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渭北春雷 > 99回接喜帖拒赴再婚宴 受邀请背诵获奖作

99回接喜帖拒赴再婚宴 受邀请背诵获奖作

自寻短见能怎么?走了一个来两个。

葬礼婚礼都是礼,事多客多收入多。

散文如诗有创意,工地内外到处说。

儒林外史儒家著,农夫真传农民作。

贫贱爱老婆,富贵找新乐;人间真君少,地下冤鬼多。

有智不是错,心胸要开阔。周郎气量小,持才见阎罗。

闲言碎语不要多,书接上回继续说。上文说道:工队为了防止外面民工从便门进院再被狗咬,给工队带来许多粘牙事,就让常大伯和保管、电工封了便门,院里的人上工地绕点路,走外边倒也没啥,自己人上厕所还是害怕狗咬,只能往人家工队的厕所跑,常大伯却不用清理厕所啦。

可是,时间长了,人家工队把门一锁,不让这边的人进厕所去,气得这边断了那边的水,两个工队之间弄得不可开交。最后由甲方出面,召开了一次三方会谈,终于达成了这边供水,那边开厕的决议。

一个月过去,院里的人对狗已经习以为常,不怎么恐惧了。有天早上,狗的铁链不知怎么脱了环,那条狗大摇大摆地向前边走来。正要进餐厅吃饭的人们吓坏了,一个个逃进房子,关紧门不敢吭声。

那狗却耀武扬威,跑前跑后,好像当年独霸世界的恐龙,把整个大院占完了,所有的房门都造访遍了。喂狗的小子不知去了哪里,老板也联系不上,做饭的关着门龟缩在厨房里。做好的饭没人去吃,门外的工头不敢进来汇报,工人不能领料,一切工作都停止了;就连内急的人,也得硬憋着。哪个美女媚子蹲在墙角瑟瑟发抖,一泡尿全部洒在了裙子上。

正在这时,主任娘子好像三圣母从天而降,出人意外地突然驾临工地。门房老头到这边院子准备吃饭,也被狗挡在保管房子不能出去。主任娘子按了几声喇叭没人开门,只好把车停在大门外边,人从小门进来。

外面的人看她去推这边的门,连忙阻止着说:“不敢,不敢进去。里边的狗开来了,你要是把门推开,牠出来会咬死人的。”

主人娘子嫣然一笑说:“不怕,不怕,我有宝莲灯哩,妖魔鬼怪都不怕还怕狗吗?不管多么厉害的狗,见了我都会乖得跟绵羊一样。”说着轻轻推开门叫了一声:“獒獒,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那条大狗撒着欢向她跑来,吓得门外众人大惊失色。常大伯这时走进门说:“大家别怕,该干啥就放心干去,她就是这条狗的主人。”

众人惊魂稍定,回头想着自己要干的事情。主任娘子抱住狗头亲昵地说:“獒獒,我在外地避暑太寂寞了,赶回家接你同住,没想到人去楼空,前后找不见,你原来在这里称王称霸。走,咱们一块避暑去。”

院里各室人员都出来了,大家纷纷招呼着主任娘子,女秘书更是殷勤地往经理室叫。主任娘子说:“这里有你们就行了,我是专门领獒獒来的,不打搅了。獒獒,咱们走,我给你换个新环境。和大家再见。”

那狗果然回头叫了两声,然后依偎在主任娘子身旁。那个大个光头说:“嫂子,你可不能把牠带走,这条狗起的作用真不小呀!”

主任娘子果断地说:“作用再大也不行,我的獒獒怎能替你们看家护院?我丈夫养活了这么多人,难道还不如一条狗吗?”

那个低个光头忙说:“哎呀,嫂子离不开就叫领走吧。有咱们在这里,什么样的狗也能弄来。走个穿黄的,来个穿黑的,赶晚上另弄两条。”

主任娘子回过头,看见常大伯笑了笑没说什么,领着她的獒獒还从小门出去,一同上了小车。那辆车朝后倒着上了公路,很快消失在车流之中。

常大伯在院里没有找到他的搭档曹师,急忙赶到工地还是没有见人。那个四川工头看见他说:“你的搭档好像往南走了,我问他不回去吃饭胡跑啥哩?他说早上的米汤馍有啥吃头,先到南头转转,一会下了班回家吃。”

常大伯走到工地南边向南张望,果见曹师从南头匆匆走来。常大伯等他快到跟前就问:“你在这边看料,经常到人家那里看啥哩?”

曹师说:“唉,闲得无聊,到处走着转转,顺便在草地里解个手。咱院里的厕所没人敢去,也省得你这个勤人清理、献殷勤啦。”

常大伯大声说:“快下班回去,我这人就是闲不下,不清理厕所还要打扫卫生哩。主任娘子刚才把狗领走了,整个院子都得打扫,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还能活动筋骨。老板又不在这里,我给谁献殷勤哩?”

曹师骑上自己的自行车说:“你爱活动就慢慢干吧,再勤也没人给你增加工资。我闲了就到处转转,反正不爱干那些肮脏活。”

曹师边说边走去远了,常大伯看工人都上了班,自己又回到院子里打开大门,拿了把扫帚正要打扫卫生,却见有个中年男人把自行车直接骑进院子,看见常大伯问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喂,老头,全兽在那里?”。

常大伯看他衣衫不洁,急急匆匆,以为是干活的工人要去厕所,问狗还在不在,他就顺口说道:“放心去吧,别怕,老板娘子领走了。”

那人着急地说:“不是,我找我村里的李全寿,他家里出了事啦!”

常大伯愣了下说:“李全寿,没听说过,可能在那两家工地,你去南边那两个工地找吧。我还以为你要去厕所,害怕被狗咬了。”

那人又说:“哎呀,说清就在门朝西的这所院子里,你咋能不知道哩?他就算当了经理也不能忘本呀!认不认乡党没有啥,他老婆喝了药啦,他不回去咋办呀?他们可是同甘共苦了几十年的结发妻子呀!”

常大伯还在纳闷,朱副总从门里出来大声问道:“二喜,你说啥,谁喝了啥药啦?”那人也大声说:“还能有谁,你老婆,喝了敌敌畏啦。”

朱副总张着嘴“啊——”了半会才说:“她,她,为啥喝药哩?问题严重不?”那人说:“为啥,你都不知道?严重不严重自己看去。”

朱副总掏出手机打了会电话,然后骑上自己那辆花电动车出门走了。二喜撑住自行车,不管脏净就坐在水泥台阶上直叹气。

常大伯站在旁边问:“喂,你说他老婆为啥喝药哩?”二喜说:“为啥,生老头子的气呗。她老汉这几年发达了就赶时髦,包二奶,养情人,什么牡丹菊花粘了几个,要和老婆离婚哩!老婆气不过才走了这步路。”

常大伯叹着气说:“唉,她老婆太傻了,现在的社会这么好,谁离了谁都能活,为啥要寻短见哩?喝敌敌畏太痛苦了,死不了就得活受罪;要是死了,那才给人家把路让开啦,谁也给她偿不了命。”

二喜又说:“可不是吗,她就是想不开、气不过,也没想让谁偿命。他两口同甘苦、共患难了几十年,从一无所有的时候奋斗过来的。一直恩恩爱爱,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感情那可是雷打不动的。没想到这些年大搞开发,有建筑技术的人身价猛涨,她老汉在这方面有所特长,人一下子值了钱,月工资涨到了一万四五,臭毛病就越来越多,乡里乡亲不认了,结发妻子不要啦,经常寻花问柳,吃喝玩乐,把年龄都忘啦,----。”

常大伯打断他的话说:“唉,钱多了真不是好事啊!他要是没有那么高的工资,老两口还能相濡以沫,和原来一样和和美美,白头偕老,怎么会出这么多事哩?都老夫老妻啦,还能在世上活多长时间?却要悲欢离合,各分东西,老伴喝药受难过,自己缺德遭唾骂。人老了还有多大精神,只图欢乐一时,把一辈子的名声坏完了,实在划不来。”

二喜说:“这都是大搞开发的弊病,要是和以前一样,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吃穿不愁,日子照样幸福快乐,怎么会出那么多的陈世美哩?”

这时候,电工回来取东西,听到这话就插言说:“这是人品的事,咋能怪改革开放哩?要不是这些年大搞建设,咱们在那里挣几千元哩?要不是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咋能富足哩?有钱当然是好事,变坏的只是人品低下的个别人,大部分都能坚持原则,洁身自爱,过正常人的生活。”

二喜又说:“大部分都是挣不来大钱的平常人,当然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啦;凡是发了财的暴发户、大款、阔佬,没有一个过正常生活的人。就像我村里这个李全寿,要不是有这么多工资,谁知道他会是个人品低下的人?还有那些荒淫无耻的大老板,清贫时候都是正人君子。”

常大伯低头沉思,他两个谁的话对呀?好像都对都不对,发了财能够纤尘不染、富贵不淫的人自己的确没见过。过去的皇上三宫六院,官宦妻妾成群;就是小官僚、地主也是三妻四妾的;现在的有钱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哩?然而,没有充足的钱,那又咋能算富足哩?他百思不得其解。正所谓:

都说世间钱可爱,谁知太多反是害。

有人丢官进牢房,有人丧德把国卖。

千秋功罪无人说?待到后世论好坏。

但愿革命早到底,金钱社会不存在。

当常大伯抬起头的时候,电工和二喜都走了,大院里已经空无一人。他急忙拿起扫帚打扫卫生,门外和前院扫完了,正准备扫后院的时候,突然来了几辆明光闪闪的漂亮小车,一直快速开进院里。

常大伯以为是什么大人物到了,连忙拖着扫帚闪在旁边。车停了,门开了,最先下来的却是那个女秘书,接着就是一帮常见的各式小子和两只不认识的大黑犬,个头比那个黄毛藏獒能小一点,看着也挺凶的。

那个大个光头看见常大伯就说:“喂,老常头,把这只小点的给你拉去拴在料场,院里有一只大的就行,我们高枕无忧,你们也省事多了。”

那个低个‘孕妇’接着说:“我们为你办了这么大的事,你们也该表示表示吧。去买条像样烟把狗拉走,你们晚上就有了伴啦。”

常大伯淡淡地说:“还是给你们留着吧。我怕麻烦,不想养活牠。”

女秘书忙说:“不用你养活,牠们不能乱吃东西。工地有的是高级狗粮,一袋要几百元哩,我们回来就拉了几袋子,吃完了继续拉。你只要一天给牠舀上两碗,往盆里一倒就行了,一点都不麻烦。”

常大伯没好气地说:“我才不爱伺候那些没用的东西,吃那么贵的粮,养尊处优,有啥用处哩?有钱用到正地方,比养活牠们强。”

高个光头瞪着他说:“你老头真是不知好歹,我们好心好意地为你们办点实事,你不但不领情,还言三语不四地说些不算啥的话。明给你说哩,我们拉狗的目的,是怕我哥的东西丢了,你当谁心疼你哩。”

另一个染着红头发的小子说:“是呀,现在的建筑材料值了钱,贼娃子见偷就是好几万,你只挣那么点工资,出了事拿啥给我哥赔呀?”

常大伯气哄哄地说:“你们别看我挣的钱少,家里还有个公司,还有个工厂哩。我在这里看料,自信比这些狗强。上班期间要是丢了东西,我负全部责任,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给你哥赔上,你们就别操闲心啦。”

那个低个光头说:“这老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他既然那么说,咱就都拴在院里,工地上的东西要是丢了,非让他赔不可。”

红头发小子又说:“你们别听他吹,自己有厂有公司,何必跑到这里给别人看料?为了咱哥的财产安全,咱们受点麻烦栓到工地上去。”

常大伯还是执拗地说:“你们拉去自己管,一切与我无关。”

高个光头说:“工地上地方大了,我们拉去栓在西边,不用你管。唉,我哥为啥看上你这老头?多要几条狗,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常大伯放下扫帚说:“我干不干无所谓,赶快叫你哥把我开销了。有你们在这里,啥事办不成,干吗还要出钱雇人?真是多此一举。”

常大伯边说边走去了工地,那几个小子拴好院里的大狗,又把那条小点的安置到工地西边,拴在别人闲着的打桩机底下。从此以后,大院里一切如故,工地上添丁进口,多了一个不挣工资的看料狗。

与此同时,在曹师的要求下,他两个看料人也大胆改革,把换班时间变成了二十四个钟头,上班一天一夜,休息也是一天一夜。这样一来,下了班可以干自己的事,常大伯两天就有一次回家的机会。

三四天以后,常大伯刚到工地就收到了一张请帖,他觉得很惊讶,自己在这里没亲没故,谁会给他送请帖哩?然而,没戴眼镜,怎么也看不清上面的字。给他请帖的曹师说:“别看了,是朱工的,他要结婚。”

常大伯更加惊讶地说:“怎么,朱工要结婚,他老婆前几天才喝了药,咱还不知道问题严重不,他这么快就和谁结婚哩?”

曹师说:“不严重他能结婚吗?咱在这里不知能干几天,管他哩。爱结天天结去,我和他非亲非故,行干啥的礼哩?请帖早就扔啦。”

常大伯说:“是呀,人家是工程师,一月的工资一万四;咱不过是个看料的,有今天没明天的,一月那么几个钱,和人家拉啥关系哩。”

电工也说:“是呀,行礼都是有来有去的事,不在这里干了各分东西,谁能认得谁吗,指望他几时给咱行礼呀?我也不想去。”

保管忙说:“他两个不去能行,一天一夜来一次,人在工地上轻易不见,不管就不管啦。咱们住在一个院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咋好意思哩。再说,这次和他结婚的女人叫‘菊花’,到这里来过几次,和咱们也算熟人,以后必然常来常往。人家结婚送了请帖,咱们要是不去,往后咋见面哩?”

曹师走着说:“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有一百元能吃好几天,给他行了礼只吃一顿,明显地划不来吗,我不干那种鳖怂事。”

曹师回去了,常大伯和保管、电工往工地上走着说:“行礼的事各随其便,采取自愿。腿在自己身上长着,想去的就去,不想去也不犯原则,没有为难的啥。不知这个朱工是咋搞的,老婆喝药死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难道就不愧疚,就没有一点责任?这么快另结新欢,还大张旗鼓地送请帖、办婚礼,难道娘家人都能行?法律也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保管说:“朱工和他老婆的感情好,回到家里哭得天昏地暗,痛不欲生。娘家本来要告,见此情况心就软了;再加上他义薄云天,把娘家人的困难全解决了;同时还慷慨解囊,为其妻大办丧事,光酒席就准备了一百多桌。娘家人只能就坡下驴,见好就收,咋好意思和人家对驳公堂。”

电工也说:“钱是万能的,可以摆平一切。民不究,官不问,娘家人不追究,别人能说啥吗?法律还不是由嘴着说哩,大不了给点好处,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她自己喝药死的,怎么都能说通。”

保管又说:“这话说得虽是,咱有啥办法哩?只能顺其自然,管他三九二十七,收到请帖就去吃,一百元的事,无关大局,平时省着点。”三个人说着走着来到工地,各尽其责,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天气越来越热,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不期而至。第一层建筑封了顶,工人们抓紧早晚的时间干活,中午太热了就多休息一会。看料人虽然照常上班,好在新楼底下四面敞着,东南西北风都能吹进去,中午在里面夏凉,并不亚于开着空调的房间。看料人理所当然地常在楼下乘凉,有些干活的民工吃过饭,也到这里休息一会;经常享受空调的科室人员亦觉得这里比室内畅快,这层新楼底下当时红火了起来。

常大伯晚上值班从不睡觉,有时间就坐在电灯底下写点什么。民工们热天上班特别早,天不明就接二连三地进了工地。这一日天还没明,常大伯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猛不防有人从身后抓走他正在写字的本子说:“老汉写啥哩?你还能写,真是红萝卜调辣子,吃出看不出,让我看看。”

常大伯抬头一看,原来是哪个四川工头,便笑了笑说:“闲着没事,胡写乱划呗。老农民能写啥吗,你看了可别笑话呀。”

四川工头看了会说:“不错,不错,写得相当不

错。真人不露相,大叔还是个大文豪呀?像你这年龄的知识分子,都拿着大工资,成天睡着吃都吃不完。社会地位高,在家受保护;除了钻研养生,其他啥都不干,你怎么能看上那几个钱?跑到这里来看料,瞅人家的眉高眼低。”

常大伯忙说:“什么大文豪,老老的老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托共产党的福,现在一月有百十块钱的养老金。过去念过几年书,多少认识几个字,爱好看书写字,有兴趣了随便写写,消磨时间而已,谈不上什么水平。”

四川工头又说:“嗯——你写得很有特色。我也喜欢看书,像你这样的文章还是第一次看到,的确别具一格,见解独到。说你是大文豪,并非言过其实,我觉得比文豪的文章读起来朗朗爽口,意味深长。能不能把你的大作拿来,让我抽空瞧瞧?将来干不动了也好拜你为师。”

常大伯笑着说:“看看可以,拜师之言,咋可能哩?等你干不动了,咱们早就阴阳两隔了。再说,凭我这点文墨为人师表,岂不比人笑掉大牙?”

工头正要再说,旁边有人插话说:“哎呀,只听你说写得好,到底好在那里?不妨读出来让大家听听,我们文化虽底,好坏还能分清。”

又有人说:“我听老板说过,老常哥的文章还得过什么奖哩,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吧。咱们工地有个了不起的文学家,传出去都有光彩。”

常大伯回头看时,身后围了一大堆人,有要进工地干活的工人,有找工头要活的领班;大院里的保管、电工、朱工和一帮管理人员都来了。

常大伯尚未开言,有人抢着说:“是呀,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别只听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识货的一眼就瞧出来了。”

还有人小声说:“我就不信,写文章的专业文学家比驴群都多;老农民能写多好的文章?得了奖除非评委有他的什么亲戚,或者行贿。”

那个四川工头看了看表说:“时候不早了,我把大叔晚上写的这篇散文读读,大家听了快去上班。要听获奖文章,到中午休息的时候,都来这楼下乘凉,让大叔给大家说说,如果可以读读原文,那就最好啦。”

他说着举起刚才看过的本子大声说:“这篇散文的题目是:

《端立在大雪中的‘羊’》

今年的大雪带着吉祥,大白天纷纷扬扬,不慌不忙,早早地把世间一切,全部包藏。不见了街道路旁,不见了村庄楼房,到处都是白茫茫地一片,分不清苗弱草强,辨不来高低短长。开门看雪景,寒风吹来透心凉。

常见的鸟儿不飞翔,勤劳的人们不奔忙;有钱的阔佬住洋房、睡软床,怀里抱着美娇娘,幸福快乐喜洋洋。没钱的穷娃在草堂,靠土墙,一家老小倍凄凉,不能打工愁断肠。天天要花钱,不干没指望。

咱是人中大多数,有穿有住有余粮,虽说难与阔佬比,却比有些穷娃强。吃饱穿暖出门看,极目只见对门墙,雪中行人无一个,墙下怎有两只羊?顺墙直立姿势怪,声音不正像叫娘。

啊!这么大的雪,对门老两口的奶羊怎么还在外边?哦,不对,他家的奶羊不是比贼偷了吗?嗯——莫非,莫非是贼疏于防范,让羊跑回来了。听,牠们的叫声多么凄凉。老两口年纪大了,耳朵听不见,羊急得想从墙上翻过去,可惜墙高够不着。不行,再冷也得过去叫他们开门。

我顶风冒雪,快步跑到对门的门楼下,双手拍着门环放声大喊:“喂,你两个老家伙,没睡死快把门开开,你们的羊跑回来了。”

门里没人答应,门外的‘羊’却口吐人言说:“大叔,是我两个。”

我看着他们吃惊地问:“啊!真是你两个小子呀!这么大的雪,你们不在家里暖和,站在这里干啥哩?看把你们冻的,话都不会说啦。”

其中一个拍拍身上的雪说:“大叔有所不知,我们的英语不如人,考试成绩老上不去。听人说下雪天背诵英语单词不容易忘,我们趁今日这场难得的大雪,站在这背风处背诵英语单词,效果可能不错。”

我看着他们说:“英语实在不行,在其他方面发展也可以呀!不一定非背英语不可。这么大的雪,要是冻感冒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另一个小子说:“大叔此言差矣,如今面向世界,英语是门主课,学不好就进不了大学校门。我们明年就高考哩,不受苦中苦,焉能人上人?不下苦工学好英语就没有出路。大叔,天太冷,快回去吧。难得今日大好机会,我们还要抓紧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改换门庭哩。”

我回家躺在热炕上,心里还是凉冰冰的。中国人为啥要把人家的语言列为主课?日寇侵华的时候,强迫中国孩子学习日语。现在可是太平盛世,没有谁强迫谁,自己强迫自己学习英语。不是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吗?难道没有人家的好,中国人不说外国话就无法生活?”

工头读到这里,那个外地工程师说:“对呀,这话说得极对。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无所不能,还有什么涉及不到之处,为啥要把人家的语言列为主课?你看现在,各方面都是外文,医药产品、宣传机构,文学艺术,弄得中外夹杂,云遮雾罩;就连中文网站、演播台上,也尽用了些外文,把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都难住了,更不用说普通民众啦。”

有个技术员接着说:“的确如此,大部分演员、主持人、写文章的作家,开口闭口都是外语。这不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吗?照此下去,岂不鸠占鹊巢,把咱们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让人家取而代之啦。”

有个农民工说:“那些人都是显示自己的黑勾子哩,与咱没啥关系,管他干啥。我觉得大叔这篇文章,前边的话写得特别好,通顺连句又实在。现在这社会,有钱人和没钱人的生活没法比,相差太悬殊了。”

那个四川工头说:“唉,花花世事就是这样,不光是现在,古来如此,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大叔的文章很有艺术性,咱们慢慢领会吧。时候不早了,大家赶快上工,抓紧早上的时间多干点,中午就能多歇一会。”

工人们进入工地,其他人各负其责,常大伯还是回大院打扫门口和前院的卫生。然后再到工地周围转转,把零三八四的扣件、钢管、架板整理到一块,又把地上扔的散乱钢筋、螺丝拾起来分类整理。

前半天很快过去了,吃了中饭就是休息时间,常大伯先到新楼底下,找了块压缩板放在平处,刚坐下就看保管和电工同时来了。

二人照直走到常大伯跟前,也找了块压缩板和他坐在一起,保管看着常大伯说:“老常哥,老板说你会写文章我还不信,今天才知道是真的。不简单,像你这样有文才的农民太少了,在咱们这里可算得首屈一指。”

常大伯说:“我就是爱好,闲了随便划划,没啥用处。”

电工说:“你都得了奖啦,还说没啥用处,你要有啥用处哩?”

常大伯苦笑着说:“咱是老农民,不是人家那些文学家,得了奖就有很多钱,名利双收。咱那算不得得奖,只有一本获奖证书。”

保管疑惑地说:“文章得奖不是有奖金吗,你咋能啥都没有哩?”

常大伯又说:“奖和奖不一样,我是在农民读书征文大赛上侥幸得了三等奖,给本获奖证书就很不错啦,咱还能有什么奢望?”

保管又问:“你的文章听着很有味,可能写的不少吧?没有较高的文字功底,不可能写出像样文章,更不用说得奖啦。”

常大伯叙述着说:“那篇获奖作品是我写的第二篇文章,虽然没有奖金,却鼓励我拿起了笔,找回了过去丢失的梦想,有时间便写点什么。”

电工说:“你过去就可能爱好文学,不然,怎么会想到写文章哩?”

常大伯又说:“不错,我的文化不高,但很爱看书,对文字情有独钟,回到农村还是书不离身,有空就拿出来看看,梦想当个作家。然而,条件不允许,家里负担沉重,实在太穷了,必须先为全家人的肚子着想。我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放下心爱的书,选择了学手艺、抓现成的道路。

后来的几十年中没看过书,把梦想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生产队解散了,土地承包到户,国家免了农业税,颁布了多项惠农政策,农民的日子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啦。群众高兴极了,无不打心眼里感谢党和人民政府。

我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经常看电视、听广播,庆幸我们这一代人还算有福。虽然年轻时饿肚子,发熬煎,出力流汗受可怜,老了还能赶上这样的好政策、好社会;还能过上这样舒心的幸福日子。

我当时最爱听农村广播的各档节目,特别是播送农民通信员和文学爱好者的文章。听几次我也试着写了一篇,寄去时间不长被录用了。当我在广播里听到自己写的文章,心情无比高兴,一下子激起了我过去的爱好。

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家乡》记得前边是这样写的:

我的家乡就在渭北平原,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一切都那么平平凡凡。没有秀丽的山川,没有辽阔的草原;也没有古迹名胜,供人赏玩,海味山珍,让人嘴馋;我们这里只有一片片种粮的农田。

就在这些田地里,我们祖祖辈辈,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岁岁年年。起早贪黑,流血流汗,常为吃穿所困,常为生活作难。------。

唉,时间太长,后面的记不起了。人上了年纪,记性大不如前。”

保管忙说:“以前写的文章,能记这些就很不错了。你这人记性好,要是我,连一句也记不住,不知你那篇获奖文章能记多少?”

常大伯说:“那篇文章感受颇深,记忆犹新,使年近七旬的我找回了过去的爱好,告别了消遣光阴的麻将场,改变了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落的生活规律,有空便看书写字,故此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电工急着说:“那你背一遍让我们听,看值不值得得奖?”

常大伯朝附近看了看说:“这么多工人都来休息,咱这时背文章,可能会影响大家休息,还有点故意卖弄的嫌疑。”

周围几个民工都说:“不要紧,你背吧。让我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调剂一下生活。经常在工地里干活,累死累活,枯燥乏味,太没意思啦。今天能够听听文章很有好处,起码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常大伯说:“既然如此,我就给大家说说。哪年中央九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农民读书征文大赛,主题是‘我与新农村的建设’篇幅要求在一千字左右,由各省广播电台宣传征稿,咱省当然就是农村广播了。

我当时想:一千字的文章,篇幅太短,写啥都不可能完整,更谈不上详细具体啦。我没想投稿,也就没有构思,注意听别人的文章就行了。听了几次以后,心里渐渐有了想法,觉得既然是农民读书征文活动,投稿的不是教师,就是退休干部,很难听到一篇真正的农民文章。

农民的知识欠缺,文化不高,中央为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才举办这次大赛。为的是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只可惜不见农民的文章,机会全让没参加过劳动的人占了。于是,我就开动脑筋,想投一篇真正的农民文章。

经过一晚构思,第二天便动笔写了篇农民深有体会的文章,题目是:

《家里的养老院》

我家有所不大的养老院,住着我的忘年之交、亲密伙伴,今天有点时间,再去把它们看。

走过宽敞明亮的前厅,穿过花香芬芳的中院,养老院的位置,就在后门的左边。房上虽是旧瓦,砖墙也是新建;老式的窗不用关,过时的门不用栓,我的那些伙伴,不会调皮捣蛋。

走上前去,推开门扇,两个槌子,眼前出现。平底的,顺墙端站;尖底的,斜靠它的前面,好似一对恋人,在深情地吻着脸蛋。

我说:槌子老兄,你们退休多年,身体依然强健,闲在无人的屋子里,还是这般浪漫。想君当年,也是英雄好汉,你们能把黄土,打得乖乖立站,那时候的农民住房,全是黄土修建,都得依靠你们干。

回想当年,你们也有些讨厌,不该把我的双手,多次磨烂,鲜红的热血洒在你们脸面,我把牙关一咬,用袖子擦擦头上的汗,再把你的手把攥紧,继续奋战,干场如同战场,也叫轻伤不下火线。

看过你们,目光左转,锄头镰刀,镢头洋镐,占满了中间一段,身上落层灰尘,色泽变得灰暗。你们这些伙伴,一个个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田地里,除去了种种杂草,收割了料料庄稼;曾随主人走州过县,南北转战。宝鸡峡,那么深的大渠,是用你们挖成;梅七线,那样高的山梁,也是靠你们挖断。是你们,让我的双手长满了老茧;又是你们,把那些老茧多次磨烂。把你们磨得起明发亮,而我的双手,和榆树的外皮一样。

如今时过境迁,社会到了飞跃发展的阶段,奥妙神奇的科学技术、各式各样的生产机械,把你们全都替换。我们农民,再不用那么拼命蛮干,不信你看,我手上的老茧已经完全不见,好像那光滑的绸缎。

啊吁,谁在后边召唤,粗暴的行为,几乎把我的后臀撞烂。回头一看,原来是架子车在那儿不满地抱怨。你听,它仿佛在说:

主人家,为啥不来把我看?我才是你最亲密的伙伴。是我,跟着你没黑没明地苦干,把多少庄稼拉回场坢;把多少粮食拉到粮站,把多少柴草拉进家院。我才是英雄,我才是好汉,装上一千多斤,司空见惯,上街上县,像吃家常便饭。买棉花常去永乐店,拉粮包常上火车站;送病人飞奔县医院,拉粪土碾转牲口圈;拉胡基砖瓦,盖起了多少座农民家院;拉沙子石头,铺平了多少里砂石路面;西安城里,拉货� ��炭,大街小巷,陪你走遍;拉化肥去过蒲城的黄河岸,张家山的拦河大坝,也是用我拉的石头修建。主人家,我跟你跑的那些路,实在无法计算,也不知有几个二万。

不错,不错,你听我说:架子车呀!我最最亲密的伙伴,你让我流的那些汗水,能把几亩旱地浇灌;你让我把多少根绊绳拽断,把多少双布鞋磨烂。布鞋不耐穿,干脆光着脚板、赤着脚面,走在烈日暴晒的道路上,也不知道烧;踩在尖硬的瓦渣上,也不感觉垫。因为,脚底下那层坚硬的死肉呀,足有一分半。

自从有你出现,我们农民结束了扛揹挑担,在那史书的记载里,应该有你光辉的一段。让后人们知道你,劳苦功高常祭奠。

不过,现在的车辆,一个个都比你能干,你拉一千多斤,人家一车就是几万。我们农民,也不用出力流汗,只坐在舒适的驾驶室里,把那方向盘轻轻地转。车身轻如燕,速度似闪电,不信你来看,我脚底下那层坚硬的死肉,早已彻底不见,好像那柔软的被面。

旁边的铁锨也在提着意见,你听,它分明在说:主人家,为什么把我另眼相看?我和它们的资格一般,级别没变,它们全都退休修养,只有我,还在把活干,那么多的庄稼地,仍然要我来浇灌。

哎呀,铁锨老弟,且没抱怨。你看它们,个个色泽不艳,只有你,神采奕奕,红光满面。请再坚持几年,节水喷灌,就会全面实现。到那时,你也不用再把活干,住在这儿,睁着眼看,看着这个空前绝世的好社会,天天都在巨变,你也觉得不可思议,也会发出连声惊叹!

腰间手机呼唤,前边在叫吃饭,伙伴们,大家安心静养,咱们下次再见。”

常大伯背到这里,周围响起了一片喝彩声。有的说:“好,好极了!这才是真正的农民文章。没受过那些辛苦的人,根本写不出来。”

那个四川工头说:“的确是篇好文章,朗朗爽口,韵味十足,把早年农民的艰辛写得真实具体,同时反映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保管接着说:“这篇文章紧贴主题,构思特殊,艺术性极强,一般作者根本想不出来,怎么才得了三等奖?难道还有人写得比这好?”

常大伯说:“咱这文章是地方语言,难

登大雅之堂。用老陕话读起来顺口,用普通话就不顺了。我在广播上听过两遍,用普通话播诵别别扭扭,很绕口,当时就心灰意凉了,结果还入了围,能得三等奖就很不错了。”

电工说:“你说的可能不是主要原因,方言作品怎么啦,有多少方言小说不是也出名了。依我看,一定是评委里边没有农民,要是让了解农村,在田地里下过苦的人当评委,你这文章无疑是一等奖。”

那个四川工头说:“你说的或许是原因之一,咱没见过一二等奖的文章,不对比、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还是先干好自己的工作要紧。”

常大伯说:“是呀,到时候了都干活吧,得奖不得奖都是次要问题,咱又不指望它发家致富。我写的东西,只要有人听有人看,心里就高兴。”

从此以后,有几个爱好者要求常大伯把自己写好的东西拿来一点,他们闲时看看,他当然满口答应。一来二往,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可是,到发工资的时候,他和曹师每人只领到了七百元。

曹师当时就问发钱的媚子,媚子说她是按照朱工写的工资表发的。曹师拿着钱,气势汹汹地去问朱工。朱工说:“从上月开始,工地建立了考勤制度,一天没见人的当旷工论处。打工者从来都是干一天活,挣一天钱,一响不干就没钱啦。我只见你们来了十五天,发半个月的工资有何不对?”

曹师说:“我们是看料的,两个人来回倒班,料场有一个人就不算旷工,没来就是下班休息时间,你咋能不算工资哩?”

朱工理直气壮地说:“我管你倒班不倒班,挣老板的钱,就要为老板的事负责哩。工地有工地的规章制度,没见人来就不能记你出勤。整天在家里干自己的活,工地还给你把工资发上,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常大伯说:“我来的时候,老板说清是两个人换班;要是不准换班,壹仟肆佰元的工资谁愿意干?你这样做是老板的主意还是自己的?”

朱工说:“规章制度当然是老板定的,允许十二点对十二点换班,每天都能见到人。谁叫你们一天一夜换一次?人不到咋能算出勤哩?就是下了班,也应该在工地休息,你们不见人,有事在那里叫呀?”

曹师大声说:“下班是休息时间,有事凭啥叫我们哩?我们挣的是看料钱,不是装车卸车的钱。想叫我们顾紧,小心把舌头闪了。”

朱工也大声说:“我就是这样弄,干不干由你,有意见给老板说去。”

曹师还要再说,常大伯把他拉出来说:“算了,咱该咋弄就咋弄。我回去问问老板,如果是他叫这么办,咱就不干了。我怀疑是他自己的意思,上次送请帖,人家都去了,咱两个没给他面子,这人心胸太狭窄了。”

曹师说:“我看他就是欠揍,几时好好收拾一顿。”常大伯忙说:“别,别多事,咱不能做出格的事,少给七百元是小事,打了人事就大啦。”

曹师又说:“我这一月没有其他收入,领了七百元,家里咋生活呀?”

常大伯说:“钱多少都能过去,多了多用,少了少用,没有就不用啦,有啥大不了的。你要是有非办不可的事,把我这七百元先拿去。”

曹师不客气地说:“那就多谢了,我的确有难事,不用钱实在不行。”常大伯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钱递给他,曹师接住钱就回去了。

他两个没有因为少发工资而改变,还是一个对时换一回班。一个月过去了,朱工又给他们只算半个月的工资。常大伯好不容易见到村主任,村主任让他不要言传,给多少领多少,差多差少,自己以后给他补上。”

时光飞快,几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工地里的楼房盖到了第四层。楼房周围搭起了一圈外架,人在这边看不到那边,在那边看不到这边,看料人就得经常在周围转。这样一来,责任心强的常大伯工作量大了,而不负责任的曹师却有了投机取巧、耍奸偷懒的机会,经常溜得不见人。

常大伯给曹师说了几次,给人家看料要负责哩,要是一时大意被贼偷了就是咱的责任。咱两个那么点工资,家里也不富裕,咋赔得起哩?

曹师蛮有把握地说:“放心,有咱两个看料,这个工地没人偷,晚上能睡尽管睡。南边那两家工地把贼挡着哩,被盗也不是咱们的事。你要是害怕就各负其责,交班的时候转着看看,我值班如果丢了东西自己赔。”

常大伯说:“在一起弄事,这样做显得太省分了。”曹师又说:“这叫责任明确,算不得省分。他们不让晚上睡觉,我每天晚上都照睡不误。一月就那么点钱,还让人家把一半子扣了。老板说以后补上,几时给哩?他要是不给,咱能把人家怎么样?不让睡觉,除非是你这老实疙瘩子。”

常大伯又说:“老板那人我了解,他说给咱补上就一定会给,你还是认真点好。不怕一万,单怕万一,要是万一出点事咱就受不了。”

曹师说:“人不能太胆小了,你要认真就认真,我反正认真不了。咱还是各负其责,谁上班丢了东西自己赔,绝不连累对方。”

一个月时间又过去了,常大伯兢兢业业,曹师还是不负责任。说来也怪,不管负责不负责,效果都是一样的。那两家工地连连被盗,钢管、钢筋一丢再丢,刚装好的扣件,一夜之间就没有了,而这边却一直平安无事。

那两家都来这边院里取经,大院里那些人说:“狗是贼的克星,你们舍不得养活狗,盗贼当然翻了天啦。”那边也找了几条狗栓在工地,结果还是不理想,贼不但偷了东西,连狗也弄得不知去向。那边的老板被偷得撑不住了,不得不想法防贼,让干活的工人住在工地,轮流守夜。

不热不冷的天气没有多长时间,中秋节过去不久,寒潮便汹涌而至。他们又把早上换班的时间改成了下午,来时路上不太冷,晚上值班却冷得不行。常大伯虽然添了几件衣裳,新楼底下四面没墙,不管那里都不暖和。

常大伯只有在新楼周围不停地跑步才能不怎么太冷。然而,上了年纪的人,跑一会就撑不住了。他觉得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特别沉重,又坐到加工钢筋的案子上歇歇。夜已经很深了,远处漆黑一片,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猫头鹰,落在塔吊顶上发出难听的叫声。公路上的载重大卡车,每天晚上都特别多,整个夜晚接二连三,轰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塔吊上安的大灯仍然很亮,常大伯思索片刻,又习惯地取出纸笔写道:

风似刺骨刀,身如冷水浇。唉——年迈身衰不耐冷,不如目前遍地蒿。

鸟唳如鬼嚎,车过似浪涛。唉——鸟为觅食飞到死,人为挣钱累断腰。

看料把心操,盗贼何其嚣?唉——只要整夜不合眼,看他本事有多高?

他刚写道这里,忽听南边工地呜呼连天,连忙出去一听,原来是那里又撵贼哩。啊,我得过去看看,隔壁两邻,能帮就帮一把。

常大伯疾步跑到南边工地一看,值班的人倒是不少,全都站在外面吆喝,没有一个人真去追贼。他就大声呵斥道:“你们喊啥哩?有这么多人,要抓贼还不容易吗?只要不动声色,悄悄溜到跟前就抓住啦。”

有个人回答说:“唉,吓跑算了,抓啥哩。我们都是白天干活的工人,晚上住在这里也不加钱,谁会认真抓贼,只要吓跑就是好的。”

常大伯说:“你们不追,贼把东西不是揹走啦。如果都去撵,即便抓不住贼,他们也会把东西扔下跑,工地起码受不了损失。”

又有人说:“我们才没有你那么傻,损失是老板的,得罪人是自己的。要是追得太紧,贼回头给你一刀子,那就更划不来了。老板原至给你出点医药费,认个误工补贴,谁能替你受疼吗?如果伤重死了,老板也会找种种借口推卸责任,绝对没有烈士那样光荣伟大。”

那边的看料人说:“是呀,有个工地就发生过这样的事,贼开着车偷东西,装满要走的时候被看料人发现了。他就冲上前去,死死地抓住盗贼后衣领不让开车,并大声喊着:‘抓贼,抓贼,快来人呀!’盗贼使劲挣也挣不脱他的手,情急之下便喝令同伴用马刀砍。另一个盗贼挥动马刀,一下就把他的胳膊砍了下来。看料人昏倒在地,盗贼开着车急速逃去。

工地上的老板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说:‘你咋那么傻的,连账都不会算,让他拉走算了。你要知道,胳膊比那车东西值钱多了。这下可把我害惨了,恐怕十车东西的钱也没有给你花得多。’你说人家说得对不对?”

有人接着说:“老板说得不无道理,他的确太傻了,自己受疼不说,还要连累老板花大钱。往后的话才不好说,少一条胳膊可是大事呀。”

常大伯说:“弄啥得有技巧,要是我就不那么办,悄悄地用手机把贼拍下来就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收拾他们,为啥要自己冒险哩?”

那边的看料人说:“你说得容易,大凡看料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汉,有几个会耍手机的?我连电话都不会打,怎么拍照、报警哩?”

常大伯又说:“那也不能蛮干。敌强我弱,就要避其锋芒,以巧取胜;最不行也要记住车型、车号,相貌特征,尽量多掌握一点破案线索。”

最先说话的人又说:“看料人要是有你那么精明的头脑,就不会给人家看料啦。我们干了一天活,晚上要休息哩,谁还有精神帮他抓贼?”

常大伯往回走着想:唉,老板怕出钱,叫工人睡在工地里不负责任,不怪贼老偷他们。他要是出点奖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么多人睡在这里,如果都负责任、想办法,要抓住盗贼不是什么难事。

晚秋将尽,气候越来越冷,看料人没有遮挡风雪的地方实在冷得不行。常大伯听四川工头说,他住的那排石棉瓦房还有一间闲着,原先盖的时候就说是给看料人准备的,收拾一下可以御寒,起码比外面强些。

常大伯为此去找掌管全局的朱工,谁知他的房门紧锁,到处找不见人。前边的看门老头说朱工回家去了,问他还有啥事要找朱副总。

常大伯说:“天太冷了,你把钢炭炉子都生着了,我们连个窝窝都没有。听说工地上那排石棉瓦房子有一间闲着,我想收拾一下避避风寒。人家是这里的总领导,咱不看脸不行呀,你知道他几时能来?”

看门老头说:“他新娘子住了院,问题挺严重的,最近常往回跑,几时能来咱说不准。这点小事不用找他,钥匙在保管那里,我和你去给保管说说,要钥匙去把门开开收拾便是。那间房子我去过,顶上只有一层石棉瓦,缝隙太多、太大,一点也不暖和,冬天住人恐怕不行。”

常大伯说:“房子在人收拾哩,我们找东西把缝隙塞严实,总比外面强吧。人家的空调早开了,屋里跟春天一样,咱要间房子不过分吧。”

看门老头又说:“是呀,瞎好有间房子就比没有强,咱过去要钥匙吧。”

二人走进保管房子,里边不但不冷还热乎乎的。常大伯抬头看看空调说:“房内有十度左右,不冷就可以了,二十四度太费电啦。”

保管说:“电费是工地上出,你操那么大的心干啥呀?咱这算啥,人家房里都到三十度啦。进屋就是汗衫短裤,连单衣都不穿。”

电工接着说:“还有更甚者,外地那两个技术人才,休假十天半个月,空调还是照常开着。那么多总管都是瞎子,难道就没人看见?”

看门老头说:“不是看不见,一丘之貉,谁不说谁。”常大伯生气地说:“都是啥德行吗,自己不出电费也不能白白浪费呀!我得给老板说说。”

保管忙说:“说也不顶啥,现在就是这些人耍牛的时候。老板离了人家不行,得罪不起。咱还是少管闲事,看不惯就把眼睛一闭。”

看门老头又说:“是呀,眼不见,心不烦,管他哩。你还是快要钥匙吧,先把自己的事弄好,冬天有个窝窝,少受些冷就行了。”

保管忙问:“钥匙,问谁要啥钥匙哩?”常大伯说:“问你要哪间石棉瓦房的钥匙哩。听说闲着没用,让我们收拾收拾,瞎好能挡点寒冷。”

电工高兴地说:“行呀,你们有个地方,我们去工地也有了歇脚之处。那地方闲着也是闲着,快把钥匙找出来,咱有空也过去帮一把。”

保管却说:“别看那地方闲着,朱工说冬天要放水泥,得他同意才行,你我都拿不住事。再说,工地看料,说清不准睡觉,这事恐怕不行。”

看门老头着急地说:“咋不行哩,不准睡觉就不能有个暖和点的地方吗?冬天天寒地冻的,小伙子晚上停在外边也撑不住,何况是老头。”

保管又说:“话是这么说,可是,朱工不在,咱没有这个权利呀!”电工问道:“朱工是咋搞的,这个才娶了几个月,怎么就可住院了?”

保管说:“有啥奇怪的,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吗。菊花结婚几个月,到工地上来过几次,人看着怪飘的,才几天时间又住院了。”

电工回忆着说:“是呀,记得她上次来的时候,我还打趣着问:‘嫂子,人说女配三房恶如狼。你离了马公子,撇了羊公子,再嫁猪公子,到底哪个美呀?’她还笑着说:‘哪个老了都不如年轻的。我可是比狼恶,比虎猛,七十二变啥都懂。怎么样,要不要试试?保证叫你美得连老婆都不要啦。’唉,那么精神的人,想起来历历在目,谁知这么快就病倒了。”

保管笑着说:“你可能试过吧,有啥特殊本领?一下就把朱工俘虏了。”电工推了他一把说:“去你的,人家能要你都不会要我。”

看门老头大声说:“再别谝闲传了,你拿不住事就打电话问问。你们住得这么暖和,他们在野外受冻,不帮帮忙心里过得去吗?”

电工也说:“你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敢拿?怕啥哩,快取钥匙给他们,然后打电话说一声,行不行就那么办啦,他还能把你吃了不成?”

保管说:“我还是先问问好。”说着取出手机,拨通朱工的电话说:“喂,朱总,新嫂子的病情怎么样?严重不,大概几时能出院?”

只听朱工在那边说:“能严重个啥吗,大不了死了了事。怕啥哩,走个穿红的,来个穿绿的,死个菊花,牡丹还在后边等着哩。我老了老了还能再当一回新郎官,再办一次结婚宴。有啥话快说,别婆婆妈妈的。”

保管把看料人要房子的事说了一遍,只听朱工在电话中说:“不行,不行,连门都没有。那间房子有大用,怎么能给他们,除非把我死了。”

屋里的人都听见了朱副总的话,看门老头气得大声喊道:“不行也得行,不给钥匙就把门砸开,看他能把谁怎么样,大不了不干啦。”

电工接着说:“真是岂有此理,闲闲的房子不让住,把人冻死他才甘心。老杨,你不给钥匙我就把锁子卸了,就那个破门,还能难住我。”

电工说着拿起工具就往出走,看门老头紧随其后。常大伯正要阻拦,门外有人进来说:“老杨,钥匙给他们,人重要还是东西重要?”

保管看见来人吃惊地说:“啊!老板,你,你怎么来了?”连忙拉开抽屉寻找钥匙。屋里的人都很惊讶,个个大张着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常大伯愣了会说:“主任,你可是比总理都难见的人呀!今天怎么突然能来?真是太意外了。”主任说:“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咋能比总理都难见哩?”常大伯又说:“可不是吗,总理经常能在电视上见,而你的贵面实在难见,电视上没有,家里找不见,今天也不会是为这点小事来的?”

主任说:“当然不是,我今天受人之托,不来不行呀!都是这里的老板,人不亲行亲。他们有困难求咱帮忙,咱咋好意思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常大伯说:“那你快去吧,不要为我们这点小事把正事耽误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主任后边的话更使他不明就里,惊讶不已, 正所谓:

老板帮邻荐能人,出谋划策擒盗贼。要知他还说什么,接着再看下一回。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