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34节 战前准备

第034节 战前准备

顺治离开多尔衮和大玉儿,自己回到休息的地方。顺治还没有亲政,因此不能向大清皇帝一样主持政务,而是有自己的书房,每日以读书为主。但是顺治天生颖慧,早早的就明白书本的意思。这日顺治进入书房,将左右摒弃,然后进入书房的后屋。

那里,青枫和蓝书瑶已经等候了。青枫已经换成了一身宫廷侍卫的衣服,而蓝书瑶一身蓝色旗袍,婀娜身材让一般人足以留恋。但是这个屋子中的二个男人明显对此熟视无睹,顺治率先说道:“董姑娘进宫的事情朕已和睿亲王说过,此事没有意外。从今以后,你二人身份正常,我希望二位能帮朕做一些事情。”

蓝书瑶好笑:“您是皇上,什么事想做不成?”青枫倒是明白一些大局,扯住蓝书瑶的衣袖不让说话。顺治看到青枫此举也不多话,只是嘿嘿一笑,坐在书桌旁边,似模似样捧起一杯茶:“实话和你说,董姑娘,朕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是朕的人。这辈子,朕不能让别的男人染指你。”顺治到现在都不知道蓝书瑶的真实姓名,就和大玉儿一样,仅以董姑娘相称。如今蓝书瑶被封做董鄂氏,叫董姑娘宫中人也没觉得不对。

蓝书瑶耳朵一下就红了,面前这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却仿佛有千钧大山。顺治却回头对青枫说道:“青枫大哥,朕听董姑娘如此叫你,今后也就这样称呼你。朕知道你对董姑娘一往情深,但是你既然能让董姑娘被太后从大同劫持到辽东,就知道你无法主宰她的人生。朕和你不同,朕是皇上,朕对朕的人生充满了自信,朕定然让董姑娘过上她想过的日子。”

青枫心中有些惭愧,有些不服气,但是还有些敬佩这个小人,他想的真多。青枫前走一步:“不知皇上认为,董姑娘想要过什么日子?”顺治看了一眼蓝书瑶,并不介意青枫的杀气,而是淡定的说:“董姑娘一生有壮志,希望能以天下为怀。她的一手厨艺,不就是天下的味道吗?自古有人说国,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治理天下,说到底就是烹饪的水平,这样说来,我朝无人能和董姑娘相比。”

青枫有些奇怪的看着顺治,又有些奇怪的看着蓝书瑶,感觉这几日这二人让他完全陌生了。

顺治说道:“青枫大哥,朕相信就私心,天下无人比你对董姑娘更好。但是那就像笼中的鸟儿,她会被闷死的。但是天下的公心,无人比朕更懂董姑娘的心,朕会证明给你看。”

青枫不解:“证明什么?”

顺治说道:“朕若让董姑娘抛头露面,她人身安全必然有威胁。朕还是稚子一个,在这方面无法周全她。朕与你打赌,若天下有人和董姑娘为难,在公,由朕来保护她。在私,由你来保护她。若你我二人有一个做不到,谁就输了。你看可好?”

青枫点头,顺治却取过一支笔,一把撅断,青枫想不到他有这么大力气。顺治递给青枫一支笔,青枫也撅断。这是读书人的礼数,都是以此为誓,作为发誓人心中的承诺。青枫心里不是滋味,当初在阎应元那里,阎应元就说过蓝书瑶不是池中之物,青枫原来还没觉得怎样,到现在才觉得,自己无形中看低了蓝书瑶很多。至少面前这个年轻人,比自己看中蓝书瑶很多。青枫从来没觉得这个所谓的皇上到底哪点够做皇上的,他分明就是一个馋嘴的小娃,只是实在看不懂他。

顺治点头,对蓝书瑶说:“董姑娘,朕知道你还未成婚,这些年的苦你受够了,跟着朕,不必受的苦就不用受了。朕今日与青枫大哥约定,到时候哪个人你更喜欢,你可以选择?怎么样?若你选择了青枫大哥,无论天涯海角,婚礼喜酒请给朕留一杯。”

蓝书瑶看着面前这个矮个子的少年,大清国的皇上,怎么这么早熟。心中又似被什么打碎了,全是裂纹。

蓝书瑶问道:“皇上,您打算做什么呢?”

顺治点头:“满汉全席!”

多尔衮完全不知道皇宫内部的密谋,在和朝堂上与顺治告知之后,多尔衮就点下八旗精兵南下,一路小心翼翼的走着。多尔衮此行南下周围闲言碎语不少,此战许胜不许败,如今争大位的事情刚刚结束,盛京还有不少人对这个位置还很垂涎。

多尔衮现在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大势稳住。所以才此行南下之举。多尔衮将阿济格、豪格等有野心人且能征善战之将全都带走离开盛京,就是害怕他们在盛京有什么意外发生。

走到半路,多尔衮的军队被迫停住,因为面前出现了恐怖的一幕。

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黄图图的,就像沙尘来过一样。但是多尔衮知道那不是沙尘,因为能听到明显的昆虫翅膀扑扇的声音,那是蝗虫,满世界的蝗虫。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多尔衮立刻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行。因为依紫霄早就传来消息,大明崇祯皇帝所在的京城也有类似的景象,黄沙遍天,这是苍天示警。大清最重天运之说,多尔衮不知道此时南下是否合适。

事实的真相是因为姜瓖大面积在草原上扑杀狼群,草原上啮齿动物大量繁殖。无论老鼠和兔子,都会引起草原草场退化,加上天下大旱,自然引起蝗灾。这些蝗虫挡在多尔衮的大军面前,多尔衮心中有一些忐忑,于是命令大军暂时驻扎,不要前进。

然而就这几天,多尔衮惊讶看到一支精兵在跟上他们。当探子汇报是镶蓝旗,多尔衮有些不可思议。走到前去才发现,原来是在镶蓝旗的护卫下,尚可喜、耿仲明,带着汉八旗的人运粮来了,正是清水的粮食到了。

多尔衮赞扬济尔哈朗的老狐狸,因为满清对于汉八旗的地位一直很尴尬。论打仗,这些人无法和满清八旗和蒙古八旗相比,而且和汉人还是血缘关系,信任不得。但是此刻这支队伍的战略作用发挥出来了,汉八旗对于保障后勤作用很大,特别是满清改制,由原来的兼职士兵变成全职士兵,因此后勤作用很大。这些汉八旗仅仅保障后勤,就做到了废物利用。若是不放心,看到大部分汉八旗都有镶蓝旗士兵看押,多尔衮也就放心了,这些汉八旗人员不会做出什么事情。

尚可喜和耿仲明还告知多尔衮,孔有德带着海军出发,从海路上带着粮食和军队南下,也做好接应准备。

多尔衮十分高兴,如果南下不缺粮食,多尔衮可以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就在此时,山海关的吴三桂的信到了。这等于多种好消息都到了,于是多尔衮不再管什么蝗虫预警,命令全军出击,向着山海关前进。

吴三桂在信中说,自己是伍子胥,希望向大清借兵击溃农民军(李自成闯军),事成之后,割山海关关外土地给大清。多尔衮将此信给军中众人看了,很多人表示义愤填膺,吴三桂太不识抬举。只有多尔衮莫不说话,因为多尔衮深知,有些事情,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需要实力作证。

多尔衮率军进入山海关防区,李自成也派军进入山海关防区中间。吴三桂夹杂在中间,对双方的关系都很微妙。可以说吴三桂的举动,将影响到此战的进程。

多尔衮看着面前的雄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是皇太极毕生无法染指的地方。皇太极的运势不太好,在年轻之际,八旗旗主挣位,若不是代善谦让,他恐怕无法建立帝业。此外,皇太极一生的对手碰到了大明多个名将,从孙承宗、毛文龙、袁崇焕到洪承畴,就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给他找麻烦,这都是崇祯皇帝给他使得绊子。好容易皇太极费尽心血将这些敌人都消灭了,自己也死了。而多尔衮刚刚大权在握,就有吴三桂送大礼而来,多尔衮可不想这个机会消失。

多尔衮此次除了自己派兵亲征之外,东路还有济尔哈朗的孔有德派兵海上支援,这支部队能取得多少作用暂且不说,但是有他们在,天津卫强大的水军就无法给山海关的东路带来变数。多尔衮最担心的是山海关西路,若是姜瓖带领大同的雁北军精兵从西部杀过来,情况还是有变数的。但是首先大萨满告诉他,姜瓖中了自己的阴鷙之箭,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虽然全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即使病好,身体虚弱,怕也搅不出来什么大风浪。而且最近从漠南蒙古叛逃过来一支队伍,喀尔喀部的滕吉思带着三千多人来降,多尔衮就让这支部队在西南部驻扎,防止大同军队来袭击。多尔衮告诉滕吉思,不必害怕大同军队,因为山海关战役结束,多尔衮有充足时间占领大同,雁北军不会给滕吉思的人马造成多大的影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