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27节 太原傅山(四)

第027节 太原傅山(四)

祝世昌点头:“这就对了,百姓认同,领土认同,剩下的就是君主认同了。我不想说大明都是坏皇帝,因为他们要是好皇帝,我大清区区辽东之地,怎么就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我想说的是,满人做皇帝没什么不好,又不影响百姓吃饭睡觉。大明倒是都是汉人,一个谁继承皇权的问题就挣得乱七八糟,这件事你们俩都知道,我就简单说了。万历皇帝的儿子到底谁来继承皇权,东林党闹了差不多有几十年!从万历朝一直闹,闹到崇祯朝结束了,南方立了个弘光朝,还在闹。有意思吗?天子的大位有谁继承是天子家事,说大点是皇族的事情,别人伸手做那么多干什么?要我说,大明元气就是这个问题耗光的。万历朝大明三大征,将蒙古、倭患都打回去,何其雄壮。怎么不到一百年,就改朝换代呢?”

傅山犹豫:“自古华夷有别——”话没说完就被祝世昌堵了回去:“什么叫华什么叫夷?满人就是夷吗?笑死了,我在辽东都见过夷人,头发什么颜色都有,红的黄的,直发的卷发的,眼睛蓝的绿的,皮肤黑的白的,那才是夷,你没听到那句话吗?红毛夷!满人和我们一样,黄皮肤黑眼睛,我们都是华,满人所在辽东旁边的朝鲜自称小中华,朝鲜不就和辽东学的吗?我认识的满人,一个个饱读诗书,比汉人用功极了。别的不说,我就说一件事,大清有制度,皇上成年后要给群臣讲四书,就你们所知,大明有哪个皇帝有能耐给大臣将四书的?说出来我听听,大明皇帝擅长干什么?做道士、揽钱、干木匠活,真有本事啊!大明最有本事的是明太祖,对不对,可以删述《孟子》啊!”

姜瓖虽然知道天启皇帝擅长木工是以工代赈,但是饱读诗书是绝对谈不上,朱元璋删述《孟子》早已是本朝一个笑话。大明崇尚读书人,而清朝皇帝读书竟然有那么大本事,这是让大明读书人不得不折服的事情。

傅山垂头丧气,祝世昌继续说道:“傅青主,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这么和你说吧,大明皇帝这么混蛋,你敢不敢当皇帝,还是姜帅你敢当皇帝?”

姜瓖吓一跳,连忙挥手:“祝大人莫要恐吓本帅。”祝世昌一笑:“我知道你不会,天下人谁有这种歹心,你姜帅也不会。你姜家祖上,蜀汉大将军姜维姜伯约为保护蜀汉一脉,即使刘禅后主再怎么昏庸,投降司马氏。姜伯约不惜与钟会联盟,对蜀汉忠心耿耿,希望匡复蜀汉。千年来,你姜家备受我中华百姓尊崇。我觉得大清也是看上了你这点,才没有对大同动手。我大清极为尊崇三国,如今摄政王有令,让我在运城重修关公庙。”

傅山一听,眼睛一亮:“真的?”

“对啊,怎么了?”

“还有这么个事。”傅山说道:“晋祠旁边,还有个结义庙,供奉的就是刘关张,我看年久失修,十分可惜,非常想修,但是囊中羞涩。不过既然祝大人准备修关公庙,不知道——”

“晋祠旁边?”姜瓖问道。

“好,我一定尽力去修缮。”祝世昌点头答应。

姜瓖从袖中掏出两张银票:“这是二百两银子,一个庙我捐献一百两,一点心意。我在大同也修缮了关公庙,只是那天我将闯贼赶出大同的时候,关公庙被闯贼烧了,非常可惜。我想,闯贼以为关公是金子塑的吧,所以给化了。我也是对关帝心怀愧疚啊。”

三人一起摇头,祝世昌举杯:“这里是山村,我在这里敬二位一杯。我是山西巡抚,初来乍到,没做过什么事情,做的不好,你们多担待。但是我的心就是这样,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好官。”

三人碰碗,都喝光了,傅山又为众人满上。

祝世昌有些微醺,继续说道:“这就是我的心思,大清和大明一样,而且论作皇帝,大明比不上大清。别的不说,就说眼前,大清还没有南征呢,南明的桂王、鲁王和唐王就开始有火并了,活该大明会亡。你们自己说,你们明朝得官员在忙什么?我在忙百姓生计,恢复生产,他们呢?从弘光朝起,就内斗不断。”

傅山原来还想说大明没有祝世昌说的那么坏,听了祝世昌的话索性咽到嘴里,只管喝酒。姜瓖长叹一声:“就算祝大人说的对,倘若有个中兴之主,我们是辅佐不辅佐?”

祝世昌冷笑:“中兴之主,也得能出世啊。无论光武帝刘秀还是宋高宗赵构,都是不世出的雄主,才能力挽狂澜啊。若再有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你姜瓖就算姜伯约在世,也是白搭,姜伯约最后没救了蜀国。眼下天下是春秋一统之势,不是分裂之势,我劝姜帅不要打错算盘。”

祝世昌突然反应过来:“对了姜帅你来这个到底想干什么?”

姜瓖犹豫一下:“见见故人。”说着指向傅山。

“还有呢?”祝世昌追问。

“再买一些商品,比如,盐是不够的。”

“盐不够我给你凑,以后运城来的盐我先给大同运去。就算是太原没盐,也要让大同有盐。姜帅,这你不用担心。还有呢?”祝世昌打包票。

“杏花村的酒我那里不能少,怎么说大同也是北方锁钥,不少富户在此。当地大户都喜欢办事用杏花村老白汾,你不能让我鼓吹他们喝梨花春和高粱白吧。我把梨花春灌倒青花瓷酒坛,那是要给外地人买的,本地人从不喝那种梨花春。”、

“这好说,还有呢?”

“这马上就要结霜了,潞稠还没来,我得去看看。”

祝世昌点头:“我知道了,你是来采购的,你直接找我就行了。我这么和你说,只要你做一件事,你要的东西,商人都会给你大同送去。”

姜瓖暗喜:“什么事?”

“把你宁武的关卡撤了。”

“好说,我这就下令。但你的赶紧派人来,我要的东西多,这都断货好几个月了。大同以北可都是蒙古人,谁知道他们会出什么幺蛾子。”

祝世昌点头,举杯与姜瓖碰了一下,突然说道:“等等有个事还得求你。”姜瓖酒没喝下去就打住了:“什么事?”

“我需要大量的羊肉,你能找下吗?”

姜瓖拍着胸脯:“羊肉你要多少我有多少,只要你有银子。但我说好,不管绵羊肉还是山羊肉,我那里山羊多。”

祝世昌点头:“我懂。”

傅山不解:“要羊肉干嘛?”

姜瓖笑道:“祝巡抚这事不算机密吧,那我就和傅青主说了。羊肉是军粮,太原是五省粮都,有补充军粮的责任。”

“大同不需要羊肉吗?”傅山不解。

姜瓖正色说道:“我让大同人花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相信,羊杂比羊肉更好吃。羊杂是用羊下水做的,配上大同当地的粉条,还有我们凤临阁特质配方辣子,如今在雁北广受好评。人们都吃羊杂,羊肉就能运出来了。”

姜瓖叹了一口气:“此事还要靠何大哥,我到现在还是靠的他的余荫。我大哥何守孝,早在我在草原准备那达慕的期间,就开始鼓动大同人养猪肉,都是吐蕃的藏香猪,味道不错。何大哥开发出很多种猪肉美食,什么糖醋里脊、扒肉条之类的。我们大同的扒肉条,味道不错的,傅青主若有缘,我也在给你带一些来。有了猪肉和羊杂,这羊肉才能从大同运出来。”

傅山有些吃惊的点头:“这个事情,比我想象的复杂。”

祝世昌插嘴:“那是啊,就像你说的,无官一身轻。你以为官好做吗?姜帅为什么还要回大同,他原本已经被崇祯皇帝闲赋在家,据我所知他还有海外舰队。崇祯皇帝归西后,姜帅当时完全带着人,拉着银子出海,做个陶朱公,没人会为难他。姜帅还不是一颗保护百姓的心思,就和姜维姜伯约一样,宁可自己累死,也要把蜀汉振兴的担子扛在肩上?所以会单身反出大同死牢,将闯贼张天琳当场格杀!哇呀呀呀!”

傅山皱着眉头:“祝大人,这里不是唱戏的地方。”姜瓖不说话,用筷子捡起一个饺子放在嘴里。祝世昌继续说道:“傅青主可能质疑我为何这么说,我就给你举个例子,扬州为什么会城破被屠十日。我和你说个别人不知道的话,豫亲王早就说过,如果扬州能抵抗十日,他就要立刻南下。”

姜瓖补充:“因为豫亲王的目的是金陵,就是南京。”

祝世昌继续说道:“可是扬州连一天都没抵抗的住,早知道这样,直接投降岂不更好,免得百姓受这样的侮辱。。”

姜瓖说道:“所以扬州被屠城。”

傅山不解:“那为何要在江阴屠城呢?他们抵抗了八十一日啊!”

姜瓖冷笑:“杀鸡儆猴,蒙古人的策略。扬州十日接下来清军进入金陵,金陵开城投降。而江阴屠城后,清军在江南也慢慢平定。”

祝世昌拍拍手:“感谢傅青主这道美食,头脑饺子,我会推荐给皇上,就算是咱山西太原的特色美食。话已经说到这里,本府也该回城了,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