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10节 与卿惜别

第010节 与卿惜别

姜瓖欲前往天津卫,故第二天一早,让刺心带着马车,姜瓖和小羽、醍醐一起赶往北马场。北马场是京城北部重要的养马处,姜瓖担心吴三桂有什么物资上的困难才赶往这里。见到吴三桂时,吴三桂已是一身戎装,率先和姜瓖行礼:“姜帅,小弟这厢有礼了。”姜瓖赶忙还礼,不解他称兄道弟的是为什么,吴三桂却拉着姜瓖走开,走到在一棵树下。吴三桂郑重的说道:“兄弟我这就要去关宁锦前线,拼的个马革裹尸是我的夙愿。只恨不能与敌厮杀,最后却饿死在战场。”

姜瓖叹一口气,大凌河之战,名将祖大寿誓死抵抗,带领将士死守大凌河城。可是最后无粮饿死者甚重,大凌河中老人吃光了,孩子吃光了,女人也吃光了。最后一个信使因为回来没有力气摔倒城外,也被城中将士拽到城里分食了。城中没柴火,就用尸体骨头作为柴火,最后大凌河城中的将士们双眼血红色,祖大寿在守城半年后,实在等不到援助,被迫开城投降。

“辽东的兵士们都饿怕了,”吴三桂满脸泪光的说道:“在下只有一事想请,若辽东战事一旦有变,有辽东来的逃兵,望姜帅看在你我这几日的交情上,能给他们一碗饭吃,莫要杀了他们。”

姜瓖连忙扶起吴三桂:“此事好说。”吴三桂说道:“昨日在那燕子坞,姜帅能留我一条后路,我吴三桂今生今世,就不担心大哥会在我后路上来一刀,也不会给大哥这一刀。只是兵者无罪,那些士兵都是为国捐躯,姜帅到时一定要留他们一碗饭啊。”说着又要跪拜,却被姜瓖扶起。

姜瓖缓缓情绪,只问了一句:“辽东粮食如今四两银子能买一石米吗?”吴三桂摇头:“最便宜也要五两,黑市更高。”

姜瓖拉住吴三桂的手,郑重的说:“一旦有事,让他们往雁北跑,我大同雁北军,与辽东军,不分彼此。不用你说我这个陕西榆林出来的人在大同,太原还有周遇吉周帅,也是关宁铁骑出身,他难道还会对同袍动手不成?想活命的人尽管跑来,山西饿不死他们。”

姜瓖向吴三桂要来一支箭,当着吴三桂的面前掰断:“我姜瓖若违此誓,如同此箭。”

二人点头,便从树下走过来。吴三桂走到正在和小羽说话的陈圆圆面前,正要说话,姜瓖却打住了他的话茬:“陈姑娘在此再好不过,我正好有礼物要送给姑娘,作为纪念。”小羽捧上一个礼盒,陈圆圆打开,里面是金色碗和餐具,闪闪发亮。陈圆圆大惊:“姜帅这是?小女子万不可受这礼。”说着就要跪拜。陈圆圆过了一晚,也学着吴三桂的样子,叫姜瓖为姜帅,语气与昨天颇有不同。

姜瓖拦住了她:“姑娘莫要这样,这是我大同特产铜器,很是漂亮,虽然贵重,也不算太值钱的东西,比起昨日那多尔衮送的礼物,价值差距很大。”吴三桂没有看到这个礼物,因为陈圆圆是对着自己打开的,礼物被礼盒挡住了,便问道:“什么东西?”姜瓖笑道:“你也想要啊,好啊,也送你一个。”说着小羽又给吴三桂递上一个礼盒。吴三桂看到金灿灿的碗筷,明白这是铜做的,说值钱也一般,但是此时与陈圆圆二人共同持有这东西,就显得莫名有些情愫。可是姜瓖此时微笑站在那里,退回也不好意思。

吴三桂收下礼盒,把它交给胡国柱,回头用力的对陈圆圆说道:“此番与卿别,不知再见是何日。愿姑娘能记下昨晚的话,三年之内,我定会给你个名分。”

说罢,吴三桂转身就走,没有一丝犹豫。风将他的大氅吹起,但是远方的吴三桂毫不犹豫的跨上骏马,跟着几名随扈一起,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一阵尘土吹过,将陈圆圆的状弄花。陈圆圆早已哭成一个泪人,对着吴三桂的背影紧紧咬着嘴唇,却不大声,轻轻的嘀咕:“三年,有人曾负我三年,我却从未曾负过一人。长伯,一路保重。”

姜瓖看的于心不忍,只是战场杀敌惯了,此刻也没露出异样表情。可是小羽也满脸泪光了,劝陈圆圆道:“不知姐姐此番何去何从?”小羽看她跟前都是尘土,孑然一人,十分不忍。

陈圆圆勉强笑了起来,回头对着小羽说道:“妹妹莫忧,我乃田伯的人,自然要回田伯那里。”说着就要转身。姜瓖看着小羽点头,小羽连忙说道:“我陪姑娘回去吧。”

陈圆圆望着身后姜瓖:“那姜帅怎么办?”小羽拉着陈圆圆的胳膊,抚摸着答道:“姐姐安心,我的家在燕子坞,姜帅会同意的。”陈圆圆点头:“多谢妹妹了。”

于是小羽和陈圆圆回到京城,姜瓖带着醍醐,跟着刺心的马车前往天津卫。正是八月十五,姜瓖与姜建勋一起,见过了天津卫副总兵娄光先,并送了不少中秋礼品。晚上姜瓖便与天津卫的雁北军一同度过,乐文山也在。在乐文山的带领下,姜瓖在海边看看入云龙丸号。果然是一艘大船,运马都没问题。

乐文山与姜瓖说了一下作战计划,一切都很顺利,没什么难为的事情,今年的登岛计划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姜瓖知道娄光先收了自己不少礼物,而且海外运粮他也能有不少收入,自然不会对于雁北军在天津的部队有多么为难。眼下关键是渡海登岛,一旦在岛上登陆成功,就不会有军队外派的麻烦了。

第二天姜瓖便赶往了阳和,又前去宣府。从宣府北线登上蒙古高原,从大同北线返回集宁。在草原上,姜瓖就不再坐马车,而是换乘了骏马,让人把车拉回大同而已。姜瓖和刺心一人一匹骏马,而醍醐就在他们身后漂浮着身子,在空中跟着他们,任风将她黑色的头发吹开。刺心有的时候觉得这个女人真是古怪,古怪的可怕。但是想到她是自己一伙的,又有些安心。

姜瓖则心里很高兴,此次去京城,任务基本达到。和原来预测中的差不多,崇祯皇帝对于民耕田织等事并不在意,他关心的,就是国家安危。姜瓖觉得这种关心,有的时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心,有的时候,又觉得这是一种宛若浮萍般的关心,一不小心就会飘走。姜瓖至今都记得那个发往陕西的诏书,百姓遭罪朕于心不忍,但是赋税不能因此停止。姜瓖记得就是在此之后不久,有一个人在陕西再次立起一杆大旗,他的名字,就是现在连崇祯皇帝耿耿于怀的李自成。

集宁如今已经变为一片大寨相连的一大片地方,百里芸带着数名女子前来迎接,姜瓖看着众多巾帼在风中飘扬,感觉十分独特。百里芸下马,在马前下跪迎接:“百里芸见过姜帅。”

姜瓖赶忙从马上跳下,笑呵呵的扶起百里芸:“你我本不必如此。”说完百里芸搀着姜瓖见过众人,却小声说道:“这都是这集宁跟前有可动兵源二千余人,虽然都是女兵,最多可动五千人。”姜瓖也小声应道:“知道了。”见过众人,姜瓖又在百里芸的陪同下,看了集宁大寨中的各种商家,粮食、铁器、布帛、盐、马市等等,互市已很兴旺。姜瓖看过很高兴,与百里芸一同进了她的帐篷,高兴的说:“小七儿此番很有作为啊。”看着百里芸身后两个头发不是黑色的美女笑道:“你这里哪里的人都有啊。”

百里芸赶忙让人倒茶,笑道:“姜帅见笑了,这位红发女子叫做璇玑,是欧罗巴人氏,和我一样被倒卖过来的。到了这里我俩就算故乡人了,所以别人将她卖到人市,我却为她赎身后将她带到身边如同姐妹。那位黄头发的叫做玫瑰,其实这事我还想和姜帅商量。我看您宅中的琳琅和珊瑚不如跟着我也出来,也在这里锻炼锻炼。”姜瓖想了一下:“你说旭儿带回来的那两个小女孩?你看着办吧,那小宅是你的,人也是你的,隔壁大宅才是我的。我只是在你那里安歇,女人的事情就你安排,有需要我会专门打招呼。你这里人多,也是锻炼的好机会。”

百里芸眉开眼笑:“既然姜帅都说了,那不妨就让这玫瑰到小宅中锻炼,我派人去接琳琅和珊瑚过来。”

这时外面传来跑步声和长长的声音:“报——紧急军报。”姜瓖看到来的人是姜耀,赶忙起身看姜耀手中的文告。看完军报,姜瓖就觉得嗡的一下,脑袋瞬间就大了。他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下令到:“姜耀,和百里芸共守集宁,我会近期派人来协助你。”他转身对百里芸说道:“你就和姜耀守住这里,记住,你不是一个人。我这就回大同。”

说罢姜瓖转身就出了帐门,匆匆离去。百里芸心中浮现出不好的感觉,此番又有什么危机呢?(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