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01节 高粱白酒

第001节 高粱白酒

姜瓖急忙赶赴京城,是有原因的。根据兵部的安排,北方地区总兵需要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前赶往京城述职。姜瓖迟迟未出发,心里挂记的还是韩昭德的粮食。如今粮道已成,姜瓖便赶忙前去京城。此时刘晨宇刚刚从天津卫赶来,姜瓖便未让他随行,让刘晨宇带领斥候营在大同训练,顺便也休息一下。而姜瓖让刺心前往,此外陪伴的还有准备多日的小羽。坐上高敏宗准备的驷车,马是姜辉从鄂尔多斯草原换得的草原马,虽不是万里挑一,也算的是神骏。姜瓖坐在车上,问正在驾车的刺心:“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多久能赶到京城?”

“回姜帅的话,这样最多两天我们就会赶到京城。”刺心也惊愕这驷车的速度。古人说驷马难追,这种四匹马拉的车,速度还真是快,就看到路边的树木飞一般向后跑去。

姜瓖点头,看到小羽有些担心的看着对面的醍醐,笑着说道:“你不用管她,她不会妨碍你。”

醍醐的身材又变的小了,上次还是个少女,如今却看上去是一个童女。她还自己给自己扎起了两个小髻,看上去显得更加年少了,但是那双眼睛却没有根据外形的变小而变得年轻,依然是黑漆漆的,深不可测。醍醐也不搭话,从袖子下面拿出一本书,放到膝上慢慢看起来,也不知道一个盲女能看到书上的什么字。

姜瓖也不管她,对小羽认真的问道:“你这几个月学习的怎么样?此次前往京城,你的作用可使非常重要的。”

小羽虽然紧张,但是几个呼吸之下,很快调整过来:“老爷放心,小羽不会让老爷失望。”

对外的身份,小羽是姜瓖的侍女,因此称呼是老爷。姜瓖点头:“想想百里夫人和刺心将军教给你的东西,记住他们的叮嘱,切不可忘了。京城是龙潭虎穴之地,需要你时时刻刻的打起精神。”小羽连忙点头,坐到一旁静气凝神。姜瓖望着窗外的风景,不知不觉已经神游远去。

此番去京城,是姜瓖第一次入京,而且是以大同总兵的身份去拜见皇帝。一为述职,一为更好的了解形势。眼下同样身为大同总兵的朱三乐、徐有声并没有接到兵部旨意来到京城。而年初奉旨前往辽东的大同总兵王朴,可能也从关宁锦前线退下来,正在京城修养,姜瓖也想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同总兵嘴里多了解一些情况。眼下辽东战事趋紧,过了八月十五,天气就冷得快了。姜瓖在大同已经注意到,常人早晚只穿一件单袄冻得哆哆嗦嗦直打抖,辽东比大同更靠北,应该更冷。在辽东,因为锦山之围,崇祯皇帝以蓟辽督师洪承畴挂帅,携唐通、曹变蛟、吴三桂、白广恩、马科、王廷臣、杨国柱、王朴等八个总兵,十三万人,前去解锦州之围。洪承畴采取的战术是步步为营,一百里路走了八个多月竟然没有走到锦州城下。姜瓖虽然不愿意评判洪承畴督师的战术,但是他知道,今年中原大旱,粮食减产,若不是韩昭德北上带来一千万石粮食来到北方,如今早就没有粮食可以供给到松锦前线。姜瓖注意到这次韩昭德带领粮食来到北方,对于自己是解了一个大围,但是会对松锦前线做出怎样的影响,姜瓖还不知道。

天色渐暗,远方传来狗叫之声,身旁也渐渐充满了人。小羽对姜瓖说道:“老爷,京城到了。”姜瓖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周围宽敞的驰道旁,已经有人家开始摆摊,而且到处都是红色的花灯,才知道来到京城地界。刺心并不关心路人,他也没想到这么快到达京城,驷车的速度让他今天大开眼界,因为姜瓖有令,不必下车休息,因此一行人并未休息一刻,直接就进入京城。

既然一天就赶到了京城,姜瓖便赶紧赶往驿站。他让刺心先在客栈安排下两个房间后赶紧赶到驿站来汇合,自己却带着小兵打扮的小羽来先到了驿站。看到是兵部的帖子,驿站的官员也不敢担待,赶忙安排下住处。姜瓖让小羽给兵部递牌子,自己在驿站刚刚收拾完东西还来不及喘口气,就有人通报倪元璐到了,姜瓖赶忙出门迎接。

中庭上,倪元璐已经站在台阶上,姜瓖赶忙上前行礼,倪元璐个子不高,身子很瘦弱,额头上深深的皱纹,看到姜瓖行礼赶忙上前还礼:“姜总兵此次从大同来,一行可顺利啊。”

姜瓖赶忙回话:“回倪大人话,末将一路日夜兼程,不敢有半点耽误。”二人便向屋内走去,倪元璐领着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差,到此过来名正言顺。因为明朝规矩,外员入京要先到礼部演礼,倪元璐作为礼部最高长官,到此外人也说不上话来。其实倪元璐来此是因为户部的事情,到了屋子之后便问道:“我听说大同府今年的粮食准备最近刚刚入库,姜总兵可知有此事?”姜瓖这才知道原来因为这件事情,倪元璐亲自过问,便笑着答道:“此乃大同府巡抚的差事,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听闻确有其事。”倪元璐不解:“大同府十年九旱,最是穷苦不已,怎么会今年提前上交呢?”

姜瓖自然不会说是自己派人买粮先行垫付,但是还是沉吟一下,说道:“卫景瑗卫大人巡抚大同,廉洁奉公,兴利除害,裁减缺丁,厉兵秣马,铸造火器,惩戒贪官,打击豪强,赈济灾民,实在是政绩显著。”

倪元璐微微一笑,姜瓖此次说法说是夸奖卫景瑗,倒有一大半夸奖自己,因为说卫景瑗廉洁奉公,惩戒贪官,打击豪强,赈济灾民等事,倪元璐还信。卫景瑗一生清廉自守,又是刑部出身,自然会做到这些。但是这些法子不会带来银子,或者带来粮食。卫景瑗从何处来钱来粮赈济灾民呢?自然是从厉兵秣马,铸造火器开始,而这些政绩从来就不是巡抚的职责,而是总兵的职责。倪元璐微微一笑:“姜总兵所言极是,只是我不太明白,今年大同府可是丰收?”

姜瓖微微一笑,转身从身边的箱子中掏出一瓶酒,倒在一个杯子中,一股浓重的酒香便充斥屋子。倪元璐不解,姜瓖笑着解释:“这是卫大人在大同新开发的一种酒,叫做高粱白,倪大人现在是工作,自然不便饮酒。但我建议倪大人不妨尝一口,此酒浑厚绵长,本不适于中原人引用,是卫大人专门研发出来,卖给鞑子的。”

倪元璐有些明白姜瓖的话,便举起酒杯,抿了一口,比想象的辣的多,倪元璐微微点头:“这酒度数,可要比你们山西的老白汾,度数高多了。”

姜瓖点头:“倪大人说的是,此酒叫做高粱白,自然不是寻常粮食酿造,而是由高粱酿造。”倪元璐点头:“这又是为何?”

姜瓖继续说道:“倪大人掌管户部多年,自然知道高粱杆也是我军中必要的草料。大同府今年干旱不假,若种小麦,一亩地一百斤也打不下。但是若种高粱,产量就不止这些,因为秸秆可以卖给我军中为草料。而这些高粱酿酒再卖给鞑子,再用银子买回粮食吃,还能剩余一些。这可比光种麦子要划算的多。”

倪元璐恍然大悟,仔细想想又摇摇头:“光有这高粱白,恐怕也不行。”姜瓖点头:“倪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辽东兵事甚紧,因此我军中急缺各式兵器,而大同盛产煤炭,用煤炭打铁很是便利,比那些木头火要好用。这煤矿、铁矿的开采,人员组织都是卫大人的功劳。”

倪元璐点头,也基本明白了姜瓖的意思。至于铁矿煤矿真正的开采人物是不是卫景瑗,这不是他知道的,也不想知道。倪元璐慢慢捋着胡子说道:“这是以工代赈,也不稀奇,当年万历皇帝时便常干此事。”倪元璐本想说此事不是长久之计,但想想也不必撩人兴趣,便继续说道:“如此说来,大同的灾害不是很重。”

姜瓖摇头:“大同旱灾十分严重,大同人都是靠地下取水而生。卫大人专门下令,浪费一盆水者罚银一两。如今大同人都不敢天天洗澡,最阔气的人十天洗两次澡就很了不起。这是非常时期,需用非常手段。我虽为总兵,但还是在此乞求倪大人手下留情,地下饮水而已,不要对百姓过于苛责,还望倪大人明察。”

倪元璐叹一口气,天下大旱的情况基本属实。原以为前些天从天津卫传来的运送粮食的情况是将这种旱灾谣言打破的最好证据,从现在来看,倒像是大同府因为从蒙古人手中挣了不少钱,因此有钱从南方买粮。倪元璐知道这粮食是从海路来的,但是他不能制止这种情况,因为漕运已断,若再止住了海运,北方的粮价就会炒到天上。

倪元璐正在沉吟,这时屋外又有人传话:“张国维张大人到。”姜瓖给倪元璐作了个揖,赶忙出去迎接。张国维是兵部尚书,是自己的正统上级,姜瓖不迎接是不应该的。姜瓖前脚出门,倪元璐后脚也跟上来了,一同见过王国维。倪元璐为姜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礼节,为姜瓖留下一块牌子:“明早早些到内城,皇上这些天见过很多兵部的人,你应该是最后一批。有什么事情尽管上奏无妨,皇上定会为你做主。”说罢便匆匆离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