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17节 混乱海岛

第017节 混乱海岛

百里芸带着船队停靠在海岛大同的码头周围。虽然百里芸心中充满火气,但是从小船登上海岛还是吓了一跳。这里*味十足,到处都是鼻子朝天走的人,看谁都不屑,见到谁都要吵架。也不知道这些来到海岛大同的人有什么横着走路的资本。

大概看到是百里芸一行女人较多,姿色都还不错,有一个在码头站着的男人上前就要摸百里芸的脸,被西门静直接将他的手指头拽到身后,一脚踹到海水里。那人从水面上浮起来,还嚣张的说道:“也不看看我们是什么人……”话没说完就被百里芸一脚踢到一个筐子上,落到海里那人的头上。

百里芸抖抖衣服,冷冷的说:“西门静,给我打,哪个出言不逊的人,给我打到海里。”

西门静一挥鞭子,在空中打了一个响鞭,一边打人一边骂到:“草原上七郡主来了,都不懂得回避?”有知趣的远远躲避,也有跑过来送打的。西门静一手鞭术罕逢对手,今日碰到有人送打,那一条黑色长鞭宛若长蟒如林,在人群中上下翻飞。命好的直接跳到海水里,命背的人被西门静身后的人抓住狠揍,然后扔到海水里。百里芸带着人上岸,可都是身经百战的水手。

百里芸昂首带着人从人群中穿过码头,向着岛屿深处走去。百里芸这次带着三十多个人上岸,当下就命人在一块干燥的地面搭起帐篷,打起七郡主的旗帜,同时,命人找高敏宗。

高敏宗很快就赶到了,一见面就说:“我等你们等的好辛苦。”旁人看到高敏宗热情的样子心中也是暖意,百里芸却冷冷的问道:“码头那是怎么回事?”高敏宗叹一口气:“橘公主出海不在岛上,姜瑜炜跟她一起走了。”高敏宗为百里芸和众人详细解释事情原由。

海岛上乱,是因为岛上的人乱。海岛大同原本是韩昭德与郑芝龙多次协商,带领愿意出海的大同人在海岛上建立的新城。可是如今天下大乱,不少从大明朝本土逃亡的人,也纷纷赶到这座海岛上的城市中。

原来自打多铎攻陷南京和杭州,挥师北上之后,在长江南部,又出现了两个皇帝,分别是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分别称为隆武皇帝和永历皇帝。此外,还有鲁监国,在浙江外海。这是三支南明主要的势力,对抗北面虎视眈眈的大清。

百里芸倒是知道多铎被调离南方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准备北方蒙古的战斗,最后因为和蒙古人血战,目前昏迷不醒。但是百里芸不明白这几只南明队伍怎么会让环境变得乱呢?

高敏宗解释道,如今因为战乱,很多大明子民被迫远走他乡。可是他们分为崇祯朝的人、弘光朝的人、隆武朝的人、永历朝的人和鲁监国的人,此外还有大清的人。这些从明朝故土各地逃到海岛上的人都聚在一起,不想着别的,一天到晚就想着谁是正统。就是一瓣蒜也能纠缠出唐王和桂王,彼此打得是不可开交。

对于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百里芸在自小早就见多了,也不诧异。百里芸问道:“枣强王呢?”

“在岛上,只是不知道最近身边的都是什么人。”

“唔,韩先生也在吗?”

“韩先生晚上能见到,他是去看新发芽的稻种。”

百里芸点头,对身后璇玑说道:“拿上我的名帖,去请枣强王明日在此,烦高先生派人带路。另外,今晚请让韩先生过来,我有事请教。”

韩昭德是晚上到的,一听说百里芸已经赶到海岛大同的消息,韩昭德就匆匆赶来。韩昭德看到百里芸就已经满脸泪光。自打橘妙春走后,海岛大同一团糟,韩昭德擅长长远战略,对于繁杂政事实在不擅长。而且橘妙春还带走了海岛上唯一的将军姜瑜炜,韩昭德面对海岛上混乱的局面完全束手无策,只好每日待在田地里。

百里芸苦笑,韩昭德因为长期在外打拼,因此满脸黑黝黝的。海岛可比草原更热,这种事情百里芸早有所闻,今日是看到了强烈日光的威力。

百里芸请人沏茶,韩昭德为百里芸解释了他在做的东西。

原来在这海岛上,气候炎热,水稻成熟很快,一年三熟。但是海岛上气候炎热,却分为旱雨两季,因此要保证粮食产量必须把水利做好。韩昭德认为水利以他的实力实在很难完成,因此请高敏宗至此,如今看来,这段时间开发的水利还是很好用的,现在海岛大同的水稻一年三熟。

有了粮食,就能养活人!百里芸心中微微放下心来,又请教韩昭德这隆武帝和永历帝的事情。这些信息橘妙春一直在搜集,韩昭德知道的很充分,因此解释起来很容易。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崇祯皇帝去世。崇祯去世后,弘光皇帝登基。因为东林党乱事,弘光皇帝做了一些有限的事情,比如释放了唐王朱聿键,他就是后来的隆武帝。弘光皇帝被俘后,唐王就以弘光皇帝为正统,自认继任者,这就是隆武帝。隆武帝的军事实力很强,他是以福建总兵郑芝龙为依靠,拥有原来大明最强的水军实力。

但是在弘光皇帝登基之前,东林党希望立潞王为帝。但是潞王监国杭州时开城投降,城中大部分亲王也投降,只有鲁王跑出来,继续反清,号称鲁监国。鲁监国手下依靠的力量是从北方下来的锦衣卫张名振,他的军师是张煌言,做的打算是在海上与大清周旋。

此外,在弘光皇帝登基之前,史可法想让桂王登基。弘光政权被清朝所灭之后,桂王身边有一批人辅佐桂王,这就是永历皇帝。从国祚上,永历帝继承的是崇祯年号。

因此隆武帝和永历帝,在政治上是死对头。

百里芸大概已经明白了,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她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毕竟类似的事情从小到大百里芸已经耳濡目染经历过很多次。

但是百里芸心中对于此事已经大致有了解决办法,她又问起来:“橘公主出海是怎么回事?”

韩昭德连忙点头解释。

原来在多铎离开南京北上之后,大清在江南就开始实行了新政,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剃发圈地。而这两个政策在江南被江南老百姓一致反对,橘妙春此次支援的就是在南方抵抗清朝的江阴,因此还带上了海岛大同唯一的武将姜瑜炜,因为大清军的实力比想象中的要高太多。

此时江阴的典史阎应元与在钓鱼岛上的顾三麻子互为依靠,顾三麻子为江阴提供糖、西洋物件等,江阴为顾三麻子提供食盐、新鲜蔬菜和粮食等。江阴地富,很多农民就不种地,专门做小买卖,因此也有很多读书人。读书人反对剃发,普通人反对圈地。于是在江阴的带领下,本来被占领的江南各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除江阴外,嘉定、常熟、昆山等地也都自发起来抗清,自然受到大清军队的疯狂镇压。

韩昭德为橘妙春此行并不报太大希望,因为顾三麻子汇报的晚了。毕竟海岛大同在南海,而江阴就在长江跟前。清军中大多数八旗军准备南下征服广东广西等地,大部分镇守江南的部队部队都是投降明军。

当初江阴开战之时,顾三麻子有些小瞧明朝降军,因此顾三麻子带着自己兄弟五六十人前去支援江阴的战斗,估计对付二三百清军还是凑合的。顾三麻子没想到清军放弃了南下的战略,主帅博洛亲自带南下的清兵回援过来攻击江阴。顾三麻子苦战三日,没法登陆,只得撤回,向海岛大同请求援军。钓鱼岛对于海上运输线意义重大,橘妙春不敢耽搁,立刻带上海岛大同唯一的将军姜瑜炜带兵援救,也不管海岛大同上乱哄哄的状态。

百里芸点头,看到高敏宗在一旁聚精会神,心里一动:“高先生,你在这里,又有什么发现?”高敏宗哈哈大笑:“七郡主果然心有灵犀,我在这里,发现了金山。而我们,有大同矿工。”

百里芸眼睛立刻就亮了,海岛上有金山银山的故事早有传闻,草原上都知道这个传说,想不到在这里。韩昭德笑道:“这也是我让高先生南下的原因。我能注意到这里有植物开花颜色有异,心中怀疑,便请高先生来。其实这种情况在海岛上并不少见,可见南海海岛上产金子还是有些真实痕迹。未来我们可以在这个海岛其他地方继续开采金子。”

高敏宗点头:“这幸亏南下的大同人有矿工,不然,在哪里找那些又有组织又有纪律又懂得开矿的人?就像现在港口那样,来的人五花八门,乱死了。”

百里芸点头:“这样说金子的事情就拜托二位了。海岛大同混乱的局面就交给我吧,我知道怎么做。姜帅让我南下,看来就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