙去,这里不是急的事,得慢慢来,弄不完了还有明天哩。”

看门老头和电工都说:“你走,你走,我们帮着弄好便是。”

赶常大伯第二天下午来换班的时候,他们的住所果然收拾好了。曹师兴致勃勃地说:“咱这公馆还不错哩,红砖铺地,墙壁洁白,我把所有的缝隙都塞完了,比外面暖和得多。明天再把电暖器带来,那就一点不冷啦。”

常大伯看了看说:“我下次来带张电褥子就行了,用电暖器费电,恐怕朱工要干涉哩。咱没给他行礼,他就处处和咱过不去。”

曹师气愤地说:“我就把电暖器拿来,看他能怎么样?他们把空调开得那么热,咱用个电暖器还嫌费电。他有意见冲我来,我不怕他。”

常大伯又说:“不是怕不怕的事,咱只要过得去就行,尽量避免冲突。别人浪费不浪费咱管不着,自己能省就省一点吧。”

曹师扭着脖子说:“省,省,你就知道个省,给谁省哩?爱省你自己省去,我不想省,也不会省。有个电暖器到底方便吗,人坐在跟前喝茶聊天多好呀!冬天没有取暖的东西,这烂房子咋停得住人哩?你害怕就别用了。”

曹师说罢,也不等常大伯回答就骑上自己的自行车走了。常大伯先在工地周围转着看看,发现南边的外架内侧,第二层楼高的地方有两处缺少十多米钢管。自己心里疑惑着想:是不是被贼偷了?急忙上到二层细看,并没有被人卸过的迹象,下边也没有一点痕迹。他觉得不是搭外架的工人少用了几根,就是被支壳子的工人卸去了,绝对不会是贼偷啦。他没有在意,准备明天问问那个四川工头,就漫步走着转回大院。

吃晚饭的时候,保管问他房子收拾得怎样?他说都收拾好了,一会把被子拿过去,晚上太冷了,就盖着暖和暖和,不用在外边硬冻啦。保管吃着饭说:“嗯,到处都是凉冰冰的,有被子也是凉的,能暖和个啥吗?”

常大伯停住筷子说:“我下次来带张电褥子,人坐在被窝里就不冷啦。”保管又说:“对了,库房里还有不用了的泡沫板,铺在床上越睡越热,被电褥子都暖和,还不用费电。我今晚没事,吃了饭帮你拿两张。”

常大伯感激地说:“不用费电当然好啦,那就多谢你了。”保管客气地说:“谢啥哩,收拾房子我没去,这点小事不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吃过晚饭,保管在库房里取了两块泡沫板,常大伯拿上自己要用的东西,一块来到那间新住所里。保管把泡沫板铺到床上,宽窄正好,长短有点长,二人拿到外边用铁锨裁了一块才合适。常大伯把被子放到床上,自己坐在椅子上说:“杨师,这几天把账走得怎样,钢管出入大不大?”

保管坐在床沿上说:“还没弄清,可能差得不少,你明天帮我把工地里的数数,要是差远了就得想法弥补,不然,我把家当卖了也赔不起。”

常大伯满口答应着说:“行,行么,咱们在这里认识也算缘分,就是要互相帮助,共同担当哩。要是差得太多,我也给老板说说,他那些哥们不管事,有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老板是个好人,不会让你赔。”

保管说:“听老板说过,他最敬重你了,可见你们的关系很不一般。还望你在老板跟前美言几句,只要不叫我倾家荡产,我将感激不尽。”

常大伯忙说:“不会,不会,老板那人很仁义,咋能叫你倾家荡产哩?咱们在一块共事,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你也用不着感激。”

保管连声说道:“好,好,咱们互相担待。你这里有啥事只管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全力以赴,绝对没有说的二句话。”

常大伯说:“多谢美意,我这里能有啥事吗?就是下午接班后在工地周围转着看看,发现南边外架内侧,有两段缺少几根钢管。我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被盗迹象。估计开始就没搭够,我想明天问问工头。”

保管忽地站起身说:“不会,不会,怎么会没搭够哩?一定是被贼偷了。咱现在过去看看,也好提前做个思想准备。”

常大伯说:“急啥哩,天已经黑啦,明天,明天再去看吧。”

保管往出走着说:“走吧,走吧,那么亮的电灯,天黑怕啥哩?现在去看没人知道,明天人多眼杂,都知道丢了钢管就不好遮掩啦。”

保管说着已经走了老远,常大伯只好跟在后边走着说:“丢啦就丢啦,有啥好遮掩的?看把你急的,晚上再看能起啥作用吗?”

保管不听只走,常大伯只好和他来到工地南边。保管仔细看着说:“好着哩,一个都没有丢,你咋能说不够哩?真是闲得没事干了。”

常大伯说:“我不说你就看不见,那不是吗,外边看着够够的,里边有两段不够,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这架搭了几个月啦,我今天才看见。”

保管朝上看了半会才说:“啊!怎么在那里,你不说就没人发现。下边没有一点痕迹,贼可能从二楼那儿偷走的。走,咱们上去看看。”

保管说着就去上楼,常大伯一同走着说:“不可能,贼偷方便哩,放着下边的钢管不偷,却要去偷上边的,除非脑子进了水。”

保管回过头说:“咋不可能哩,下边容易被人发现,故此上到没人注意的地方卸着保险,有人来老远就能看见。有句话不是说,登高远眺吗。”

二人上到二楼仔细观看,主杆没有安过扣件的印迹。常大伯说:“一定是架子工搭到这里没钢管啦,就少搭了几根,我明天

问问就知道了。”

保管说:“不会吧,可能是贼偷得早,灰尘把印迹掩盖完了。那些架子工搭完外架早就走啦,其他工人怎么会知道,你问谁去呀?”

常大伯不耐烦地说:“你说丢啦就丢啦,我和你老表一人一半,赔不了几个钱。地上那么多值钱东西,贼上到二楼去偷几根钢管,谁信哩。”

保管朝楼里瞅着说:“啊呀!不是几根,这里放了一堆钢管也不见了。我前几天还见来,一定是一块偷走的,起码能拉一大车。”

常大伯生气地说:“你这人怎么胡说哩,我每次上班都是楼上楼下的走几次,这里几时放过一堆钢管?你咋那么自私的,想给自己差的数量找出路,就往别人身上硬压。看料人不光是我,还有你老表哩!”

常大伯气得不理保管,一个人回到住所,背靠被子躺在床上,想来想去,觉得保管不光自私,也太可憎啦。为了洗脱自己,不惜牺牲别人。这人呀,真是没尾巴比驴都难认。看着人头嘴脸,相差不多,内心世界形形色色,百人百性,各种思想无所不有,真善美,假丑恶,简直相差太远了!正是:同样有鼻有嘴脸,品质优劣差得远。

外表美丑显而见,内心好坏没深浅。

油嘴滑舌尚可恕,口蜜腹剑最危险。

代人受过少抱怨,天下自古多冷暖。

常大伯想了一会,没盖被子觉得太冷,便走出房门,先到料场看看,再去工地周围转转,想把身上转暖和了再回房上床,将棉被拉开御寒。

当他转到和邻居工地交界的地方,忽听那边新盖的楼上有人连声咳嗽,他自然朝上望去,虽然灯光照不上去,还是认出就是那个看料老头。啊!这老家伙站在上面干啥哩?天这么冷,要是冻感冒了可不是小事。于是,急忙走过去朝上喊道:“喂,老同行,快下来,上边风大,太冷啦!”

那老头在上边说:“多谢关心,我都没法活啦,受点冷怕啥,早点冻死就好啦!你快回去睡觉,有我们给你挡贼怕啥哩?天冷就不用转啦。”

常大伯不但没回去,反而往跟前走着说:“下来,下来,看料也不用站在上面。你们工地住着那么多工人,你还有为难的啥哩?”

老头又说:“天太冷,工人都走啦。东西丢得多了,人家没挣看料钱,老板只能把气往我身上出,非叫我抓住盗贼不可。还说清只要我抓住盗贼,保证今后不再丢东西,他就给我出两个人的工资;要是抓不住贼,东西继续丢,我看料的工资一分没有。老同行,我自看料以来,工资一分钱也没领过,都在老板那儿压着,准备过年一次捎回去,我家可指望它生活哩。

老同行,老板丢了东西,不想出工资就故意刁难我。我这人能抓住盗贼吗,没办法,只有站在上边,贼来了老远就能看见。他们要偷东西,非从这楼下走不可,我准备些滚木礌石,钢管铁锤之类的东西,瞅机会扔下去,要是侥幸砸伤几个,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了。”

常大伯忙说:“不可,不可,高空坠物,力可穿石。你想过没有,要是把贼砸死了咋办哩?不但你要负刑事责任,老板还得受连累,非给人家赔命价不可。他让你看料抓贼,没叫你给他懂人命呀!”

那老头说:“我没想那么多,实在不行,自己装着失足坠楼,一了百了。人吗,活多少得够,迟早都是要死的,不会死的花几十万,弄得人财两空;会死的挣几十万,没人了还有钱哩。我在他的工地死了,也算工伤事故,他老板起码赔个十万八万的,家里往后的日子就好过啦。”

常大伯着急地说:“别,别胡说,你快下来,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可以帮你想个办法,一定能把贼抓住。而且皆大欢喜,一点险也不用冒,一个人也不会伤。你老板如果说话算话,就会给你付两个人的工资。”

老头激动地说:“啊呀!你说这话是真的吗?那你等等,我马上就来。”常大伯等了一会,那老头果然下楼来到跟前,拉住常大伯的手说:“老同行,我太感谢你了。走,我先领你看看地形,然后再说咋办呀。”

老头朝回走着又说:“把我跟上,你没到这里来过,地形不熟悉,要是你那个同行,就不用我领啦。他今天还来逛过,对那里都了如指掌。”

常大伯跟他走到楼南,老头指着前边说:“那儿有一堆扣件,害怕贼偷没敢装袋子,我就用篷布盖起来,准备明天装好给租赁公司送去。”

常大伯走到前边再看,那儿果然有个圆塚,比小坟岗上的大坟还大。他揭开篷布一看,里边全是扣件和一米多长的短钢管。便盖好篷布,在四面看看说:“咱们在这里挖个一人多深的坑用篷布蒙住,盗贼一来就得掉下去。咱走来先用手机一拍,再用架板把上边一盖,压些重东西,让贼在下边呆着去。至于明天怎么处理,那就是老板和警察的事了。”

老头高兴地说:“好计,好计,就跟猎人捉野兽一样,真是妙极了。”

常大伯说:“好是好,可是,这个坑要几方土哩,还得倒在那边坑里,工程量不小,指望咱两个老家伙,恐怕赶贼来也挖不成功。”

老头想了下说:“我们这里叫了个小挖掘机挖厕所下水,是按小时算钱的,刚挖完,司机正在那里吃东西,我去叫他开过来挖一下。”

常大伯说:“那好,给他加点时间,别让人家吃亏。”

老头去不多时,果然把挖掘机叫来了。常大伯指挥着,一会功夫就把坑挖好了。老头对司机说:“你休息好了就走,多加二十分钟不吃亏吧?”

司机说:“算了,算了,这点活算啥时间哩。”常大伯说:“算就算吧,你弄这事也不容易。没事了快点离开,我们准备抓贼呀。”

司机又说:“你两个老头行吗?我在这里还能给你们壮壮胆,帮帮忙。”

常大伯说:“不用,不用,我们用计抓贼,不出多大力,没有危险性,你在这里反而不便,贼要是把你认得了可不是好事呀。”

司机开车回去了,两个老头把坑周围拾掇好,搭了几个树枝蒙上篷布。老头取了两根一米多长的钢管,常大伯说:“不用那东西,贼掉下去了你只管照手电,我用手机拍照就行了,你拿钢管有啥用处?”

老头说:“以防万一吗,贼要是反扑,手里有家伙胆就正啦。”老头一手拿手电,一手拿着一根钢管,和常大伯躲在楼下暗处看着。只见到:

楼外电灯空中挂,扣件盖在篷布下。四野漆黑无声响,二人作伴不害怕。腹内心跳忍不住,嘴里不说一句话,两双耳朵仔细听,四只眼睛全睁大。这个抓贼要工资,那个不知为了啥?”

二人蹲得时间长了,免不了冷气侵身,腿脚发麻。看料老头活动一下身子小声说:“到现在没有动静,贼今晚可能不会来了。”

常大伯起身取出手机一看说:“时间尚早,盗贼一般到十二点以后才出来作案,有些睡觉迟的人现在还没睡哩,咱们再等等。”

看料老头又说:“这话属于事实,现在的年轻人爱谝闲传,晚上怕睡,早上不得起来。盗贼偷东西,就是要等大部分人睡了以后才动手。”

他们又等了一会,远处最黑的地方似乎有了动静,功夫不大,就可以听见‘沙、沙、沙’的脚步声。二人心里顿时紧张了起来,看料老头不由得向常大伯跟前挪了挪。常大伯把他的胳膊捏了一下,示意保持安静。

沙沙声走出黑暗,到了亮处,好家伙,一溜来了七八个猫着腰的人,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东西。两个老头不动声色,只是瞪大眼睛看着。

来人离得近了,头上还用什么东西蒙着,脚步声越来越清楚,就是认不清人。走在前边的人突然小声说:“跟着走,别乱跑,马上就到啦。我把路线都摸清啦,他们没装袋子,用篷布盖着当谁知不道。”

后边有人接着说:“我们跟着你,今晚再给他来个连锅端,生意做成了,当然少不了你的信息费。几个月来都是如此,你的收入比我们大得多。”

有人随后说:“那是理所当然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值钱,人家光出卖信息就能发大财。咱就是掌握了信息才能挣钱,多给他一点算啥哩。”

前边那人又说:“都别说话,前边就是,随我来。”嘴里说着,脚下加快,率先跑向篷布盖的大塚。只听啊呀、噗通一声,整个人不见了。

常大伯高声喊道:“掉下去了,都快出来抓贼呀!”后面那些人拧身就跑,看料老头提着钢管要追,常大伯一把拉住他说:“别追,快照手电。咱们抓住一个曹操顶十个夏侯惇哩,只要有坑里哪一个,其他的都跑不了。”

看料老头开亮手电,和常大伯快步跑到坑边,坑里的人要往上爬,就是差了一点够不到上边。常大伯先用手机拍了几下说:“把他的头套取下来再照几张,这几张看不清模样,作证据有点不太全面。”

看料老头说:“不忙,不忙,先让我砸他两下出口气。这几个月把气就受扎了,今天好不容易抓住了,非好好出出气不可。”说着便放下手电,双手拿起钢管要往下砸。常大伯连忙制止着说:“别,别,打人是犯法的。你要是打了他,不但自己费力生气,还要犯错误,两头都划不来。”

老头又说:“那我去把老板叫来,他这回说话要算数哩。”

常大伯说:“半夜三更的,你到哪里找他?说不定正和相好的共度良宵。你去打搅人家的好事,他一生气就把说过的话忘了。还是明天再说。”

老头说:“那咱得看好,要是让他跑了,咱就前功尽弃啦。”

常大伯又说:“不怕,去把头套一缷,让我再拍两张,然后用架板盖严,压些重东西,这么深的坑,量他跑不了。就是万一被同伴救走也不怕,咱有照片,派出所会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抓回来。”

看料老头去拽头套,那人把身子往下一蹲,老头爬在坑沿也够不着。常大伯大声说:“去拿根钢筋,窝个钩搭往上勾,看他能躲到那里去。”

老头很快拿来了钢筋,用钢管窝了个钩搭去勾头套,那人双手拽住钢筋不让勾,差点把老头拽下坑去。常大伯生气地说:“不让拍照就打110,叫警察拉到派出所慢慢收拾,看他还老实不老实。”

那人蹲在坑底说:“别,别叫警察,他们拉去我们倒霉,你们一点好处也没有。往后,工地上的东西还会丢得更多。”常大伯忙问:“此话怎讲?派出所拉走一个,就能把你们那些同伙全部抓完,咋会再丢东西?”

那人又说:“抓完倒是不假,抓完了又能怎样?无非是罚款要钱,钱罚光了放人。我们出来以后,必然要变本加利地继续偷,非把损失弄回来不可。所以说,发财的是派出所,工地里的损失只会更加严重。”

常大伯听到这里说:“这声音听着好熟,你是谁呀?把头套取了让我看看,如果是熟人就把做贼的原因说清,咱或许能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个看料老头也说:“看这身形,听这声音,好像是你那个搭档。”

常大伯说:“我早就怀疑是他,就是不知他为啥要做贼哩?”

坑底那人说:“老常哥,就是老熟人。我,我是没办法才走这步路的。儿子得了神经病,常年四季住在精神病院里;他妈身体不好,我让他们的医药费、住院费弄得焦头烂额,不这样弄钱,日子没法过呀!”

常大伯说:“曹师,家里有特殊困难,可以办低保,申请贫寒救助,国家会让什么人都过得去。你怎么能干这种不光彩的事哩?”

曹师说:“老常哥,你不知道,我在村里是单门独户,那种好事轮不到咱这种人。名额都让干部亲属、自己人占完了,我根本沾不上边。”

常大伯又说:“这话倒是不假,农村的宗族观念到处存在,的确太强,把公平公正取而代之了。那你可以向政府部门反映,或者想别的办法,咋能干这做贼的营生。曹师,一失足成千古恨,你要及早回头哩。”

曹师在坑底抬起头说:“老常哥,咱这人人微言轻,往上反映不但不起作用,还会招来指责唾骂。他们会骂我是裤裆里的虼蚤——咬蛋虫;拉屎毬动弹——鼓了些闲力。人家合理不合理,领的是国家的钱,与你有啥关系?国家的钱不领白不领,自己没有本事就学瞎,把腿跑断不顶啥。那样一来,我的处境那就可想而知了,弄不好会有无法居住之危险。”

常大伯气呼呼地说:“没有本事就学瞎,这话算是说对啦!你不是在学瞎还是干好事不成?咱们院里的扣件也是你偷的吧?这里丢了那么多东西,一定都是你们偷的。世上啥事干不成,你就不能想办法干点正经事,难道只有做贼才能发家致富,只有偷东西才能把你家的日子过好?”

曹师自己取下头套说:“想办法,能想啥办法吗?老常哥,你要是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只要家里的日子过得去,我就洗心革面,永远不再做贼。如果不行,就把我交给警察。反正死娃抱出南门——没指望啦,出来后破罐子破摔,还得继续做贼。到那时,你们就要猴手不离笼鋬地看着。”

看料老头着急地说:“以后要是再丢东西,我的工资就难要了。老同行,咱们不能交给警察,还是帮他想个办法吧。都是看料人,人不亲行亲吗,只要他能痛改前非、回头是岸,你也算与人为善,功德一件。老同行,怎么样?凭你那么足智多谋,帮他想个增加收入的办法,一定不是难事。”

常大伯看着他说:“那你得答应我,对你老板别说实话,就说贼逮住了,他们人多,咱们寡不敌众,又被同伴救走了,总算东西一点没丢。今晚的事就咱两个知道,只要不对任何人� ��,曹师的名声还可以保住。”

曹师在坑底高兴地说:“好,好,老常哥,真有你的。能够这样的话,我就太感谢了,今生今世,记你们一辈子好处,保证说话算话。”

常大伯说:“你别高兴得太早,还要答应我一件事,让你们那些同行改过自新,都别干了。从今往后,只要这里三家工地太平无事,我就可以帮你想个办法。要是哪家工地再次被盗,那就别怪我不讲情义,非把照片和录音交给派出所不可。警察必然顺蔓摸瓜,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曹师忙说:“我答应你,他们的日子都差不多,也有自己的事。到这里偷东西是我勾引的,还保证万无一失,他们当然不嫌钱多了扎手。我明天就去说说,一定不成问题。人吗,都想过平安日子,谁也不想出事。”

常大伯说:“那好,上来吧,只要你说话算数了我也就算数啦。”说着就拿了块架板放到坑底,看料老头把手里的钢管架在坑沿上。曹师脚蹬架板,手抓钢管上来,向二人打躬作揖,千恩万谢,然后消失在黑暗之中。

常大伯对老头说:“他们不会来了,咱们也该放心睡觉啦。你明早就去对老板那样说,要是对谁说了实话,消息泄露出去,你要工资就难了。”

老头说:“那当然,你没地方就到我的窝棚睡吧,外边太冷啦。”

常大伯说:“我们也有住处啦,就是那排石棉瓦房,西边第一间,没事了过去坐坐,咱们结成统一战线,互相照应着与大家都好。”

看料老头忙说:“好,好,我把西边工地那个同行也叫上,咱们三家看料人联合起来。你给咱把领导当上,我们一定唯你马首是瞻。”

常大伯说:“快去睡吧,再见,咱们互相关照就行了,当啥领导哩。”说罢回到住所,上床拉被,往曹师的被子上一靠,和衣躺了许久也睡不着。他知道这是习惯,自己上班一直没睡过觉,当时改不过来。没办法,不如出去走走,把工地里的新钢管数一数,和买的数一对就出来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工人已经上班,常大伯正要打扫卫生,却见保管和朱副总、工程师、技术员,还有那几个各色小子一块往工地上走。他不禁心生疑虑,保管每次去工地都是和电工走在一起,今天怎么变了常态?自从天冷以来,那些人都爱在开着空调的屋子里暖和,没有要紧事不会到工地上去。啊,可能是保管说工地上丢了钢管,把他们叫去看现场的?不错,听保管昨天那口气,非把钢管的误差赖在看料人身上不可。

常大伯想到这里,就叫电工一同去看,并把昨天下午和保管发生争执

的经过说了一遍。电工说:“他昨晚也和我说了,我当时就说他胡然哩。搭外架用的钢管是自己买的,统一喷了红漆,和租赁公司的钢管不一样,就是真被贼偷了,与你差的钢管数量没有丝毫关系。他又说二楼放着一堆钢管同时丢了,数量最少有千十米。我又说他纯粹胡说,租赁公司的钢管送来,你查了数就不管了。支壳子的工人干定额活,用多少拿多少,谁会给二楼堆放一堆钢管?你放心,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粘不上你。”

常大伯说:“我两个没给朱总行礼,他那人心胸狭窄,处处和我们过不去,没事都想找茬。这回听了保管的话,他还不颠倒黑白、一意孤行,非制造冤假错案不可。老板轻易不来,指望那几个混小子能主持公道?”

电工说:“不怕,我经常从那里上上下下,二楼有堆钢管难道看不见吗?我会实事求是地说话。那几个小子虽然有点混,也不会硬冤枉人。”

常大伯又说:“那你就把朱工得罪了,小心和我们一个下场。”

电工又说:“我是凭技术吃饭的,他要是对我过不去,立马走人,别的工地争着要哩。这里没有我马上停摆,他想找个合适电工可不容易。”

常大伯想想也对,电工不是看料人,随便拉一个都能用。现在的打工族,有技术就是资本,到哪里也不容轻视。朱工不敢像对咱那样对待他。

他们说着走着来到工地南边,老远就看见保管指着上边在说什么。二人刚到跟前,朱副总就大声呵斥:“老常,你们看料不负责任,咋能丢了那么多钢管。你可是大言不惭地说过,上班期间丢了东西自己承担。”

常大伯大声说:“不错,我现在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我们上班期间,工地上的东西要是被贼偷了,我负完全责任,丢多少赔多少。”

朱副总说:“这外架上边明显少了钢管,是不是该由你们看料的赔?”常大伯又说:“如果真是被贼偷了,当然该由我们赔。要是开始就少搭了几根,或者是支壳子的工人拿的钢管一时不够,顺手卸了几根,我们就没有必要赔了。保管还说二楼放着一堆钢管,前几天还在,现在也不见了,一定是一块被盗的。这样说来,被盗时间应该在这几天。那么,外架的主杆上就有卸了扣件的印迹,我和他昨天下午仔细看过,一点迹象也没有。他当时说丢得早了,印迹被灰尘淹没了,那他前几天见的一堆钢管,又是从何说起哩?这样前后不符、自相矛盾,不是一派胡言是什么?”

电工马上站出来作证说:“杨师,你是为给自己找替罪羊在无中生有、胡说八道,谁给二楼上放过一堆钢管?我一天从这里上来下去好几回,从来没见二楼放过钢管。拉来的钢管老是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闲放的哩?你说的一堆钢管是那里来的?是谁拿到二楼上去的?不会是你自己吧?”

那个大个光头说:“哎呀,杨叔,看料人还有你老表哩。你这人真够可以的,为了开脱自己,啥事都做得出来。”

朱副总还是坚持着说:“里边放没放钢管先不说,外架的确少了呀?保管能够看出来,说明他工作认真细致,对老板的事业负责。我看就给他两个看料人算上,下次发工资顺便一扣,也好让他们引以为戒。”

这时上工不久,各个工地的头头都来检查工作。南边工地的老板听了看料老头的汇报,知道昨晚抓的贼跑了,东西一点没丢,心里也很高兴,就同西边工地的老板来到工地,想当面谢谢帮忙出主意、抓盗贼的常大伯。

众人看见这里聚集了许多人,不知发生啥事,自然而然地围过来看了一会。南边工地的老板听到这里说:“朱工,你们这个看料人不负责任,干脆开销了算啦。老常叔,到我工地来吧,我一月给你开两千元的工资。”

西边工地的老板说:“到我工地来,我给你双份工资,两千八,怎么样?一月顶你在这里干两个月,一年就顶两年,冬季还有大衣哩。”

常大伯笑着说:“条件蛮高的,可是,我没有不负责任呀!钢管没丢,我要是到你们工地去,这个黑锅不是背就啦?”

南边工地的老板说:“哎呀,背就背吧。就那么几根钢管,能值多少钱?我给你认了,回头让工人拿几根过来,给他们一赔就没事了。”

常大伯大声说:“这不是几个钱的事,人的名声是无价的。工地上什么东西也没有少,我为啥要含冤负屈地背这个黑锅哩?”

朱副总指着上面也大声说:“我看你是背着牛头不认赃,上边明显少了那么多,你还硬说啥都没少。那里可是铁的证据,你犟得过去吗?”

常大伯成竹在胸,一点也不示弱,上前一步指着朱工说:“你把眼睛睁大看看,搭外架用的都是今年买的新钢管,你知道买了多少吗?”

朱工朝后退了一步说:“时间长了,我记不起来,回去一查就知道了。”

常大伯又说:“你不知道我知道,我不但知道买的数量,还知道这一圈外架现在是多少,搭钢筋棚用了多少长的,锯了多少短的,和买的数量没有多大出入。即便少个十米八米,那也是自然损耗,绝对不是贼偷啦。”

那个矮个小子说:“不会,不会,贼不会只偷十米八米。长钢管锯成短的,有损耗那是必然的。朱总,我看你就不要犯糊涂啦。”

常大伯面向大家说:“他不是糊涂,是在没事找事。原因就是我两个看料人接到他的请帖没去行礼,他就处处报复、刁难我们。这几个月说我们考勤不到,无故旷工,只给一半工资。他就是个心胸狭窄、眨眼无情的卑鄙之徒,这里的事如果是他的,就是把钱摆满我也不来。”

西边工地的老板拍着手说:“对,对,这里有这样的小人,就有受不尽的窝囊气,干啥哩?今天就到我这里来,我一定给你最好的待遇。”

南边工地的老板说:“不行,干啥都有先来后到哩,他昨晚已经帮我抓住贼了,因为贼多人少,被同伙救走了,我们一点东西都没丢。我觉得没丢东西就是最大的胜利,贼跑了还好些,要是交给派出所就麻烦了。派出所会把他们罚个米干麺净,押几天又放出来,咱们可就后患无穷了。我今天专门来感谢他,并聘请他把我的工地兼顾上,你就别争了。”

常大伯说:“这个工地的副总不是好人,老板却比你们强。比如说:你们承包工程,看料费每月都是按三千元作的预算。这边叫了两个人看护,一个人一千四,两人就是两千八,只剩贰佰元还有生活费哩。你们叫了一个人,只开壹仟肆佰元的工资,一个人能吃多少?你们包工包料把钱长了,还要在看护费上抠一千来元。由此看来,你们比这边老板心重。”

二人都说:“我们不是心重,工地经常丢东西,指望一千元能够弄啥?要像你们那样不丢东西,我们就把看护费全部给看料人。”

常大伯又说:“如果你们真能这样做,我们四个看料人把这里三家工地全包了,保证不丢任何东西,你们每家一月支付两千八百元的看护费。要是丢了东西,不管值多少钱,全由我们四个人赔偿,我老常决不食言。”

南边工地的老板首先说:“此话当真?没问题,往后不丢东西,我就给你两千八百元的看护费,你们四个人愿意咋分就咋分。”

西边工地的老板接着说:“那点钱算啥哩,只要不丢东西,我们要少花多少钱哩!就那么办,我没意见,一月两千八,你们看着办。”

常大伯说:“光没意见不行,还要准时兑现。你们要知道,打工的人经济紧张,家里的日常用度,就靠这点工资。你们要是拖欠,或者一年给一次,那么,他们这一年中的生活就成了问题。”

两个工头都说:“没问题,工资每月五号准时发。那么点钱,我们少浪费几个就出来啦。你看咱们要不要签订合同,省得反悔?”

常大伯又说:“我看就不用麻烦了,你两个大老板,不可能在这小事上失信于人。只要双方守信就行,签写合同,那还不是多此一举吗。”

电工鼓着掌说:“好,好啊!你们三家联合起来看料,既轻松、又实地,而且工资也能增加。我看还得感谢咱的保管,要不是他在此制造事端,你们互不相识,不可能在这里相遇,怎么会达成这样好的协议哩?”

常大伯朝四面看看,朱工和保管不知几时就不见了。那几个小子在常大伯周围啧啧称赞,这个说:“老常叔真是把头割啦——不见蛋呀!”那个讲:“这老头看着迷迷的,吹着利利的,把咱朱工说得连三分人气都没有啦。”还有一个说:“能写能算,鬼点子挺多,我算是服啦,咱几个加起来也不如他。今后对老年人要尊敬些哩,人家那几十年饭不是白吃的。”

那两个工地的看料老头对常大伯的为人处世、聪明才智由衷地佩服,二人紧紧地站在常大伯左右,好像比桃园结义的三兄弟还亲。常大伯一手拍着一个人的肩膀说:“下午曹师来了,你们到我住所来,咱四个人见见面,一起商量具体怎么看护,以及往后的工资分配问题。”

电工在旁边说:“有商量的啥哩,你们就让老常当头,他说咋办就咋办。这样的好人有啥不放心的,他做出的决定,毫无疑问都是合理的。”

西边工地的老头说:“是呀,商量就没有必要啦,在一起聚聚可以。咱们干脆买点香烛供品,祷告天地,像古人那样结成异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

常大伯打断他的话说:“行了,行了,我不信那一套骗人的假话。过去那些结义弟兄,有几个同年同月同日死啦?人的生死怎么能一样呢?咱们以后不在这里干了,年纪越来越大,可能见一面都不容易,何来同生同死之说?咱们今天有幸碰到一块,只要互相关照、互相体贴就行了。谁有啥困难,知道了就帮一把,其他什么形式都是多余的。”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早走完了,电工也去忙自己的事情。两个老头都说:“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服从就是,再见,咱们下午再会。”

两个老头去了自己工地,常大伯还是回大院打扫卫生。当他再次回到工地,在住所里用电热壶把水烧开,给自己泡了杯茶,刚端起来一口未喝,房门忽然被人推开,回头看时,只见保管不声不响地进了门。

常大伯往床沿上一坐,喝着茶淡淡地说:“怎么,又发现那里把钢管丢啦?你应该去找朱副总呀,跑到这里干啥呀?人家不会到这地方来。”

保管红着脸说:“老常哥,对不起呀。我,我昨晚到现在,让鬼把心窍迷啦。只想着为少了的钢管找借口,没想到误伤了你们。实在对不起,我特地来给你赔个不是,还望你大人大量,不要把这事记在心里。”

常大伯说:“放心,我这人不会记仇,过去了就没事啦。只要你能想开,不再做损人利己的事,咱们还是好同事,你有啥难处我还会帮。”

保管嗫嚅地说:“我,我最大的难事就是这批钢管,收的时候太大意,没有叫人帮忙查数,可能让租赁公司捉啦。现在的数量差得远,没办法给老板交代。老常哥,你要是有办法帮我度过难关,你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我心里比革命导师都伟大,我会永世不忘你的好处。”

常大伯大声说:“行了,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你差的钢管是个硬账,我能有啥办法?除非是神仙给你变出一堆钢管来。”

保管又说:“老板说你是智多星哩,这点办法总会有吧?还求你大发慈悲之心,帮兄弟把这事抹平,我将刻骨铭心、感激不尽。”

常大伯说:“我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这种账怎么能抹平哩?你还是去租赁公司好话多说,答应长期用他们公司的东西,求人家老板给你免一部分。我再和这里的老板说说,他不可能把你一棍子打死。”

保管说:“是呀,硬头子账谁也没有办法。你只要在老板跟前好话多说,我就感激不尽了。老常哥,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以后还是朋友。”

常大伯笑着说:“你是怕我在老板跟前于你不利,才来回话拉关系的。你这人呀,真是能立起来能蹲下,摇着竹板捉蚂蚱。尽管放心,我这人没有坏心眼,对谁都不说瞎话。该干啥快去干啥,别在这里浪费时间。”

保管走了以后,常大伯喝了杯茶也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到了下午时分,曹师带着电暖器,准时赶来上班,见了常大伯一反常态,从自行车前边的篮子里取出瓜籽花生,十分热情地说:“老常哥,来,吃瓜籽。”

常大伯也不客气,伸手抓了把瓜籽看着他问:“怎么样,昨晚伤着了没有?实在对不起呀,帮别人抓了自己人,你不会怪我吧?”

曹师插上电暖器说:“不怪,工地上早晨发生的事,附近各村都知道了。老常哥,你给大家办了好事,我感激都来不及,怎么会怪你哩?还有,昨晚的事你可千万别往出说,要是传开了,我就没脸在这里停啦。”

常大伯说:“那就取决于你啦,你只要不让那些人再偷东西,昨晚的事谁也不会知道。至于你家里的难题,咱就用多要的工资解决。”

曹师高兴地说:“附近的情况我都知道,群众普遍生活好了,大部分都不做贼,偷顺手东西的只是个别人。我今天就和他们见过面,把昨晚的情况和今后的打算全说了,大家都表示赞同。有的说:‘是呀,咱赶上了这样好的社会,吃穿不愁,顿顿有油,啥事不得过去做贼哩?’

有的说:‘现在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社会,国家算是对咱农民开了天恩。咱弄那种事就是不应该呀,要是万一被抓,就把人丢到家啦。’

我说我弄这事也是逼上梁山,没办法了才走这条路。昨晚听我那个同事讲了许多道理,顿时大彻大悟,决心从此金盆洗手,坚决不干啦。”

常大伯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咱看料就轻松多了。要想长治久安,还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随时掌握那些人的思想动态,千万不敢放松警惕。要是那个工地万一被盗,不但工资没有保障,还得赔偿损失。”

二人正说着,那两家工地的看料老头如约而至,四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吃着曹师带来的瓜籽花生,显得格外亲切。常大伯说:“咱们四人是不是分成两班?这样都有休息时间,还能帮家里干点其他的事。”

南边工地的老头说:“你两个当地人这样可以,我两个外地人就不行了。我们出门打工,吃在工地,住在工地,下了班往哪里去呢?没处吃,没处住,还得住在工地上,下班上班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两样。”

西边工地的老头说:“你两个照常倒班,我两个看着那边,就不用倒班了。我们白天休息的时间,你们不管谁上班,关照一下就行了。”

曹师说:“这样也好,你们在那边啥都熟悉,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办,互相之间,多操点心就行了。反正往后没有盗贼,咱们都省事了。”

常大伯又说:“这样办也行,咱再把工资的事商量一下。”

西边工地的看料人说:“有啥商量的,一个人原来是一千四,这回总共多出两千八,每人七百不是刚好吗,往后就是两千一啦。”

常大伯说:“你三个增加七百可以,我的那七百元给曹师,就能解决他家的实地困难。我家的情况可以,一月有一千四就够用了。”

南边工地的看料老头说:“我有壹仟肆佰元也够用了,多出的七百元一起给曹师吧。他家的情况我知道,只有老常的七百元可能不够。”

曹师忙说:“够了,够了,我的工资都到两千一了,再加老常哥的七百就两千八啦,宽宽展展的,咋能再要你的钱哩?自己留着用吧。”

西边工地的老头说:“我家有一千四就能够,寄得多了浪费大。”常大伯说:“那好,钱这东西,够用就行,太多了还会给人惯些坏毛病。不如把那壹仟肆佰元作为咱们的活动资金,谁家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

常大伯正说着,有人突然进来说:“你几个看料的明天别来了。”四人扭头一看,来人正是甲方的几个头头,当时好像照头浇了一瓢冷水。正是:四人结盟心正齐,难道被人炒鱿鱼?欲知发生什么事,再看下回莫着急。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