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49节 鸡蛋碰糕

第049节 鸡蛋碰糕

阿济格此战的战略目的地很明确,就是西安,因此需要一路上骑兵突进,这样子马料补给就十分重要了。姜瓖的合作,在西去攻击西安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阿济格在大同阅兵后就匆匆西去,大同没有任命新的巡抚,阿济格完全是给了姜瓖在大同最大的权力。而姜瓖也表示了最大的诚意,阿济格走的一路,就有举着雁北大旗的士兵一路上提供粮草。

只是阿济格实在没想到,在榆林和延安,怎么又冒出这么一支闯军部队,它是从哪里出来的军队?怎么作战力这么强硬?

在北面,包围着榆林的阿济格十分恼火:“怎么我们的粮草还没到。”鳌拜小心翼翼的说:“因为运粮的尚知信被藏在五台山地区的闯贼刘迁挡在山西外面,运不过来。”

阿济格不知道自己东面怎么又出来一支李自成的军队,他更不知道刘迁其实本来算是姜瓖的雁北军一支,只是现在不再听从姜瓖的命令罢了。阿济格问姜瓖:“这个刘迁,你熟吗?”

姜瓖叹一口气:“末将不熟刘迁,已经派我麾下大将姜建勋亲自去对抗刘迁。”姜瓖心中暗笑,其实刘迁这一手捣乱,未必是坏事。

北风呼呼的吹着,帐篷里灰尘弥漫,阿济格沉默一阵,问道:“我听说大同有粮,怎么不运过来一些?”姜瓖急忙摇头:“道听途说之话不可相信,我军也是从农牧民手中买的当地土粮,想必八旗大军吃着不习惯。”

阿济格挠头,姜瓖说的没错。雁北军的食物大多是莜面、小米之类他以前都没看过的食物,而八旗士兵早就吃惯了大米,这没有大米怎么办?好在姜瓖给八旗士兵的马匹准备了很多草料,要不然阿济格真想借此罪名杀了他。阿济格不禁挠头,怎么来到这么个穷乡僻壤,连喝口水都难。

这时门外有人报信:“山西巡抚祝世昌有信给英亲王。”阿济格莫名其妙,打开信一看,心中一股长气出来。

祝世昌是新任的山西巡抚,他给阿济格运来了粮食。阿济格不禁感叹,难怪济尔哈朗重视汉人,汉人搞粮食还真有办法。

祝世昌被多尔衮任命为新任山西巡抚,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粮食。多尔衮知道,以清水的粮食养活北京及附近地区的人口都难。清军大军出发,必须在当地找粮食。得知尚知信被闯贼所拦,多尔衮让尚知信赶紧南下换道前往多铎部。接到阿济格的申请后,多尔衮撤下了马国柱另行安排。并且按照济尔哈朗的推荐,多尔衮任命祝世昌为山西巡抚,目的就是给阿济格送粮食。

祝世昌来到山西,并没有去大同,因为祝世昌明白,姜瓖就是仁义粮社的后台,他只要在,没有好处是不会拿出粮食来。但是山西还有一个地方有粮食,那就是五省粮都太原。太原巡抚蔡懋德已死,总兵周遇吉也死了,太原府没有能干的人,祝世昌来此地可谓委以重任。可是祝世昌在太原没有找到粮食。

不但祝世昌找不到,前期来的闯军也没找到,太原城就是没有粮食。

祝世昌知道蔡懋德把粮食藏起来了,但是藏在哪里呢?这时有人来报,傅山在汾阳杏花村号召人们抗清。

祝世昌直接就去了汾阳,告诉当地的民众,大清是在为崇祯皇帝报仇。祝世昌又给傅山作解释,希望他也能归属清朝,但是傅山不为所动。

祝世昌奇怪傅山怎么会跑到汾阳的杏花村组织人们抗清,又打听到其实汾阳现在没有好酒,好酒都让李自成买走了。祝世昌马上明白,杏花村当地有粮食。

蔡懋德将粮食都搬到了汾阳。按照惯例,每年都要把旧粮卖给杏花村百姓作为酿酒的原料,因为旧粮不能入市,做酒和做醋是最合适的。只是今年提前将新的粮食都运过来,杏花村的人看到有这么多粮食,所以也舍得将自己的酒都卖给李自成。

祝世昌马上跑回太原,到当地的山西会馆借钱,山西会馆里,可是有山西所有钱庄的联合。借钱之事办得很顺利,祝世昌借到银子之后,到杏花村买粮,送到阿济格前线。但是祝世昌也告诉阿济格,真正的问题在姜瓖身上,据说姜瓖此人在海上买粮,不如让他现在让仁义粮行重新开始。

趁着姜瓖还在,阿济格问道:“山西巡抚祝世昌说,你有本事从海外买粮,为何现在不做这件事?”

姜瓖早就想从海外买粮,自从在五台山黛螺顶受伤之后,因为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这条粮路,姜瓖就令人终止了粮路。此时伤病已经不是重要因素,趁着阿济格问起,姜瓖答道:“末将也想恢复粮路,但是因为当初闯军控制北直隶、山西等地,粮路有诸多不便,因此难以行事。”

阿济格非常聪明,知道姜瓖这是在提价码:“有何事不便,若有本王能做到的,但说无妨。”

姜瓖点头:“跟着英亲王做事就是痛快。我手下的仁义粮行,从天津卫上岸,一路从东到西,经过京城、北直隶,最后直达大同,原本就是为了大同军民饮食。如今这条粮路的关键环节,都在大清管辖,还希望英亲王能够施以方便。”

阿济格点头:“我这就修书给摄政王,让他在这条粮路上与你方便。你拿着我的任命,派人去做这件事吧。记得,要保证前线有粮。”

姜瓖点头称是,便撤了出来。

当初阿济格来到大同就说过,清军入关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名义进入大同,姜瓖便投降了他,并将俘获的大顺官员柯天相呈给阿济格以示决心。在大同的清军军纪极严,没有骚扰老百姓,与大顺军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得到大同百姓支持。阿济格还将京城的消息告诉百姓,比如崇祯皇帝的太子遭到姥姥家人赶出家门,差点被大顺军士兵杀死,却被清军保护起来,受到良好对待。听到这个消息的大同军民十分支持清军的举动。而阿济格任命姜瓖统筹大同、宣化两地军务,协从自己攻击榆林。原大同巡抚卫景瑗被害自尽,总兵徐有声死于乱军,监军杨茂林、总兵朱三乐不知所踪,姜瓖成为原来大同要员中,唯一存活的,而且被大清委以重任。看到清军如此善待明朝官员,百姓们对于清军十分支持。

姜瓖早就成吴三桂那里得知了大清入关的事情,对于阿济格的任命并无感觉,因为他自认为不是大清的官员,也没有派出官员去宣化。姜瓖只是跟着阿济格去了榆林,因为那里,有姜瓖的父亲姜老爷和哥哥姜琳。

此时的中华大地,十分复杂。北面有大清的顺治皇帝,还有忠于崇祯的大明军队,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大顺皇帝李自成。而南方,在南京有弘光政权,此外,张献忠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天下混乱。曾经在崇祯手下的花花世界,在崇祯皇帝以身殉国之后,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变化,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阿济格面对榆林的大顺守将高一功,有些耗子拿龟,无从下手的感觉。阿济格的八旗劲旅十分强劲,野战可以说没有对手。但是高一功率领的大顺军藏在榆林城中,阿济格的骑兵再厉害,爬不了城墙。这几日尚知信亲自过来道歉,不仅军粮运不来,专门攻城的红衣大炮也被运到多铎部,没有运过来。尚知信带来了多尔衮的亲笔信,多尔衮在信中写明,害怕姜瓖获得红衣大炮在大同进行叛乱,或者被刘迁抢走,因此红衣大炮无法顺利的到达榆林前线。而尚知信的解释是山西山路复杂,运过来太费时间。看样子尚知信也不知道红衣大炮的事情。

阿济格对于多尔衮判断五入中原时候,与清军对抗的部队是姜瓖的雁北军,这一结论不以为然。这些日子姜瓖率领雁北军援战,并没有表现出太好的表现,最关键的,雁北军没有骑兵,这与当初战后会议中,豪格提出,曾有雁北骑兵与他们相互争斗的现象严重不符。特别是姜瓖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绝对不会是领兵马战的大将。

姜瓖作为运粮草的军官,表现中规中矩。优点是他能找到很多种的马料,维持八旗的战马战斗力。缺点是姜瓖找的粮食,阿济格几乎无法下咽。阿济格有一次偷偷前往姜瓖的部队,看到姜瓖就和普通士兵一样,和几个士兵吃着鸡蛋碰糕。

鸡蛋碰糕是一种雁北独有的菜系,就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糕。桌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煮蛋,各人用糕碰一下鸡蛋吃。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菜,只好在鸡蛋上和周围撒上一层盐,各人吃的是糕沾盐。对于吃不起盐的汉人来说,这是一道很不错的菜了。但是对于在辽东长大,自小就吃盐的阿济格来说,这算什么?可是看到雁北军士兵都吃的津津有味,而且表示能吃饱很高兴,阿济格也不便说什么。阿济格看到最后桌子上唯一的一颗鸡蛋,雁北军士兵一致认为该给阿济格。阿济格苦笑,就不笑纳这个被无数口水沾过的鸡蛋。阿济格曾听说雁北饭菜好吃,真身体验一下,感觉也就那么回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