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65、第九十九回深山淘宝

165、第九十九回深山淘宝

第九十九回

元书府深山淘宝宋均辞被人识出

四罐子招来嬴清进山路霸道而堵

两天后,宋均辞与元书府乘坐着一辆大巴在两山之间的一个山村村口处的停车点下了车。

大巴车继续前行,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站在路旁边,首先被这公路两边的高山所吸引,两个人不由得抬起头朝着这身前身后的大山望去,嗬!真壮美!好险峻!深绿色的植被攀附于整个山体之上,直耸云端,大山的顶部雾蒙蒙一片,缠绕在南北两山之颠,将山下的柏油公路笼罩其下,仿佛是这条并不宽阔的柏油公路是从天地间的云雾之中钻了出来一般。

“好地方,太壮观了,真是鬼斧神工的气势。”元书府感叹地说。

“是个好地方,的确是个好地方,山势秀美,有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感觉。”宋均辞也赞叹地说。

“先找个地方休息下,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实在有点累了。”元书府说着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刚好十点钟,天还早着哪。

“你看,对面有一家超市。”宋均辞指了指公路的对面,说:“先买两瓶水,再随便买点吃的。”

于是,两个人一起跨过公路,走进了这家门面并不怎么大的小超市。说这家超市不大,其实也就三间门房的大小,也就是一个乡村个体经营者的规模。超市中货架上的商品挺丰富,大部分为食品百货,超市中间有个后门,后门相连着一个庭院,从后门口向庭院中望去,庭院中拾掇得挺干净利索,那正房与配房也建设得挺有一种气派,有着当地村庄中的那种富有户的势态。超市中没有人,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分别从货架取了些矿泉水与食品之类的东西,放到了收款台处,向着后门口的庭院中叫道:“掌柜的,买东西了。”

话音刚落,从后门中进来一个人,三十左右的年龄,体态胖而壮实,头发蓬乱,上衣露着半个膀子,腮两边胸脯上各长着几根长长的黑毛,显得格外刺眼,如果不是那膀子一侧显示出来的那龙形纹饰,这个人给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的第一眼印象,就如同《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怒打镇关西中的那个郑屠户多有相似之处。这个人一边进门一边嘴中唱着:“来了――来了――欢迎光临。”一边来到了收款台处,伸手从元书府的手中接着钱来点货算账找零。

然而,当这个人在向元书府伸手找过零钱的同时,他的那双眼睛却突然间滴溜溜的盯上了宋均辞,而且是一双眼球全神贯注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宋均辞全身的上上下下。

宋均辞也被这人盯得多少有些不自在了,而元书府也感觉到这其中似乎有什么不寻常的东西。于是,他收起了买来的商品与零钱,赶紧招呼了一下宋均辞,意思在告诉宋均辞:“赶快走,马上离开这里。”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那个胖子却向着宋均辞开口了:“宋――均辞,宋--老师,宋--教授,宋――先生,宋――大考古家。”

“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宋均辞非常认真的回答了对方一句。

“哈哈,还是让我猜准了。果然是宋均辞宋老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么,这一位便是收藏家元老师元书府先生了。”那胖子带有非常自信的口气,边说边自信地笑了起来。

“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你一定是认错人了。”元书府说。

“哈哈,我也不认识你呀,收藏家元书府先生,结果我还是猜了一个准。你与宋均辞老师就不一样了,我见过宋均辞老师,是在电视台的新闻中认识的。知道是哪的电视台吗?你们想也想不到的,那是在你们的陶市电视台,我这么一提,你们自然也就明白了八成。窑务局要解散学校,正好碰到了市电视台的电视直播车,你们便来了一个借机发挥,你宋均辞才成了一时的电视新闻人物了。怎么样,我说得对不对?我这个人哪,别的不行,这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是说得过去的。你元书府元老师哪,与宋均辞先生是挚友,这在整个窑务系统中,那是人人皆知,到了这么远的地方来,在宋均辞身边跟随的那个人,你们想一想吧,我不猜你是元书府,能会猜什么人哪。二位,我说得清楚不清楚,你们还有不认的余地吗。”这个郑屠户似的胖子一字一板,一板一眼,说得宋均辞与元书府很是没有地方躲。

“我们根本就不在陶市,你还是认错人了,长相一样的人多着哪,我们就是在县城里来的,你一定是认错人了。”元书府说。

“别,二位,错不了的。看样子你们是刚下车,并不是翻山越岭而来的,一个考古的,一个收藏的,转了一个大圈子,坐了足有八百多里路汽车,钻到了这么一个遥远的山沟沟里面,想必是要来发什么财来了?”那个胖子越来越将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说得有些莫明其妙了。

“对不起老板,我们是来买东西的,我们不认识你,也并非是你所猜测之人,你是认错人了,也猜错人了,我们只不过是路过此地,在此稍稍休息一下,便会离开这里的。”宋均辞说罢,拉着元书府的就走。

然而,这个胖子却不干了,强行一步,把出去的门给关上了,并展开两臂说:“二位,二位,慢走慢走,有话好说,本人完全没有什么敌意,但本人要有话奉告二位,说完了,请二位自便。”

元书府忍不住了,向着那胖子严肃地说:“你这人怎么会这个样子,你有权力来限制我们的自由?你让开,如果不开门放行的话,我们马上就报警。”

那个胖子又“哈哈”一笑,说:“既然这样,我来打一个电话,之后,你们自然也就明白了。”那个胖子说罢,从口袋中掏出手机,迅速拨通了对方,向着对方兴奋地喊道:“七姐,七姐,我是你四罐子兄弟,我在老家里哪,我现在呀,在我的超市里碰到了你的一个,不不不,是两个,是两个熟人,哈哈,他们一进门来就让我给认出了个六成,后来,让我一懵,全懵上了。七姐,你猜猜会是谁呀?”

“罐子兄弟,那是谁呀,什么熟人会跑到了你的那大老远的地方去?我猜不到。”手机的声音很响,让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听得清清楚楚,对方接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两个的老主任也就是后来的副校长嬴清,葛龙泉的老婆。

“哈哈哈哈……,我来告诉你,这两个人,一个是宋均辞,一个叫元书府。七姐,你说这邪门不邪门,这两个人怎么突然间跑到了咱们家来了,而且是让我碰了一个正着。现在,这两个人还不认哪。”那个自称叫四罐子的男子向着对方的七姐高兴地显示出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罐子,罐子兄弟,你听着,如果是的话,一定要好好招待,绝不能没有礼貌,更不能为难人家,听到了没有。他们走了没有,能不能让我给他们说句话。”对方嬴清的声音仍然是清清楚楚。

那个自称叫四罐子的将手机伸向了宋均辞,说:“我七姐要给你们说话哪,接不接,如果接了,你们可也就是认了。”

也就是碰到了这么一个郑屠户似的人物,让宋均辞也一时判定不出下一步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宋均辞稍稍冷静了一下,还是将伸过来的手机接了过来,向着对方的嬴清说:“嬴主任,你好,我是宋均辞,早没有听到过你的声音了。”

“哎呀!真的是你们呀!宋老师,我的那个兄弟有点浑,你们不要给他一般见识,我会告诉他要好好招待你们的。”对方的嬴清挺热情。

“嬴主任,一时闲着没事,和元老师旅游来了,这里的山势险峻而秀美,把我们给吸引来了。”宋均辞没有称谓嬴清为副校长,而主任的称谓倒是感觉拉近一些距离。

“你和元老师就安心地在那里多玩几天,就住在我这个四罐子兄弟家,哪里也不要去。我的那个四弟哪?”嬴清说。

“七姐,你放心吧,我听你的,有你老人家的面子,我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的。”那个四罐子大声地向着手机方向喊话说。

这一次的通话,让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完全没有什么话要说了,身份确认完了,下一步也就是要看这个四罐子要做些什么了。而有了嬴清的态度,四罐子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但依然是戒备森严。他向着宋均辞与元书府说:“让我看来,我的这个七姐,还真的挺敬佩你们两个的,可我的那个七姐夫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你知道我这七姐夫是怎么看你们两的吗,这可是我亲耳听到的,他说你们两个呀,就象两头大蒜,看一看吗,还是那么一回事,可一旦吃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在吃了之后,就更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过,我看在我七姐的面子上,我不会难为二位的。不过,我还是有话不得不要说明在桌面上,仅供二位来参考。”

“你说吧,我们听着哪。”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倒是要听一听这个四罐子会说些什么。

四罐子搬来了两个方杌,分别让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坐了下来,又给两个人倒了两杯开水,再让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抽烟,被两个人婉言谢绝了。四罐子也不再多磨蹭些什么,抽起了一支烟,向着宋均辞与元书府说:“宋老师和元老师不是说是来旅游的吗,我们真的很欢迎,如果二位不嫌弃,我愿意为二位做个向导。可如果二位是为了淘什么宝贝而来的话,我看,这事就免了罢。这个山沟沟里面,宝贝有的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我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那是不可能数得清的。我七姐夫说啦,老辈上留下来的东西,不妨留意些,能登记的登记,能造册的造册,只要有可能,就让六姐夫收了过来。我这七姐夫六姐夫咱且不提,就我这里,不瞞二位说,想在这个山村中的淘什么宝贝,别说我这里过不去,就连我那大崽、二崽那里也过不去。”

四罐子说着,朝着后院中喊了声:“大崽、二崽,你们两个东西听到了没有!”

顷刻间,从后院中传来了两声“汪汪”的狗叫声,那声音洪亮,足以听得出这狗的分量。

“你们信不信,我这大崽、二崽可不一般,去年的时候,曾经咬死过一头狼。”四罐子的语气中充满着自傲,自傲之中透出了一种霸道的痞子口气。他继续地说:“你们顺着这条街向里走,一直走出这个村子,一直走到没有人的地方,随便问一个人,知道不知道我四罐子,他大人孩子没有不知的。我不敢说在这个村子里跺三脚就能晃三晃,但我只要说出去的话,就没有人不得拿来掂量掂量,不要说是平头百姓,村长会怎样,就连村长他爹,也得考虑考虑。不然的话,他们家的那个建筑队就会在我六姐夫那里没有饭吃。我想,我说到了这里,你们如果还要坚持去里面淘什么宝贝,其后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有个建议。”四罐子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门外大路对过一条直插山中的山路,说:“二位看好了,顺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大约有五、六里路的光景,前面有一座大山,这座山,可是此处众多大小山头之中的最高的一座山,到达山下,可以看到山腰中的一座山神庙,在这山下有一条山路,直对这山腰中的山神庙,过了山神庙,这山路直通山顶。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这是唯一的一条过山路。据说,这条山路是山前那村的我的那位九姨夫当民兵连长时,带领民兵进行训练走出来的。到了山顶,有道石墙,过了石墙,也就越过了省界,回到了你们自己的省了,同时也进入到了你们陶市的地界,怎么再回到了你们的陶瓷职工中专学校,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四罐子说到这里,两手向外一摆,向着宋均辞与元书府下达了逐客令:“二位,怎么样,想好了没有,是继续旅游,还是进村淘宝,还是选择返回,请便,不留,不送。”

这真是,龙搁浅滩遭蟹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士者难为国之宝,儒者已非席上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