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21节 旦夕祸福

第021节 旦夕祸福

姜瓖与巴图尔珲台吉、锦若喝酒不提,却不知道楼上雅间,一个人看着楼下景象,默默的喝着茶。二楼靠窗,是一个及其低的位置,如今姜瓖却在此地陪着锦若,说明锦若的地位崇高。

这是一个女人,并不避嫌穿着旗装,露出婀娜身段。她身旁,一个汉人女子在服侍她。这二位正是满清的大玉儿和孔四贞。

大玉儿盯着锦若,如果说锦若的太监身份瞒得过普通人,却绝对瞒不了大玉儿。大玉儿在沈阳的宫中这种服侍的太监见得多了,早就知道锦若是个太监,也知道姜瓖身份。原来大玉儿对于锦若还是怀疑,此刻已经肯定,锦若就是崇祯派到大同的眼线。但是大玉儿对于董姑娘却很陌生,她品了一口茶,皱着眉头,突然问道:“四姑娘,这董姑娘是什么人?”

孔四贞是孔有德的女儿,自小跟着孔有德走南闯北,早已历练出来,大玉儿视若己出,在辽东也是作为公主看待。此番跟着大玉儿出行,孔四贞早就做了大量准备,听到大玉儿的问话,连忙答道:“回夫人,这董姑娘早有耳闻,据说是此地主人百里芸花重金派去江南学艺的头牌,前些日子与大同府凤临阁当家厨子何守孝拼个惜败,据说已经得到江南秦淮八艳奁妆厨神董小宛真传,也有传说其实秦淮八艳已经北上,这董姑娘就是董小宛。”

大玉儿微微一笑,董姑娘的传说她也有耳闻,可以肯定是个小姑娘,与董小宛那种名振江南的头牌是无法比的。大玉儿更担心的是董姑娘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崇祯皇帝的人如此重视。她不由的陷入沉思,想起前几日皇太极与她交代的事情。

那一日,皇太极已经病卧在床,基本无法动弹。他的鼻血根本无法治愈,不停的流。皇太极在病危之际,还是将大玉儿唤道跟前,亲自交代她,让她去大同府,来集宁勘察。

大玉儿平日与孔四贞交好,与孔有德关系也不错。孔有德听从济尔哈朗的命令,因此大玉儿与济尔哈朗关系也不差。她也听说姜瓖海上运粮的事情,这种事情瞒得过别人,又怎么能瞒得过皮岛出身、精通水路的孔有德?大玉儿充分能认识到姜瓖此次意图在山海关后方再次筑起一道防线对于满清的意义,可是看到最近满清的动作却十分不解,在松锦大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皇太极命主力休息,命多铎率领预备队负责东线防御,却把精锐多尔衮派到了北方,难道多尔衮又招惹了皇太极,被发配了吗?

满清与大明不同之一,就是满清继承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其中一点就是女子有议政权,虽然不可以参政,但是地位比汉人女子高了不少倍。大玉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大家闺秀,而是一个历经风雨的蒙古公主。此时看到皇太极沉重的躺在病床上,身旁服侍的姐姐海兰珠也是骨瘦如柴,皇太极吩咐道:“宸妃休息去吧,此刻庄妃在此服侍,你不要太累了。”

宸妃海兰珠是皇太极最为心爱的人,但是不知怎地,二人自从见面之后便一直消瘦,皇太极还流鼻血不止。大玉儿作为庄妃,也听过别人说什么“乱性伤身”的话,但是本心是不信的。海兰珠是自己的姐姐,无论如何不应该和她有什么争风吃醋的心,此刻看到丈夫皇太极骨瘦如柴,心中难过,也不知道说什么。看到海兰珠退下,皇太极喝退众人,单独留大玉儿留下服侍。

皇太极拍拍床沿,大玉儿不好意思的坐在旁边,皇太极拉过大玉儿解释的手,放到耳朵下面:“大玉儿,这些年苦了你。”

一句话好悬让大玉儿眼泪流下来,皇太极小声说道:“此刻无人,你有些体己话不妨说出来,朕也有话要和你交代。”

大玉儿还是挂念多尔衮:“不知道睿亲王北上,所为何事?”皇太极笑了:“别人以为朕在发配他,你也这么认为?”大玉儿笑道:“婢子不懂军事,还望圣上指明。”

皇太极笑道:“你们都以为我们占着辽东,以为北面没人了。其实我们北面还有一个大国俄罗斯,据说也是蒙古人,只是自诩凯撒后代。他们兵强马壮,而且火器精良,如今已经挑唆北部索伦部反叛。满清八旗子弟中,最强壮的要数睿亲王手下,此事必须由他平定,别人,朕不放心。”

索伦部就是清代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统称。大玉儿哪里想到北面竟然有战事,眼下大明和大清在山海关一线已经陈兵不少,多铎还分出一支防御大同的雁北军,这如果北面还有战乱,被大明得知,后果不堪设想。大玉儿这才明白为何要派睿亲王,此事也只有睿亲王这样干将能够解决。

皇太极冷冷的笑:“姜瓖一跳梁小丑,搞什么海上运粮的雕虫小技,朕不出兵,崇祯也会收拾他,就和袁崇焕一样。眼下南部战事随紧,其实却无关大局。因为朕已经派了济尔哈朗屯粮,花再多的钱也得做这件事,姜瓖不知道他卖到朝鲜的粮食大部分被济尔哈朗买下了。”

皇太极咳嗽一声,大玉儿赶紧轻轻为他捶背,喂他喝一口参汤:“圣上不可如此劳心,姜瓖不过一绕梁小丑,不用太在意他。”

皇太极摇头:“姜瓖没有大计,所行之事却卑劣不止。朕这流鼻血不止的病情世上名医都不知道什么病因,只有大萨满为朕查出,与那姜瓖脱不了关系。”皇太极咳嗽一下,脸上的皮紧紧包着骨头,看上去十分瘦弱,却不甘的说:“你一定为朕这些年不临幸你而介怀吧?”

大玉儿吓一跳,满背冷汗,正要跪下,却被皇太极拉住:“这件事是海兰珠的意思,朕的主意。朕这么做,却是为了福临!”

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大玉儿的亲生儿子,大玉儿满心欢喜,却装作惶恐:“圣上不可如此。”话没说话却被皇太极打断:“自从海兰珠的孩子离世,朕就发现朕与宸妃,被人算计了。也许不止朕与宸妃,包括你在内,所有人都被算计了。”

大玉儿吓一跳,听着皇太极继续说道:“海兰珠的儿子看似死于意外,朕却请来大萨满,他为朕解释了,世间确实存在一种毒,可以持续发作,不仅危害自身,也会危害后代。也就是说,朕不会再有孩子,福临,是朕最后可以称道的孩子。因为此子奇祥也,有和朕一样的天赋,生子必建大业。”

福临自幼早慧,眉清眼秀,对道理一点就通。此事倒不是皇太极自吹,大玉儿也深以为然。最主要的,福临是皇太极唯一一个继承皇太极星力的人,小小年纪已经能看出来星力。那是整个草原都畏惧的力量,成吉思汗一统天下的根本,也是皇太极征服草原的秘密——*!别人不知道,作为福临的母亲,大玉儿却早就心知肚明。此番有了皇太极的保证,大玉儿更加坚定了心思。

皇太极喘一口气,喃喃的说:“海兰珠对朕说,若福临能够活下来,她心也安。因为福临的年纪,就仿佛他的转世。”

大玉儿心中雪亮,看来皇太极中意福临,与海兰珠有关。心中有醋意,却不敢发泄出来。皇太极却冷冷的说:“你若知好歹,需尽心做事。你可知道若福临继位,将会面临什么?”

大玉儿玲珑心,早就为福临做打算,只是没想到和皇太极想到一起了。如今多尔衮大权独揽,只有皇太极能招揽他,还以为北上派出他是贬低他,没想到是解决索伦的事情。此外皇太极长子豪格也很有势力,福临继位的机会其实很渺茫。大玉儿正在胡思乱想中,皇太极却说:“此番最凶险的,却是大明搞什么小动作,仿佛这次姜瓖对朕和宸妃下的手脚。”皇太极将大玉儿的手放在脸上,轻轻摩挲:“此地,就你一人懂得洁身自好,因此身子骨这么好。你也知道,朕在宫中杀了不少人。朕不管别人说朕什么好杀,其实她们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因为不惜自己身体,随便与男人交往,因而流血不止,朕不忍她们受苦,给她们一个了断。”

大玉儿默默的不说话,皇太极对于后宫的血腥手段,本就不是她该关心的。皇太极轻咳一声:“你不一样,因此身子骨能这么好。所以朕打算给你一个任务。”

大玉儿肃然,正准备动作,却被皇太极拦住:“你此番南下,去一趟集宁或者大同,看看姜瓖搞什么鬼。朕命夜枫选派一名血滴子与你同行,你这一行人数不可太多,但要查出,姜瓖在集宁搞什么那达慕是何居心!”

大玉儿当晚离开宫中,回府就点上孔四贞,和前来报到的血滴子夜树,以及一个小孩——济尔哈朗的长子富尔敦,前去大同。临行前,大玉儿思考再三,还是命人将一副陶瓷的餐具,给多尔衮送到军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