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14、第七十二回有负重托(上

114、第七十二回有负重托(上

第七十二回

宋均辞副高通过景泰兰有负重托

元书府高职低聘袁始池回头就坐

这一段时间,景泰兰可是真够忙得,一个人除了管理好教务这一摊外,学生科的一摊子也压到了她的身上。不过,她心里高兴,劲头也足,两摊子的事情,对于她这个身材不高,而且多少显得还有些弱小成份在内的女人而言,似乎还不存在什么困难。因为在这个学校,似乎是无论教职工还是学生,都是那么好管理,特别是在教职工中,故意给她景泰兰过不去的,想来想去,只发生过上一次听元书府课时,元书府在众人面前呛过的那一次,如果再想找第二次,恐怕也就难了。不过,那是一个特殊情况,平常的时候,元书府还真的没有随意给她景泰兰出过难题,就连与元书府走得特别近的宋均辞,在工作关系上也显得非常好说话。所以,在工作中,景泰兰显得特别放得开,如入无人之境。只要是元书府不在其场合,她景泰兰感觉都能自如应对,圆满完成袁始池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

但是,景泰兰毕竟也有完不成任务的时候,那就是在宋均辞和元书府的职称评定上,完全是以失败而告终。

由于景泰兰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学历,经历了一个不被认可到完全认可并且是到了金光闪闪程度的这么一个过程。景泰兰在职称评定上,也从一个没有职称,到有职称,并成为了学校中最早的一个被评为高级讲师职称级别的老师,这的确是带有一些传奇色彩。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唐三采。但唐三采被葛龙泉关在局机关中的所谓的调研室里面,如同做禅的出家人一样,时时处在闭关之中,即便是有一个什么高级讲师职称,但这样的一个离开了讲台的高级讲师,对于这个陶瓷职工中专学校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具体的真正意义了。

景泰兰身上具有了这样一个高级讲师的职称,其身价自然也高了起来。职工中专系统的职称评定,需要一个评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自然要有景泰兰的身影;技工系统的职称评定,同样也要有一个评定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自然也要有景泰兰的身影。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陶瓷职工中专学校所派出的,也只有景泰兰合适。所以,袁始池也将学校的职称评定工作交由景泰兰一个人全权负责,并要完全体现学校的职称评定工作宗旨。说白了,就是要体现袁始池的意志。在这个方面,景泰兰的确有勘当大任者的意识,不辜负领导所交待的具体指向。但她也未必事事如此人人达意。嬴清的职称评定着实挠头了一阵子,走了一段弯路。但从嬴清高级讲师的评定失败,到高级政工师的成功,其结果还是成功的。葛龙泉并没有因为走了一段弯路而说什么,反而认为这个高级政工师恰恰要比高级讲师好得多。于是,按照葛龙泉的意思,袁始池便公布了一个副校长的职务给她。这实在是让景泰兰始料不及,不仅是在情感上与领导们之间走得更近了,而且在工作上也显得更加卖力更加奋进而不遗余力了。

但是,在对宋均辞与元书府的职称评定上,确实让景泰兰在领导们的面前有些丧失感的感觉。可景泰兰在宋均辞和元书府的身上毕竟也花费了精力,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委员会上,景泰兰有好些时候不得不奋力一博,有的时候,也不得不露骨三分。但在那种场合中,她毕竟是势单力薄,而且只具有一张票的力量,而且还往往招来其他各位评委的讥讽、嘲笑和反对。在对待宋均辞的问题上,景泰兰遵从袁始池的意见,直接在评委会上将宋均辞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连贯性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向各位评委直接发出了一个不合格的意见说明,请求各位评委关注并无条件地执行相关的政策规定。然而,她的意见之后,有几个评委发出了一个与景泰兰格格不入的观点,并将这个政策的执行,指向了景泰兰本身。

“哎,不对,这似乎有点那个什么?”有人直接向着景泰兰说:“有一天,我在家中说起了你,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景副校长,我爱人挺在意的,说是让我给景副校长带个好,说是我们家的那辆永久的自行车,就是托你找了一张票,在市百货公司买的。隔了两个年头,我们家的那台凤凰缝纫机也是托你给找了一张票,也是在百货公司买的。这说明景副校长在商业上干了不少的年头吧?”

景泰兰没有听出来对方是什么意思,挺高兴地样子,有点自傲的说:“对,我在市百货公司干了好些个年头,其中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市商业局帮忙,所以,认识商业局的一些分管业务的人。只是后来百货公司不行了,才调到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

“这么说,景副校长也在教师这个职业上也同样间断过。”另有一个人把话给扯到了正题上。

“对呀,正人先正己,怎么景副校长当时在给自己评高级职称的时候就没有把间断的事提出来?”

景泰兰的脸顿时红了,立刻改口说:“那,宋老师的这个事,咱就到这里,只是大家在投票的时候注意一下怎样来执行相关的政策就是了。不过,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元书府老师,也需要各位评委关注下,就是这个元书府老师特别喜欢收藏,将学校一张非常有价值的古董桌子给弄了去,据说卖了相当不错的价钱。这不光是个道德的问题,如果是数额巨大,或许是个犯罪的问题。所以,各位评委应当关注这样一个事实。”

“你这不是将我们这个评委会当作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了。”有人立刻对景泰兰的话顶了一句。

其余的人哄堂大笑起来。

“既然是这个样子了,你们为什么还要上报?为什么不先报上公安局,等有了结论再报也不迟呀。”有人这样说道。

“这孩子哭了抱给他娘,我们这个评委会也不是这个问题的娘呀,就连个后娘也算不上。”又有人这样说道。

众人不由得又笑了起来。

还有人要说什么,被其中的领导人给制止住了:“开始,开始吧,按照我们的应有程序,依次进行吧。”

于是,评委会按部就班,没有再给景泰兰再多的发言机会。

于是,宋均辞与元书府的职称评定依然通过了。两个人,一个结果。评委会共十五人,十四张赞成票,一张反对票。

大家谁都知道,这张反对票来到于他们的本单位,确切地说,这张反对票来至于景泰兰。

景泰兰是努力了,也尽心了,但她并没有完成领导在临行前对自己交待的这一特别任务,这心里觉得特别沮丧,在面向袁始池汇报时,甚至表现出了一种负罪感的异样。

“领导上对我这样器重,委以要职,托以重任,我却没有完成。我有负于领导们的信任。”景泰兰向袁始池说。

“你已经是努力了,这也不能怪你,要怪就怪我们自己。当时咬咬牙不上报,也就不会出这种结果。”袁始池说。

“还有一条路子,不妨我们试一试。”景泰兰说。

“哪一条路子?”袁始池问景泰兰。

“你以学校的名义给他们市的有关方面打个招呼,在他们向省里送材料的时候,让我跟他们一起去。到了那里,我再向省里直接负责此事的有关领导说明一下,特别是教学工作间断的事讲清楚,未必就不起作用。”景泰兰说。

“那还有一个元书府哪。”袁始池说。

“这个还不好办呀,来个高职低聘就是了。就说学校里没有安排这么多的高职聘任额度。他能有什么法子。他一个人就是闹,又能闹到那里去?叫他闹又能闹几天?”景泰兰说得直接了当。

“好,这也是一个法子。那就这样办,我给他们打个招呼,到时你就跟他们一起去。”袁始池接受了景泰兰的方案。

于是,景泰兰跟着市劳动局分管技工教育系统职称评定的人员,一起来到了省劳动厅,在一个办公室内稍稍地等待着时机。不多久,所申报材料的报送呈交完毕,也就在这刚刚结束的这一刹那间,景泰兰从一边走了过去,向着省劳动厅在此办理交接的一个好像是副处级的领导,恭敬而有礼貌地说:“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我想在此向领导求教一个问题,是不是要打扰领导们的工作了。”

“哦,你说你说。”对方好像一时还没有从正常的交接中反应过来。

“哎,也就是这位同志的档案,里面还有一点点的小问题还没有搞得懂。”景泰兰说着,将手直接伸过去,从她那本来就没有转眼神的一撂高高的档案袋中,将宋均辞的档案抽了出来,向着对方递交了过去。

对方看了看档案袋上名子,一时有些惊诧:“宋-均-辞!哎呀呀,我的这位学兄怎么跑到一个中专学校教起书来了!人才呀,可惜,可惜了。”

景泰兰以为对方认识宋均辞,觉得更是一个机会,马上说:“这个人在高级职称的评定中,有过多年在机关工作的事实,不知这是不是有违政策的规定?”

“哦,你是说的这个呀。”对方好像明白了面前这个女人所提问的目的,便说:“你的这个问题,可以到一楼大厅里去解决,那里既有投诉箱,也有接待室,你到那里去,肯定会比在这里要合适。”

景泰兰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两耳根,到了嘴头上的话,又不得不咽了回去。

景泰兰又一次失望而归。(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