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8、第六回宋均辞市局回报(下)

8、第六回宋均辞市局回报(下)

葛龙泉为什么要把自己这样一个副局长的办公室选到了这个地方呢?按他自己的话讲,从其地理位置上,这是一个最容易接近于群众的地方,最容易接地气。从工作性质上说,自己是分管业务的,最容易与各直属单位工作接触。

果不其然,又加之葛龙泉待人随和,笑之相迎,乐之相送,市局下属各单位的负责人只要来市局机关办事的,不论是有事还是无事,只要这位副局长在,大都会到这间办公室内坐上一坐,哪怕只是走上一走或站上一站,准能够讨得葛龙泉的一张笑脸。久而久之,人们便给这间办公室送来了许多的诸如“之家”、“窗口”等等的雅号。葛龙泉在市窑务系统也似乎成的老百姓最容易接近的人,在市窑务局领导中也成为了一个最没有官架子的领导。

元书府来到葛龙泉的办公室内,一眼望去,一目了然,办公室内,一切布置的简单明了: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两张简易沙发,一张茶几,几把方橙,一个不大的书橱上面放着几叠报纸和简单的茶具。

元书府不由得有些感慨,敬重地说:“局长呀,您这办公室实在有些太简朴了,我们学校领导的办公室比起您的这个布置,显得大气得多了。”

葛龙泉笑着说:“办公室吗,顾名思义,就是办公的地方,有个一桌一椅就足够了。咱们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周恩来等等的那些革命老前辈,连一桌一椅的条件也没有呀。我们现在的条件是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传统还是不能忘的。况且,这也算不上什么艰苦呀。”

葛龙泉边说边随之倒过两杯开水,与元书府每人一杯,随和而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了,我呀,不喜好这个茶,也就让你将就着喝杯白开水了。你们知识分子,本来就应当以茶相待才是。”

“哪里,哪里。”元书府也客气地说:“我也不喜好茶,这白开水就挺好的。”

“我听人说,蒋介石这个人就不饮茶,一生就是白开水。你是搞历史的,一定知道得更清楚。”葛龙泉说。

“这事呀,一些材料上就是这样写的。”元书府也不便再回答些什么。

“咱先不管政治上怎样给这个老蒋下的结论,就说这么一个大个头的家伙,居然一生与白开水为伍,不管是多少,总也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你说是不是,元老师?”葛龙泉说。

“也是,也是,是这样。”元书府不得不向着葛龙泉附和着。

“咱么,当然不能与这些大家相提并论,但喝白开水也应当有着喝白开水的道理,比如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不是也与这白开水挺接近的。”葛龙泉说。

“应当是这样,应当是这样。”元书府感觉到这样一个领导着几十个单位的大局机关的领导居然为白开水为荣,实为可赞。

“哎,这里有烟,你抽不抽?”葛龙泉从茶几上拿过一盒烟向元书府让道:“这是局机关的公务用烟,其实,这茶也有,只是让下面单位来的同志全部给共产了。这烟,也就剩下这一包了。我哪,既不好茶,也不抽烟,特别是对这烟,也从来不让人。这叫什么来,噢,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葛龙泉抽出一颗烟远远地闻了闻,递给元书府说:“还好,这烟没有发霉。”

“不用,不用,我也不用烟,谢谢谢谢。”元书府推辞着,而且颇带有感激。

“不用。好,还是不用的好。我是不赞成抽烟的,抽烟有害健康吗。其实,让人抽烟呀,也是一种形式,表示一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你说这是不是有些庸俗了不是?”葛龙泉微笑着把烟放回到了原处。

“哪里,哪里,局长待我们下级群众太热情了。”元书府很真情地说。

“副局副局,还是叫副局的好。”

“是是是。”

“怎么样,调来学校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工作,人生地不熟,总有一段的适应过程。现在感觉有什么困难没有,有没有需要我来帮忙的。”葛龙泉话题一转,切入到了他认为的正题上。

“还好,领导上为我们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我们十分感激,我们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绝不辜负领导上对我们的期望。”元书府被葛龙泉办公室的简朴以及他那话语中所体透出的实在有所感动,刚才在路上还叽咕着的话题,现在是说还是是不说,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葛龙泉马上说:“要说感激,首先应当是感激你们才是,你们放弃了自己原来优越的工作单位,甚至于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来到我这里的一个职工中专学校里做教员,这本身就是奉献牺牲。就以你们专业课教研室的几位老师位来说吧,宋老师在市博物馆做考古研究工作,已是正科级馆员了,再有几年下来,那副县级岂不很自然的事情吗。唐主任在大学里做讲师,那可是未来的教授,元老师你在市重点中学,也是前途无量。你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为你们做一点的事情,这没有什么需要感激的。再说,来者有缘,聚为一家,就更没有必要再客气了。”

“您真是已经把我们当作一家人了。”元书府两手相互搓来搓去,真是听得有些动了真情。

“本来就是一家人吗。如果一家人还中间隔着掖着什么,那就是见外了。”葛龙泉说。

“既然您拿我们当作是一家人,我们也就不在您面前不相瞒了”元书府突然间来了勇气,说:“有这么一件事情,请您帮我们拿个主意,也算是给我们指点迷津。”于是,元书府将在路上已经准备好的话说了一遍。

葛龙泉听后,立刻表现出一幅十分愕然而生气的样子,严肃地说:“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那地方只有像你们这些称得起先生的人才能去,怎么能够出现这样的事情来呀,连一个起码的公平公正都做不到,这太让人失望了。何况,你们都是我们请来的专家,是我们所喜欢所敬让的人。哎呀,我作为一个局的副局长,首先在此向你们表示谦意。”

“不不不,我们几个也只是希望领导关注一下,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是了。”元书府见状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不是不仅以后不能够出现的问题,而是现在出现了怎么面对的问题。这是一件让人挺难过的事情,放在我的身上,至少我在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事情必须马上解决。”葛龙泉边说边拿起电话与司机班的司机联系。

说也巧,葛龙泉与元书府刚出门口,正好与从楼上下来的宋均辞打了个照面。葛龙泉心中明白,这个宋均辞也一定是到上面找葛生一回报与元书府所说的同一个问题了。葛龙泉知道宋均辞与葛生一有着较好的私人关系,这自然之间也就要去找葛生一而不会来找自己了。而刚才与元书府的相遇,那只不是一个偶然,如果没有这个偶然的话,这个元书府自然也一定会同样出现在葛生一的办公室内。所以,此时的葛龙泉也并不在考虑其他,便若无其事的样子招呼宋均辞道:“宋老师,正好,跟我一块去学校吧。”

宋均辞看了看元书府的表情,心中自然是也明白了几层。于是,也只能是顺其自然便是了。

几分钟后,葛龙泉的吉普车在学校办公楼前停了下来。宋均辞和元书府想要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去,被葛龙泉叫住,一起来到了学校办公室。

办公室内,官遥正在看报,一见葛龙泉到来,马上起身迎接:“哎哟!,您怎么来了?!”

“官主任,你们的姚校长在吗?”葛龙泉问官遥。

“姚校长到市职教办开会去了。”官遥说:“要不,给姚校长打个电话,让他回来?”

“你们学校其他的领导谁在家?”葛龙泉又问。

“哎呀!”官遥挠了着头皮,数着指头说:“校长、副校长、副书记一个都不在,开会的开会,出发的出发,请假的请假,今天是有点巧了。有事吗,向职教办打个电话,叫姚校长回来。”

“现在就不必了。”葛龙泉随便坐了下来。

官遥见葛龙泉坐了下来,马上说:“咱们到接待室。”

“就在这里吧。”葛龙泉说:“听说学校在这次校庆中,分鸡、分雨衣都是按户分的,有这事吗?”

官遥看了看宋均辞与元书府二人,心里明白了,知道一定他两个告了恶状了。这心中自然不怎么舒坦,但这嘴上多少对葛龙泉的问话有个回复,便有些无关痛痒地说:“是,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这事先也给领导当面说过,也算是经过了领导同意了的。”

“目前,这学校内的双职工的家庭有多少?”葛龙泉问。

“目前,目前,也就只有专业课教研室有。”官遥回答。

“既然是事实,等老姚回来后,转达一下我个人的意见。”葛龙泉说:“这一,这种按户分的方式必须马上改正,而且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二,当事人做出自我批评,要向专业课教研室的四位老师道歉。”葛龙泉说着,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几十元钱来,放到了官遥的面前说:“这钱是我个人的,先按照市场价格,向专业课教研室的四位教师找补应有的差价。等学校领导统一了意见后,再如数还我。明白吗?”

官遥一时显得举手无措,马上说:“这怎么能让您拿钱呀,我一定照办,并将您的指示向姚校长汇报。”官遥赶忙把桌面上钱拿起来送到葛龙泉的面前。

“不行。”葛龙泉认真地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市局领导班子的态度问题,也是学校如何来领会和执行市局对待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市局必须要对自己的引进招聘负责,如果柴老局长在此,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这个意见。”

“行行行,我马上照办。”官遥的脑门上微微透出汗来,恭敬之中显现出几分的尴尬。

这真是:少人一份利如刀割,伤人一次难料自损;鸡多鸡少吉人天相,给钱非钱要的人心。(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