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26节 太原傅山(三)

第026节 太原傅山(三)

傅山拿起酒碗,咕嘟咕嘟喝了下去,用袖子擦擦嘴,不甘心的问道:“照你这么说,眼下做的剃发圈地之事,陕西四川这么杀人,还杀的是对的?”

祝世昌也不管他,任由姜瓖给自己倒上酒,喝了下去:“我知道你看不起我,傅青主,我本事没有你大。但是我比你清楚,百姓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不是什么君王帝国,他们要的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瞒你们说,圈地这事我也是看不上的。可是你们可看到,摄政王极力推行的圈地的事情,可有结果?”

傅山不在朝中所知不多,姜瓖解释道:“眼下江南民变四起,就是这剃发易服的事情。”

祝世昌打断了姜瓖:“与剃发无关,是圈地。圈地是一项败政,搞起来天怒人怨。圈地就会有反抗,自然有人会死。圈了地自然就有占房,汉人没有房子逃窜,自然就是投充,就是抓汉人为奴隶。抓住了奴隶,奴隶再跑了,那就是逋逃,这一系列都是连着呢。这项政策,除了肃亲王之外,就属孟乔芳干的起劲,有用吗?姜帅,咱俩家跟前,是不是都是这些陕西难民。”

姜瓖叹口气,喝了一口酒。

祝世昌继续说道:“这事姜帅知道,连北直隶都没有完全执行圈地,洪承畴在北直隶的时候就没有圈地,只是剃发易服。而我听说,洪承畴马上就要南下,去南京管理这些事,我觉得还应该和北直隶一样,只剃发易服,不会圈地。”

傅山不解:“祝大人的意思是说,剃发易服和圈地不一样?”

祝世昌一本正经:“那当然不一样,怎么可能一样?剃发易服只是个形体的事情,而且北方自古胡汉杂居。傅青主你历史书读的多,你可记得胡服骑射,说的不就是大同吗?剃发易服没什么,你看你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姜帅身上穿的,这就是汉服吗?这是明服,早就胡化了。你看我这窄衣小袖,长袍马褂,但是灵活啊,比起汉服那样长长的拖在地面上,方便多了。”

祝世昌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是为啥有的地方小孩子就剃发,有的就不剃呢?那是习惯不一样,更有可能和环境有关。像咱们山西,骡马牲口多,跳蚤虱子也不少,头发少了凉快,不养虱子跳蚤,有的人不一定就不喜欢剃发呢。”

祝世昌看着低着头的傅山说道:“知道我今天为啥过来找你吗?傅青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私底下做的事情。你在太原府跟前宣传抗清,去过好多地方。你去过汾阳,到过杏花村,你为那里改良了美酒,造福一方,我看见了,我是来向你道谢的。傅青主,你是明白人,能听得进话,我就爱和你这样的人说。你虽然抗清,但是第一没有拉帮结伙,这叫做不结党;第二没有三教九流的烂七八糟的人交流,那叫做洁身自爱。傅青主你是君子,咱君子之交,我就愿意和你说说。不瞒你说,当今圣上,我朝顺治皇帝,非常赞赏你。”

傅山眉毛一动:“赞赏什么?”

祝世昌说道:“赞赏你的风骨,你的画,有些就被圣上留住了。圣上说你深得老庄要义,与天地一心。实不相瞒,圣上让我给你带来一个礼物。”

“什么礼物?”姜瓖问道,傅山淡然一笑。

祝世昌回头:“一身官服。”

傅山笑着摇头道:“我不要。”

祝世昌点头:“我知道,在下人身上,我都没让他们送来。你傅青主真若是看的上这身马褂,也不会在这里了。我想和你说,你身上的这种气质,才是咱们汉人的真气质。我和姜帅身不由己,因为人在江湖。”

傅山冷笑:“可以不要啊。”

祝世昌也冷笑:“是啊,不要的结果是什么?姜帅比我清楚,姜帅,说说吧,当初你是怎么成为大同剩下的唯一的总兵。”

姜瓖喝了一口酒,叹一口气:“首先,先皇(崇祯皇帝)免去我征西大将军旗,让我回家赋闲休养,派太监杨茂林作为监军,总管大同军政大权。休养期间,闯贼攻击山西,太原巡抚蔡懋德殉国,山西总兵周遇吉宁武殉国。我因为当时赋闲正好有事不在大同,闯贼进同后,将我同袍总兵朱三乐、徐有声害死,大同巡抚卫景瑗上吊殉国。后来闯贼发现我,把我压到死牢。”

祝世昌明知故问:“他们为何留你一命?”

姜瓖解释:“闯贼他们认为我有大同粮食的下落,想要逼问出来。为此,我的母亲,就在死牢里,被他们活活害死,殉国。”姜瓖说的咬牙切齿

傅山长叹:“想我山西,崇祯朝多少加派饷银,也没有派到山西。因为山西重要,横锁京畿。有山西在,京城就不会有危险。我就不知道,为什么山西丢的这么快。李闯打陕西河南,打了十几年啊!”

姜瓖叹一口气:“因为我犯了忌,我与蒙古交好,朝中有人说我里通外国。我被拔除征西大将军旗的时候,如果不尊皇命,周遇吉周帅就会从太原带兵取我人头。这就是为什么太原告急,太原的周帅却在宁武布兵,他是在防我。”

祝世昌继续说道:“现在时过境迁,傅青主,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姜帅当时的想法吧。明眼人不说暗话,姜帅,当时你是想联系蒙古攻击我大清对不对?”

姜瓖默不说话。

祝世昌继续说道:“这个战略早就有人提过,姜帅你不是独创,这个人就是袁崇焕督师。要说你姜帅和蒙古人一心,其实我是不相信的,前些天蒙古和我大清豫亲王多铎血战一场,是怎么回事吗”

姜瓖耸耸肩:“我怎么会知道?我当时在京城述职,祝大人要是不相信,兵部有记录,可以去看看。”

祝世昌点头:“你不说也罢,这事说不清楚。当初姜帅你在草原上召开什么那达慕,你就集合你的雁北军,大破来自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用火计见他们烧的一个不剩。就冲这一点,我敬佩你。”

祝世昌端起酒杯,对姜瓖示意一饮而尽。姜瓖也喝了一碗,陪了一下。

祝世昌用袖子擦擦嘴:“不瞒你们,后来,厄鲁特蒙古的巴图尔珲台吉大破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这三支哥萨克骑兵如今只有一支还在咱们版图里。”姜瓖冷笑:“不会在科尔沁蒙古境内吧?”

祝世昌点头:“姜帅果然有眼力。大清八旗都出动入关了,如今辽东空虚。就在科尔沁蒙古的草原上,有一支俄罗斯人。那是俄罗斯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派出的先遣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极为野蛮,不但杀人,而且吃人,被索伦部那些人称为罗刹鬼,都是哥萨克人。这些哥萨克骑兵当初来过一些,那时候太宗皇帝还在世,派出当今摄政王将其打退。摄政王因此联合了索伦各部,在北面形成防御态势。如今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还在,此时与他们对阵的,只有索伦部。”

傅山有些不解,山海关关外的情况他一直以为是国土外:“那不是关外吗?”

祝世昌却正色说道:“那是我大清龙兴之地,关外怎么了?那也是我们中华的领土。傅青主,你这话说的我不爱听。我来问你,如果那些地方不算中华,那么辽史算不算中华史?唐史呢?薛仁贵征辽征得是哪里?傅青主你是山西太原人,太原又是大唐龙兴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的雕像现在就在晋祠。你敢当着唐太宗的雕像说,辽东不是我中华领土,我就看看那个雕像会不会砸死你。”

傅山让祝世昌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摆手:“我没说过那里不是中华土地,我只是说那里是关外。祝大人你是父母官,不要在这里和我这等小民较真。”

姜瓖叹一口气:“祝大人的话让我想起了当初在那达慕,巴图尔珲台吉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巴图尔珲台吉和我说,我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土,他是会洒尽热血去保护。二位都是博学之士,在下在这里请问二位,唐朝那个谪仙李白,老家在哪里?”

傅山迟疑道:“四川吗?”

祝世昌却沉吟:“塞外西域碎叶城,现在那个地方在厄鲁特蒙古手里。”

姜瓖叹服:“祝大人果然见识多广,在下佩服佩服。”

祝世昌摇头:“不是我见识多广,我朝太宗皇帝曾经多次说过他,他很欣赏李白。太宗皇帝十分喜欢中华文化,他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啊,满蒙一家个口号,就是太宗皇帝提出来的。”

傅山低头喝酒不语,祝世昌劝他:“傅青主不必自惭,这种邪门知识,也只有姜帅知道。”

姜瓖笑着摇头:“我也是听巴图尔珲台吉所说,才第一次知道。那个时候,我也羞愧不已,对于故土的认识,我也很浅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