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68、第四十五回大刀阔斧(下

68、第四十五回大刀阔斧(下

这个康锡款的一声大爷,叫出了一个代表性。葛龙泉斩钉截铁,没有一点余地,完全是一派十足的局长气派,说:“绝对是真,没有半点虚假!我完全负这个责!”

“如果你对你说的话负责,我就叫你声葛爷爷!”这个康锡款又吼了一声。

“不要这样叫,我受不起。你就叫我葛负责就行了。”葛龙泉说:“但这个钱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说给谁的就给谁的,这个钱是有来头的,这个钱叫什么,我叫它创业奖励。你们辞职下海,企业应当给予你们鼓励,你们可以拿着这个钱,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做一次自己的老板,挣一个属于自己的钱。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至少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给你们的老婆孩子一个安乐窝。请注意,你们再回头看一看你们那个窑场中的那些老职工的住房,干了一辈子,现在仍然住的是一间十平方左右的低矮的小平房,我想,你们如果有正常的思维,应当是知足的。至于这个钱还叫什么,你们可以随便叫,叫它创业奖励,行。叫它卖掉工龄,也行。叫它买断工龄,也可以。叫它买断身份,也可以。但我给你们一个提醒,当你接到企业给你办理的辞职手续并领到这个钱之后,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道道地地的社会的人了,已经再也与企业没有任何的瓜葛了。现在是二取一,你们有取舍的自由。现在二选一,你们有选择的自由,是选择明天参加培训,还是辞职领钱做自己的老板,现在就由你们每一个人来亲自决定。”

葛龙泉说罢,工作人员立刻向参加会议的这十几个人每人发了一支笔和两张纸,其中,一张红纸,打印的内容是参加培训的内容,另一张是白纸,打印的内容是辞职领钱做老板的内容。每个人或在红纸上签名,或在白纸上签名,二选一,自己决定。然而,这十几个人并未加什么任何的思索,不约而同完全一致地拿过那张白纸,迅速地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子,并争先恐后地交了上来。

也就是这个所谓的创业奖励,让整个市窑务局系统的人双眼为之一亮:“哎呀!这身份还有这么金贵?!”

也就是在这身份金贵的思维观念之下,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暑假招生出现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火爆场面,不论是职工中专还是技工学生的招生,为了一个金贵的身份,不惜重金,也要经过中专学校这一道关口,获得一个正式的职工身份。所以,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暑假招生,招了一个满荡满荡又满荡。

然而,辩证法总是那么鬼使神差地让阴阳相伴好坏结合祸福倚伏,正所谓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陶艺大厦的建设,化解出了一个身份金贵,而身份金贵的后面,成全了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暑假招生,诞生了学校一个历史上暑假招生的记录和在校学生最多的记录,同时,并也让其成为一个新的创记录的收入。其福兮之后,虽然还没有祸之所现,但其福兮之后,也必然要显现其应有的贡献。市窑务局系统中的各单位如此,陶瓷职工中专学校自然也当如此。

在第一号窑场的职工实行了完全的分流与安置之后,市窑务局召集局下属各单位的领导人,在市局的会议室里开了一个会议,会议不长,内容单一,葛龙泉在这个会议上直来直去就讲了一件事,即各单位必须要为陶艺大厦的建设做出各自的贡献,以各自的能力,各自的方法,各自的技巧,为陶艺大厦的建设筹资。至于如何来筹资,那是你各单位自己的事,或贷款,或借款,或集资,或自筹,等等,什么样的渠道都可以,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市局要的只有一个,即资金。会议中,葛龙泉还单独提出了要求职工中专学校要带头做贡献的事,要求职工中专学校不仅能做全市的先进表率,而且也要在整个窑务系统中做出一个表率来,至于多少才能成为表率。葛龙泉提出了一个五百万元的参考数字,并且说,这是一个既不轻松但也不沉重的任务,但只要有一个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任务是能够顺利完成的。

当葛龙泉将学校的这个五百万元的数字报出来之后,会场上有不少的人在为之咋舌,而这种咋舌的表情及时被葛龙泉发现了。于是,葛龙泉来了一个及时的而且是严肃的毫不客气的批评与修正,他说:“怎么?五百万就值得咋舌吗?实事求是的讲,这个五百万对于职工中专学校来说,绝非难事,甚至是不需要怎么样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我可以直言不讳告诉大家,我们整个窑务系统对于陶艺大厦的建设筹资,不少于一个亿,或者更多。”

“哇――――”整个会场为之一惊。

“没有必要这样的吃惊,各单位都有筹资任务,或者是贷款的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单位,你那个单位负责人就要考虑让贤。至于如何去争取,可以用资产抵押,可以相互担保,市局也可以为你们来担保,只要银行愿意,市局的公章你们可以拿来大胆使用。散会之后,指挥部办公室给各单位有一个详细的筹资计划分配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葛龙泉完全是一个局长加总指挥的口吻。

“贷款之后,如何去还?”不知是哪一个在底下问。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葛龙泉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严肃地批评说:“思想守旧,脑袋固化,不识形势,不懂发展,不顾大局,思维观念不解放,依然还是如同老太婆的裹脚一样,在那里颤颤歪歪慢步行走,早早晚晚要被发展的大好形势淘汰掉。银行是谁家的银行,是国家的,是人民的。银行是依靠什么发展,依靠他们的主产品,也就是贷款。就如同你的窑场一样,你窑场的产品是陶瓷,你生产的陶瓷多了精了有客户有市场了,你也就发展了,千千万万个企业都发展了,国家也就发展了。银行也是这个道理,它的产品同样有市场了,同样也就有了发展,而它的发展也必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我们是国家的企业,我们不贷款谁来贷款?更何况我们现在正是长身材壮肌肉的时候,我们有贷款,身材强壮了,肌肉发达了,银行会把这么一个亿看在眼里吗?相反,银行还会主动找上门来,再给几个、十个甚至是几十个亿,希望你能为他们带来更丰厚的利润。结果是什么,我们发展,银行发展,大家双赢,共同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再者,银行与我们国企本是同根生的一个藤上的两个瓜,视如同胞兄弟,你还没贷,就要想着还,这思想深处就有点欠,欠什么?你们领任务之后,可以回去好好地去思考。”

葛龙泉的一席话,将参加会议的所有的干部们说得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袁始池什么话也没有说,领了任务之后,便返回到学校里。他能说什么呢,那一头就是他的舅舅,这一切都是他舅舅的杰作,没有他舅舅,就凭葛龙泉他,他死上八回,转胎十六次,也做不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项目来。不过,袁始池除了佩服他的那个舅舅外,葛龙泉在他的心里,也挺有一定的位置。相当年,他在窑场抬大缸时,虽然也是混在底层,但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正式的国营工人,而那时的葛龙泉就是一个流浪儿。而现在的葛龙泉就完全成为另外一个人,而且是一局局长外加一个几亿工程项目的总指挥。葛龙泉能成为今天的葛龙泉,在袁始池的心中,葛龙泉不仅是个榜样,而且也是一个偶像。

袁始池回到办公室内,他首先要摸清楚学校目前的家底,家中到底能拿出来多少钱,完成这五百万的筹资任务后,学校的后续工作还能不能转得开。于是,他把贾茂、唐三采、官遥、还有会计唐仕雨一块召集过来,先通报市局的筹资任务与筹资目的,然后对学校目前的资金状况及家底做了一下简单的梳理。

呵,经过这么一梳理,这可别说,这个葛龙泉还真的不愧为一局之长,他对学校的家底掌握得还真的清清楚楚。目前学校的家底,从资金上来说,今年的招生收入也有几百万,加上往年的结余,向市局上交五百万的筹资任务后,学校的资金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不过,虽然有些紧张,有大专班的收入和市窑务局每年转来的一定数量的财政拨款,维持一个学期的正常运转还是没有问题的。可下一个学期如何运转,就有些困难了,因为,学校职工中专班学生的收费是按年度交纳,而技工班学生的收费是三年一次交清。所以,上交五百万的筹资后,必须在下一个学期到来之前,还要返还给学校一部分。

对此,袁始池向葛龙泉提出了一个提前返还一部分的折衷方法。而葛龙泉的折衷方法比袁始池更干脆更利索。葛龙泉的折衷方法是,让袁始池把学校的家底资金全部打总指挥部的账户上,总指挥部出期简报,表彰学校在整个窑务系统中率先超额完成筹资任务,简报之后,由市窑务局马上就向学校的账户拨款一百至二百万。袁始池接受了这个方案,可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麻烦。会计唐仕雨拒绝执行,认为这有背于财务综旨,于财经纪律也说不过去。

这一下好了,唐仕雨终于让袁始池抓到了机会,马上向葛龙泉提出了一个提前要求,如果唐仕雨不能调出学校,市局下达的筹资任务,学校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哎呀,连袁始池也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速度,第二天一早,一纸调令送到了学校,限当天内,到市陶瓷研究所报到。唐仕雨自知这张调令的来头,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在的问题,故自己也不在做什么无谓的抗争或辩解,做了简单的交接,便去找姚辩报到去了。

唐仕雨这么突然一走,反倒是让唐三采总觉得有点头皮麻麻的,心里总是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就在自己的身边,总是有一个阴影在时刻伴随左右,甩,甩不掉,躲,躲不开。特别自己单独一个人时候,这种感觉或者是这种情绪越来越浓。他总是在想,自己是不是下一个唐仕雨。不过,当这个想法出现之后,又马上被自己否定了,不会的,一定不会的。但在自己否定之后,其否定的结果又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再次被否定。

唐三采自己把自己套置于一个否定被否定的圈圈之中。

这真是,人活世上各有心,心遇事端各有见;耳闻不如亲身历,口说不如自己逢。(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