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03、 第六十六回冲刺(上

103、 第六十六回冲刺(上

第六十六回

众冲刺瞄准陶艺大厦唐三采仗义义不容辞

葛龙泉恶恨宋元哲学古曰轩轻取总经理职

有那么一句老话说得好:“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被市检察院给带走了的陶艺大厦总经理,再适当不过了。而总经理的这么一去,陶艺大厦总经理的这么一个位置,可就成了一个既冷门又热门的空缺。说它是冷门,也就是说,本来无此缺,突然之间冷暴了出来。说它是热门,在全市这么一个赫赫有名的现代化的城市标志物面前,恐怕就是一个在市管干部中的一个副县乃至于一个无关紧要的正县级职位那里,也不如在这座城市中的唯一高度格外现代的大厦之中做一个法人那样的光彩显赫而耀眼夺目。据说,这所大厦的总经理一职,在全市中是少有实现年薪制的单位之一,这三百六十五天下来,到底会年薪几何,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楚。

突然之间,暴出了这么一个稀有的且金光闪闪的总经理职位,能会在这一时之间,挑逗着多少人的神经?调动着多少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多少人的空前想象力?激励着多少人的挑战精神?引发出多少人的冒险一试?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课题。不过,在整个市窑务局系统的先进经验交流会议还正在进行之中作为开始,便在众多的与会者之中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而这个高潮远不是什么去思考一业为主,也不是谋划什么多种经营,更不是在细耳静听那位经验交流者绘声绘色的演讲,而充斥着整个脑海之中的便是这个金光闪闪的总经理职位。而在会议之后,这个小高潮则更加推波助澜,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并一发不收拾。

别看陶艺大厦那么高大那么宏伟那么现代,在整个市窑务局系统中,除了这个中专学校与那个所谓的陶瓷研究所以外,各单位与陶艺大厦也就是一个平级单位。换一句话说,任何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有可能直接调入陶艺大厦做总经理的可能,这对于许多人而言,眼前突然暴出了这么一个平调陶艺大厦总经理一职的事情,岂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在各单位的一把手眼前,没有什么理由不亲自来争取一下,如若不试,放弃争取,自然不会出现成果。如若你不试,我也不试,总会有人要试,这是一个绝对的不可争辩的事实。假如不试,既然不被人叫做窝囊,也会被人视为懦夫。而退一万步说,试而不成,不为过之,毕竟职位只有一个,失之交臂者必然定是多数,而得其职位成功者,也不过只有一人。试而失败,正常;而自甘失败,混帐!

于是,整个市窑务局系统各单位的一把手们,几乎同时进入到了一个战时状态,几乎同时摆出一副冲刺架式,而不需要什么人来发号令枪。然而,各单位的二把手们也并没有在那里消遣,更不是在那里观景,而是同他们的一把手们同样在摩拳擦掌向着陶艺大厦总经理一职冲刺。

当然,二把手们有着与一把手们不同的观点或想法,在他们的心中,那个总经理的位置,与自己的这个二把手的位置并不是那么高远,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同样有着同一把手们一样的随手可摘的可能,他们与这个大厦总经理的位置,也就是半格之间的差距,从二把手的位置提拔到这个总经理的位置,是属于正常的任用或提拔,没有破格这一说,也并没有违背组织纪律这一说。说得重一点,也就是一个重用而已。所以,从二把手的位置提拔到这个总经理的位置上,顺理成章,并不存在任何的不可能。既然如此,有什么不可以为此努力一次,有什么不可以为此冲刺一把呢。即使是不成功,也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实践,也能为下一次机会到来之时积累一定的经验,增加一定的资本。从此而言,这本身就没有一个输,里外成败都是一个嬴,这叫做不做白不做,这叫做做了就有落。在这种事上,只有傻子才不做,只有不追求进步的庸人也心甘观景。况且,不愿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况且,二把手的位置存在着诸多一把手不存在的优势,比如年龄优势,体质优势,学历优势,思维优势,精神优势,认知优势,开放优势,创新优势,接受新生事物的优势,等等。这样的优势叠加起来,有什么问题来说明二把手的素质与能力不会胜与一把手呢。

于是,整个市窑务局系统中,各单位的一把手与二把手们,几乎同时进入到了一个仿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阶段。他们忙什么,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千方百计、千思万想、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千辛万苦、千千万万集于一身,于此千载难逢、千载一时、千钧一发、千人所指之时,以千虑求此一得,由千锤而得一炼,施千呼而盼一唤,行千里而始足下。

当然,纵然是千军万马,也有其相似或一致之处。比如向葛龙泉写一份自荐书,来一个毛遂自荐。于是,本来与此事毫无相干的唐三采、宋均辞和元书府再一次被纳入到了葛龙泉的视线内。

市窑务局下属单位的陶瓷贸易公司,长期以来就是整个市窑务局系统陶瓷贸易的集散中心,从市场经营而论,当属于整个市窑务局系统内市场营销高手的集中地,而面对着陶艺大厦总经理一职的空缺,从市场经营市场营销而言,在这个高手的集中地上便成了最为敏感的地方之一。从表面上看,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与陶艺大厦的总经理,大有接近之处,大有相同之感,大有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之势,大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之缘。作为经营着贸易公司多年的总经理,面对刚刚暴出了的这么一个空缺,说是不动心,绝对是不可能的。说是不摩拳擦掌,也绝对不合情理。在这个职位上,无论当局者是谁,剑指陶艺大厦的总经理一职,既不是过,也不是错。可如何来出手,法有千方,计有百计,但何方何计最为保险而实际,则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要认真而充分考虑的。这位总经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讨去要,而是主动来一个毛遂自荐。而毛遂自荐又何以能空手,他首先想到的是在公司内还有一个唐三采,一个在系统内出了名的来至于大学里的知识分子。如果这个毛遂自荐的书面材料能够出至于这么一个人的手,则整个市窑务局系统内绝非第二。

再说这个唐三采自从被葛龙泉锁在了这个资料室之后,惭惭地也就冷静下来,心情由开始的不自然,到一天又一天慢慢的顺其自然,随后,也就过上了一张报纸一杯水的悠哉悠哉的神仙日子。上班先打水,然后开窗通风,打扫卫生,领取报纸,关门阅读。既不去找事,也不去问事;既不向谁问问题,也不向谁提建议。偶尔公司也分配给一点点的活计,那也是上午的事情上午完,下午的事情下午了,既没有隔夜的事,也绝无市场上的事。唐三采落得一个清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只剩下一个遵守上下班的时间就行了。

公司总经理从一开始就明白葛龙泉将唐三采安排在这里的真实用意,自然也不去将这层窗纸给戳破,反正有人给钱发工资,又有人给顶官帽子,而唐三采也不提什么要求,慢慢地,索性也就将这人给淡忘了。偶尔有副经理说一声某事某事是不是可以让唐副经理办一办,总经理还是摇摇头,也并不说什么。副经理们也各自明白,自然也就不再将什么事情往唐三采身上想了。可是眼下这一次就不一样了,那是陶艺大厦的总经理一职,不仅是金灿灿,而且耀荣荣,机会难得,机遇难逢,错过这一次,或许这一生也不会再来第二次。所以,为了抓住这么一个机会,为了不失掉这么一次机遇,总经理第一次开口向唐三采提出帮忙给自己写一份自荐书,以向市局向葛龙泉毛遂自荐,向陶艺大厦的总经理一职冲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