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67、第四十五回大刀阔斧(上

67、第四十五回大刀阔斧(上

第四十五回

葛龙泉大刀阔斧搞对换康锡款买断工龄甘称爷

唐仕雨螳臂当车被剔除唐三采否定否定圈自己

两个月的暑假,转眼就过去了。

然而,就在这两个月的暑假里,却出现了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比如,主持市窑务局工作的葛生一,被调到了市人大,在一个文教卫生委员会当起了一个带有括号的正县级的副主任。而协助葛生一工作的副局长葛龙泉,就任了市窑务局的局长。

比如,市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校长姚辩,正式就任市陶瓷研究所的所长。

比如,葛龙泉的那个漂亮的老婆清清,即大婉小婉的妈妈嬴清,被调入到了市陶瓷职工中专学校,并宣布为专业课教研室主任。

比如,全市最新的标志性建筑,由葛龙泉担任总指挥的陶艺大厦,已经开始了筹建工作,并设立了工程指挥部,由葛龙泉亲自任总指挥。

比如,第一号窑场员工的安置工作,意外地让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暑假招生有了一个大丰收。

所以,这个第一窑场的员工分流安置工作,还真的有些值得说道说道的。不然,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暑假招生如此火爆,火爆到了全市所有同类学校想都不敢想的地步,是谁也不敢相信的。

话说要在这第一号窑场的窑址上大建一批让市民瞠目结舌的现代化工程,其窑场员工的安置一定是个大事情,而这么多的员工要安置到什么地方去,这让人想一想都会感到头痛。哎,你可别说,这个葛龙泉还真的是有办法,而这办法还就一个:双方自愿,对等交换。这办法咋一听起来,太简单,太原始,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是称不了什么好办法。可一旦实行起来,其结果让葛龙泉自己也感到意外。这个对等交换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向市属企业进行分流,这个问题,各单位都高兴,不仅是愿意接收,而且是抢着要。好呀,不要抢,一带二,要一个技术人员,外加两个普通员工;二是新建的陶艺大厦需要大量的服务及管理人员,而新建的陶苑住宅小区,也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人员,这是员工安置的主要方面,现在就要开始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而这样的星级大厦,这样的高档住宅小区,其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相当的素质才行,其待遇自然也就让人浮想联翩。这原窑场的员工达到这个条件的,为数并不多,不足以竣工后的整个需求。于是,市窑务局系统中的各单位的头头脑脑们,自然也不放过这样好的机会,谁不为自己的子女找个有尊严的岗位。葛龙泉也来了一个来者不拒,同样是一带二,给你安排一个子女,你那个单位就要接收两个分流的员工。就这样,一来二去,这个窑场的员工安置工作,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的困难,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既没有出现什么阻力,也没有出现任何的怨言。这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而这周瑜打黄盖的事,并没有完,需要分流安置的员工中,还有一些年迈体弱身患多病的,还有一些处在大龄段而无什么技能的人。对于这部分人的分流与安置,对各单位就是说破了嘴也不起作用,因为这些人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包袱,说白了,就是一个累赘。各单位的态度格外的一致:情愿这个技术人员不要,也不配带接收这样一个大龄段而无技能的累赘,情愿不安排自己的子女,也不愿意因为这个包袱让自己的员工指指戳戳。

葛龙泉见在系统内是没有辙了,但他想到了市劳动局。他便跑去找市劳动局,看看是不是也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对等交换的可能。即寻求能否在现行的政策内,让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来一个提前退休。如果能退休的话,退休一个,陶艺大厦就招收一个新员工,退休十个,就招收十个新员工,能退多少就招收多少。能退不能退,由市劳动局审定,招收谁不招收谁,由市劳动局说了算。没想到,这一招果然有用。经过市劳动局一审查,按照此政策,彼能退,按照彼政策,此能退,一下子退掉了几十口子。葛龙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最后还是留下了十几个老大难。这一下,葛龙泉真的是没有辙了,这部分人个个都是爷,常年不上班,甚至有的是多年不上班,企业也从来没有过问过,只不过在企业员工的档案中,仍然还保留着他们正式员工的身份。有个别的人,就是让窑场的领导人也都难以想到这个人怎么还会是企业的员工,如今突然蹦了出来,着实有些让人吃惊不小,想破了头也搞不清自己的企业里怎么还有这么一个人?!而现在的这个形势出现,这部分人自然都找回来了,要工作要岗位,要生活要工资,要保障要地位,要权力要尊严,什么都来了,没有不要的,真的是让人哭不得笑不得吹不得弹不得。

葛龙泉平生还真的第一次遇到这么一桩让人搅脑筋的事。不过,葛龙泉就是葛龙泉,这五关都过了,最后就这么一个麦城的小地方还能挡了道不成。葛龙泉苦思冥想了几天之后,让人下了个通知,将这十几个人一个不落地请到了工程指挥部的办公室内,葛龙泉亲自给他们讲话:“第一,这些年来,你们没有到企业上过一天的班,但企业今天仍然承认你们与其他员工同样的地位及身份。第二,陶艺大厦是现代企业,需要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现代企业员工的素质,只要你们同意,你们现在就是陶艺大厦的正式员工,但必须要接受严格的员工培训,并从明天起,你们要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参加正式的员工培训,培训时间一年或者更长一些。培训期间,只发给相应的生活费。如果在培训期间有人迟到、早退、旷课或考试不及格,将面临被辞职甚至是开除的风险。第三,你们可以选择以自愿申请的方式,向企业提出辞职申请,企业在接收到你们辞职申请后,为你们办理相应的辞职手续,然后,你们会按照工龄年限的多少,在企业领到一定的工龄补贴。我看了看你们的档案,以你们参加工作的时间计算,按照你们的工龄年限,初步计算了一下,少的能领到两万,多的能领到三万以上。”

“哇―――――”葛龙泉的这个两万及三万的声音刚一落地,立时在室内引起了一片叫声。

“葛局长,如果你说的是真,我叫你一声大爷。”说话的是一个衣不着调的人,名子叫康锡款,外号“烂冲”。

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外号?这瓷器行中的行家都清楚的,在古瓷器修复中有一种活,叫做冲线修复。冲是什么,简单直白一些,就是瓷器的裂纹。以前有“瓷器毛了边不值半毛钱”的说法,更不要提“冲”了。“冲”了的东西总是让苛求完美的藏家却步,瓷器一冲就会折损身价,十分价格就去了八九分。而带“冲”的瓷器,冲线有时还会长,所以冲了的东西必须要及时修一下,至少不要让它再长。老法子就是用锔钉锔一下。冲线修复,也有些人叫洗冲,这也不无道理。因为大凡冲线都是老冲,要先冲洗干净。洗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修复效果。然后是灌胶,当然这里的材料手法各有不同。对于“冲”的修复来讲,条件好的东西,操作得当的话真的可以得到很理想的结果,能够达到“看不出来”的程度。所以东西的升值空间也就大了很多。而窑场的人给这个康锡款起了这么一个“烂冲”的外号,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如同一个破瓷器的裂纹一样,修复不了啦,或者说是已经没有修复的意义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是不可救药了。

这个康锡款在窑场有多少年不上班了,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眼下只有少数的老员工还记得起有这个人,一些企业领导人也不知道企业的员工中还有这么一个人,只有当他找来的时候,才从企业档案中知道他是企业的员工。有老人说,这个人是接他父亲的班而来的,开始刚进来的时候,还知道懂规矩守纪律,干活也行,头一年还拿了个先进或者是表扬也说不清楚了。可时间一长,这人就不好使唤了,好逸恶劳,动不动就要用拳头说话,很难管理。后来企业索性就安排他值夜看场子,一般不与其他员工打交道。所以,渐渐地,窑场里知道他的名子的不多了,人们都称呼他的外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夜也不值了,场子也不看了,自己也不来窑场上班了,当然工资也就不发给他了。不过,他也来领过几次,企业没有发。他自知理亏,骂了一场大街,走了,以后就没有人再见到他了。现在窑场要建大厦,员工要重新安排,他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此时,一听到葛龙泉要发给他两三万元的钱,这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仅是自己长这么大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钱,就是从他祖爷爷的祖爷爷那时算起,也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钱。所以,当他一听到葛龙泉要发给他两三万元的钱时,两只眼睛都发红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