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50节 暗度陈仓

第050节 暗度陈仓

不管怎么说,姜瓖这支部队非常能吃苦,为阿济格从邻省大同不远千里找来马料,这就很不错了。榆林是一篇荒原,只有榆树在生长。榆树下本来就很少作物,再加上天下大旱长期无水,看上去枝桠乱生,一股恐怖的气息。此地连草都找不到,更别说这些草料了。而且马吃了姜瓖送来的这些马料,掉膘的迹象并不明显,据姜瓖说,这是蒙古人试验过的养马的好饲料。阿济格也就默认了。

可是阿济格的队伍只能靠祝世昌运来的粮食勉强过活,对待围住的榆林城,阿济格无从下手。此外,李过带着延安的援军曾经多次骚扰阿济格的部队,双方进行五次小规模的战斗,但是对于战局并无影响。阿济格也不敢南下,因为南下有李过镇守的延安,若是贸然带兵南下,阿济格担心受到高一功和李过的夹击。此时阿济格军中还有姜瓖,在姜瓖一直尊奉崇祯年号的前提下,阿济格贸然南下就等于是送死。

好在阿济格前期的作战十分迅猛,在三支外出部队中,是进度最快的。在既无攻城利器,也无足够粮食供给的情况下,阿济格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错了。姜瓖还怂恿阿济格本人北上,在草原上发现一个蒙古人换马的地方,阿济格以合适的价格买了一些好马。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左胜,只是阿济格并不知道,很多大清的人也不知道,因为和集宁城高调宣称七娘子城不同,左胜城一直很低调,没人知道这里的这种城市真实战略目的。

阿济格的打算是,在自己有粮食外援的情况下,困死在榆林的高一功。榆林城远不如大同宽阔,城中能放多少粮食?阿济格心中盘算着,有半年,榆林城的高一功就该投降了。

但是阿济格不知道的是,姜瓖偷偷在与高一功交流,为榆林城送去了很多粮食,虽然只是小米,但也给这座城池解了大围。

高一功若没有姜瓖的粮食,不到三个月就垮了。当初高一功看到来访的刘晨宇,也很惊讶。那时高一功才知道李自成将姜瓖的父亲留给自己,其实是给了自己一条活路。原本高一功镇守榆林,这是陕西最北面的大城池,再往北据说就是左胜城,那是个蒙古人的城市,城里面蒙古人比汉人多得多。刘晨宇表达了姜瓖的意思,只要能保证姜老爷的活着的情况下,要多少粮食都可以。

让阿济格和高一功都没想到的是,姜瓖手中有大笔的粮食,只是这种粮食不是寻常的大米,而是小米。姜瓖真正屯粮的地方,在保安堡和左胜城。特别是左胜,作为军屯地点,这里收集了大量的小米、莜面等边塞粮食。虽然常人不吃,但是同为九边重镇的榆林士兵对于这个粮食很满意。

左胜就是今天的鄂尔多斯城,因为姜瓖让姜建勋在此地建城的时候,主要作用是换马,所以城中蒙古人比汉人多,城中帐篷也比木楼多。姜建勋在此地主要目的是换马和储备草药,只在地下有粮库,一般人并不知道。特别是*和叶飘零在此地圈养了大量的本地马,因此马料准备水平很高。所有人都没想到左胜城下,存储大量粮食。左胜城给外部的感觉这是一个与大同关系并不大的蒙古城市,其实却是姜瓖三城防御的重要补充部分。

时间一晃过去,一年很快就要过去,马上就天寒地冻,阿济格也深感不安。豪格早就奉命驻守河南,不再出兵。而多铎在河南陕西一路高歌猛进,这给了阿济格很大的压力。虽说阿济格这面的战况是他不能左右的,特别是大同北部是喀尔喀蒙古,就是漠南蒙古,原来的林丹汗手下,对于满清身怀很大的仇意,多尔衮也不能说从大同北路的蒙古草原送红衣大炮给阿济格,被喀尔喀蒙古劫走就是物资损失。

阿济格召开军事会议,请众将出主意。包括鳌拜在内的绝大部分清军将领希望南下,绕过榆林、延安直扑西安。虽然说很有可能被抄后路,但也比困着榆林强,因为多铎已经在潼关和李自成进行对战,这对军功非常重要的清军来说,放着这么西安——大顺都城那么大的功劳不去取,实在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情。

在旁边倾听多时的姜瓖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愿意率领雁北军驻军在榆林和延安中间,以保卫阿济格的顺利南下。

西安、延安和榆林,自南向北在陕西几乎是一条直线,三城相互拱卫。一旦一城被攻击,会有其他两城进行援助。其中延安的作用最特殊,它承上启下,阿济格不敢南下,就是因为这座城市。

而姜瓖驻扎在延安和榆林之间,就等于为这个三城守卫的战术中间插了一刀。一旦延安的守将李过敢于率兵阻截阿济格或者援助西安,那么姜瓖就敢端了延安。虽然姜瓖也会冒着被高一功从身后击败的危险,但是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阿济格的八旗劲旅将几乎毫发无损到达西安城。

阿济格问道:“姜帅,你敢将身家性命寄托在我军身上?”姜瓖笑道:“并非为了英亲王,末将也希望早日攻破西安城,为先皇报仇血恨。”

阿济格点头:“本王敬佩你这个为大明守护忠臣的心里,但是本王要告诉你一个消息。从南京金陵递送给摄政王的消息,弘光皇帝准备划江而治,将江北让给我大清。届时,姜帅作何选择,请姜帅及早拿主意。”

会议后,各军按计划行事,姜瓖带领雁北军进入榆林和延安之间,而阿济格带领本部人马南下,扑向西安。路上,鳌拜不解的问阿济格:“为何要将摄政王的消息告知姜瓖,将他暗杀岂不更高,就能收下一直劲旅。”阿济格鄙视的看着鳌拜:“就那支只能运粮的部队算什么劲旅?打仗还的靠我们八旗军。至于姜瓖,嘿嘿——”

阿济格不再说话,他其实非常想看看姜瓖现在的表情。这半年来,姜瓖始终明装明服,对于别人劝说他换成满装,姜瓖打哈哈置之不理。阿济格看他十分别扭,不解多尔衮为何那么看重他。

阿济格是不知道姜瓖既懂得星术有懂得武术的,只是因为身体受限重伤在身,星术武术发挥不出来,他与多尔衮是一种类型的人。

而姜瓖之所以敢驻军李过和高一功之间,也是因为得到二人的承诺,肯定不会出兵。

因为李自成在潼关,被多铎打得大败。

多铎在潼关前线,收到了原来就给自己配发的红衣大炮,还有原来要运送给阿济格的红衣大炮。多铎等于在前线接收了两支部队的红衣大炮,立刻对潼关展开了剧烈的攻击。而李自成的部队面对红衣大炮,完全无能为力。

不得不说大顺军打的很顽强,这支部队是李自成当初打败孙传庭的老部队,战斗力比山海关前线的强太多。而且大顺军也有红衣大炮,因此大顺军并不畏惧大清军。

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此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马。大顺的马匹大多是明军的马匹,而明军马匹所剩不多,虽然用大顺军仅存的精华粮食去喂养这些马匹,甚至给马喝人血,但是怎么能和草原上驰骋无敌的八旗铁骑相提并论。

因此刘宗敏亲率大军攻击,血站一天,被清军大将博洛打的全军覆没,险些被俘。第二日李自成亲帅大军,而多铎也亲自领军对战,李自成被打得大败。

李自成因为中了吴三桂的月华之箭,引以为傲的紫雷电力发挥不出功力,自身也就是一员猛将而已。在做出潼关面前与大清军对峙的决定,此战就已经败了。因为八旗铁骑就不怕野战,因为八旗劲旅长期在关外,与关宁铁骑都是胜多败少,面对大顺军就面对仿佛一群待宰的鸡。

当大顺军发现自己的皇帝李自成不再召唤紫雷电劲,就有些惊恐,他们以前打仗兵器上经常浮现的紫雷电力不再。加上多铎亲自领八旗军攻击,大顺军很快阵脚不稳,潼关战线全线崩溃。

姜瓖就在这时候,给李过和高一功分别修书,告诉他们要明白大势。姜瓖在信中表明态度,对二人还是很尊敬的,而且与二人的私交还不错。姜瓖在京城就见过李过,而高一功长期在娘娘滩,养的黄河水军是一支姜瓖都佩服的水上力量。高一功早在几年前就和韩昭德有过联系,后来又来过那达慕,姜瓖对二人还是很钦佩的。

姜瓖为二人说明了形势,清军一共四支八旗精锐,如今在北京一支,在河南一支,西安附近就有两支,这是非常厉害的军力。一支多铎率领的八旗精锐,就让李自成、刘宗敏亲率的大顺军几乎全军覆没。此时阿济格的八旗精锐在过去,西安城会有怎样的下场,需要李过和高一功仔细考虑一下。

而且姜瓖说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李过和高一功率领的大顺军是大顺军仅存的精锐,若是二人带到西安,且不说西安城有多少染病的人,会让李过和高一功的军队都染病。说个最简单的,如果李自成和刘宗敏要二人交出兵权,二人交是不交?没有兵权,二人就是死路一条。不交出兵权,还是死路一条。(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