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66、第一百回翻山识宝(上

166、第一百回翻山识宝(上

第一百回

元书府气骂屎罐子宋均辞翻山识宝贝

景大嫂砍柴脚脱臼急处理原是自家人

宋均辞与元书府万万也没有想到,计划得如此周密,安排得如此详尽,结果连村口也没有进,就被这个臭不可闻的屎罐子给独自拦到了村口之外。这也就应了老百姓的那么一句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更何况,宋均辞与元书府也并非什么强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比别人稍稍多读了几本书的普通老百姓。

于是,宋均辞与元书府都知趣地选择了返回,并按着四罐子说的这条道,迅速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时间不长,宋均辞与元书府便来到了四罐子所说的这座山神庙前。

宋均辞向着元书府说:“老元,是不是还进这山神庙中看一看。”

元书府心中扫兴,喘着粗气对着宋均辞摆了摆手,恨恨地骂道:“他妈的这个屎罐子,真的不是他妈的东西。不去不去。”

宋均辞说:“葛生一曾经介绍过,这个山神庙可是葛龙泉的老岳父,也就是现在的那个大金牙,在当民兵连长时的那个英雄救美的地方。”

“没这兴趣,没这兴趣,哪里还有这个兴趣,爬,继续爬,爬过了这山,找个地方睡觉去。妈的,让这个屎罐子一搅,什么兴趣也没有了。”元书府边说边继续向山上爬。

宋均辞也不在多说些什么了,跟在元书府的身后,绕着山神庙外面的一条小路,步步登高,继续爬将上去。

山势越来越陡,山路越来越窄,崎岖之中险而丛生,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时而在石缝中攀登,时而在树丛中穿越,时而在乱石中爬过,时而在盘根交错的树根中钻过……。有的地方,他们只能单身攀爬而上,有的地方他们只能是后面的人帮扶着前面的人向上攀登,而前面的人上去之后,再回身一手抓住树根或树干,抽出另一只手来,再将下面的人连拉带扯的弄上去。渐渐地,宋均辞与元书府几乎都开始在怀疑这个屎罐子的话是否应该相信。然而,山路虽险,这脚底下的路迹却一直没有消失。而且如果再想按着已经走过的路重新回到山下,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宋均辞与元书府两个人累得气喘吁吁,已经不知道出了几身的臭汗了,他们只有调整自己的思维:“只要还有路,就没有到尽头;只有向上攀,才能达峰顶。”

两个人找了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处理掉了刚才从山下屎罐子超市中买来的食品与水。还好,这就如同汽车加了油似的,浑身添加了劲头。两个人相互鼓励了一番,继续向上爬去。

还好,当太阳就要平西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了屎罐子所说的那道省界的石墙,至于这攀爬之中所给他们带来的险峻与秀美,两个人全抛到了九霄云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半点的感受。

然而,当宋均辞从石墙的一个沟壑处躬身爬过这道石墙后,他的眼前不由得一亮,而也就是这么一亮,他又顺着刚刚上来的所谓的路,慢慢地退下去足有几百米远的地方,认真抬头观望,只见那道石墙顺着山势,沿着绝壁蜿蜒崎岖,远远没有尽头。

“哇―――”,宋均辞的心中不由得一振,开口叫道:“好一个险峻的人工造势!杰作!一个出类拔萃的杰作!”

宋均辞再一次返回到这个壑口,他心中的兴奋已经将先前不堪的疲惫一扫而净,他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从这个壑口处细细地观察着,这道石墙,说宽不宽,但也绝不是一个窄能说得过去的,虽然沿着石墙的边沿有不少的坍塌,但也足以看得出,这绝不是以省界而做出来的什么界碑似的标识。

这时,已经走到前面好远的元书府不由得喊了起来:“哎,老宋,你还没有爬累,爬上来,再爬下去,又爬上来,你上了这爬山的瘾了不是。”

宋均辞摆了摆手,大声地说:“老元,你回来,回来!”宋均辞一边叫着元书府,一边沿着石墙向前走,越走越看越觉得这其中的文章太多,越走越觉得这石墙不仅仅单纯就是一道石墙,而是在这石墙中隐隐含有着甚至充满着寨墙甚至于城墙的概念。

石墙的高度与宽度并不相一致,而是有高有低,有宽有窄,有厚有薄,整个建筑就地取材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势与地形,由块石、条石、片石垒砌筑成,山势险峻的地方,如悬崖峭壁无法攀登的地方,石墙筑就简单,完全是一种以山险代替石墙的用险制塞的效果。恰恰相反,在相对平坦的地方,石墙的最宽处足有五米左右,最高处的石墙足有二、三米,有石墙坍塌的地方,也有着明显的石墙或足可以称谓其城墙垛口的痕迹,整个石墙的阳面与阴侧明显处于一种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态势。整个石墙的遗址,贯穿整个山的主峰,向两侧迤逦而去,其气势于潇潇秋风之中给人一种浓浓的车马厮杀的古战场感受。

元书府又回了过来,跟在宋均辞的后面,不断地听着宋均辞向自己讲述的眼前新发现,也不由得也精神起来,兴奋地大声说:“老宋,我觉得,这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的古遗址,《战国策?齐策?苏秦》说:‘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可惜,这里不是齐国之地,但肯定也是一个古代文物遗址,而且这个古代遗址直到现在没有被人发现。宝贝!老宋,宝贝呀!我们发现宝贝了!”

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宋均辞与元书府刚才的一身疲惫不堪,随着这个新发现,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元书府说:“老宋,你看到了没有,这里是主峰的位置,如果我们选择顺着这道石墙向两侧走,不仅仅可以发现更多的东西,而且一定也会增加我们下山的速度。”

“对,你说得对。”宋均辞说:“我们改换一下下山的方向,顺着这石墙走,我们走古人走的路,一定会节省更多的时间。等到了山下,找个地方安顿一下,明天,我们再从这山的正面爬上来,继续从这个地方向着山下走一遍,认真的看一看这里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

“我赞成!他妈的屎罐子,是不是你爷爷我还要感谢你不成,我操你大爷。”元书府简直高兴得要跳了起来。

“好,我们选择向西的方向走。太阳已经平西了,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宋均辞说。

于是,宋均辞与元书府沿着石墙向西,边走边看边考究,而越考究越觉得这其中的古文化含量越深刻,越来越觉得这其中古文化的含量越丰富,于不知不觉之中,顺着山脊沿着石墙走到了山的半腰。他们继续向前,忽然发现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山路中,有一个人半趟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而那人的旁边放着一梱刚刚砍来的木柴。

宋均辞正想着要找一个人问一问路,也随便了解一下这里的基本情况,便向着那人喊道:“哎―――,有事吗?需要我们帮助吗?!”

那人似乎也听懂了宋均辞的喊话,便向着宋均辞与元书府的方向摇了摇手,作出了一个求援的样子。

宋均辞与元书府也不再停顿,慢慢地向着那人一步接一步的下探,渐渐地走到了那条山间小道上,来到了那个躺在山道上的人的身边。

原来这是一个妇女,大约在五十多岁的样子,身高也就在一米六左右的样子,穿着朴素,一副山村劳动者的打扮,壮实健康的外表,让人一瞧,便知道这是一个出门来上山砍柴的家庭妇女。

那妇人见宋均辞与元书府来到了身边,很吃力地从地上爬起坐了起来,说:“二位先生,俺下山时不小心把脚给崴啦,下不去山了,能帮忙捋一捋吗,捏捏也行。我看你们象城里人,你们城里人叫推拿,我自己怕疼,给自己下不了手。”

宋均辞走近看了看,那妇女的脚踝处有些象脱了臼的样子。(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