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45节 望鹤楼上

第045节 望鹤楼上

郑成功闻闻身子的衣服,果然酒臭扑鼻,公西俊人正在让人给郑成功换衣服。郑成功原来不带公西俊人登岸,公西俊人以为是害怕百里芸认识自己,现在才知道,是郑成功照顾自己。

因为同为黄种人,中土的人最能喝酒,这是公西俊人这样的倭人无法比拟的。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自从元朝开始,中国的酿酒技术就已经引进了蒸馏酒,酒精度数极高。而日本的酿酒技术还停留在中国唐朝时期,分为清酒和浊酒。就算是清酒,度数也不高,不到二十度。而对于此事来到南海的西班牙人等欧洲人,他们虽然喝酒,但是喝的大多数是啤酒、朗姆酒等低度酒,主要的作用是解渴,此外就是补充维生素。而对于中国水军,因为船上常备茶叶,平时对于酒的依赖性不如欧洲人和日本人,所以中国人喝酒就是喝酒,喝茶就是喝茶,喝酒和喝茶是两个意思。

公西俊人可是尝过喝酒的痛苦,这唐人(指明朝人)一喝就喝非常辣的酒,而且一喝就醉,醒来就头痛,最是痛苦不已。此刻看到郑成功和他的随从,无一不是横着回来的,公西俊人知道这肯定是唐土(明朝)习俗。看来郑成功不让自己上岸目的是这样,船上必须要有一个能管事的人是清醒的。公西俊人自从看到郑成功等人回来就没停下来,不停的指挥船员们做事,熬醒酒汤,准备换洗衣服,擦洗船舱,忙的一塌糊涂。

郑成功嘟囔道:“本王记得谈了粮食的事情。”公西俊人连忙点头:“是的,不仅是粮食,就连瓷器,七郡主都答应给我们最低价。”

公西俊人一叹气,看着门外匆匆走过的船员,心有余悸地说:“国姓爷为国付出太多。”

郑成功却摇头:“本王是不是也同意了铁炮?”公西俊人一摆手:“那无妨。”铁炮制作需要工匠,还需要冶铁。海岛大同虽然有很多人,但是不会冶铁,而不擅长武器。购买铁炮,其实也是一种高消耗品,公西俊人倒是很高兴看到这一点,毕竟铁炮贸易,是公西俊人主持的贸易。

郑成功点头,看来脑海中的记忆没有错,比如,百里芸答应他,北方姜瓖愿意反清,这件事他记得清清楚楚。至于什么粮食还有瓷器,他还真记不清。不过瓷器是好东西,红毛番最主要的货物之一,就是瓷器,这些红毛番甚至把朝鲜、琉球的瓷器都买光了。眼下交通断阻,大同瓷器是海上唯一最有利可图的货物,落到郑成功手里,也算是此行不虚。

郑成功走出房门外,看着水手们忙里忙外。郑成功从走来的水手里又打开一坛百里芸送过来的汾酒,酒香传出来,公西俊人直皱眉。郑成功看着公西俊人微微一笑,慢慢的走到甲板上,望着夕阳西下,仿佛那一段温柔乡,只是错觉,不是真实。自己不过就是喝了一顿大酒,谈了一笔生意而已。

只是郑芝龙一直看着夕阳下去,淹没在海水中。就像那个女人,那个露着双肩的一字领衣服,慢慢褪去的样子。那个女人脸颊红彤的样子,与现在的夕阳一样,十分美丽。

此次海岛大同遭受风险,枣强王以身犯险救下五十名无辜岛民的事情,让岛上居民很震惊。如果说原来枣强王为藩王只是一个象征,现在的枣强王则有很高的威望,枣强王在海岛大同备受尊重。相比较什么大明的这个皇帝那个监国,海岛大同的人们都不承认,只承认枣强王是他们的藩王。

杨夫人让枣强王涉险,并让枣强王为诱饵的事情,若是在大明朝,早就被处以刑罚了。但是枣强王不是寻常宗室,他经历过开封、大同劫难,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相反,枣强王对于杨夫人的做法很有赞成之意。

枣强王于是趁着自己威望很高的时候,以封赏的名义接见了杨夫人。枣强王早就打出名号,杨夫人虽然设下险计,但是因为处理有当,当立一大功。但是因为百里芸对于这个陌生的杨夫人心怀戒心,因此对她并未大赏。

杨夫人本来也不愿意这么扎眼,作为曾经史可法的偏房小妾,杨夫人虽然能力有,但是眼光更有。作为史可法的夫人,如果说扬州之役的灾难,是她没有能力解决的——因为丈夫史可法给她的来信,只是一心催她赴死,而这并不是杨夫人的原心。这次海岛大同红毛番来袭,就可以让杨夫人大展拳脚。若是有能力,杨夫人还是愿意带人拼命,而不愿意窝囊赴死,虽然她也是女人。在海岛大同驱逐红毛番之役后,杨夫人原来只想低调的做回自己,却被人高马大的南十方请进了望鹤楼。

杨夫人心中忐忑不安,她是见过弘光帝画像的,也见过这种肥胖的朱家子弟,不但身高体胖,脑满肠肥,而且当初阮大铖和她说过的话就在耳边,不管那些是不是真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一步一步登上望鹤楼的楼梯,杨夫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在一下一下跳动,十分清晰。身后天涯一步一步,也紧紧跟着。

枣强王看到杨夫人进屋亲自起来接:“救命恩人来了,快请坐。”杨夫人慌忙还礼:“王爷不可如此,小女子一介布衣,岂敢劳王爷大驾。”

枣强王哈哈一笑:“十方啊,下去吧。”南十方一走,天涯也不好意思待着,看了一眼杨夫人,看到杨夫人点头,天涯跟着南十方下楼。

整个望鹤楼上就只剩下杨夫人和枣强王二人,一阵微风吹过,吹得人沁人心脾,不再是海岛上闷热得感觉。

枣强王让杨夫人坐在自己对面,笑呵呵的说:“杨夫人莫要惊慌,本王向你保证,这望鹤楼上,没有第三个人。”

杨夫人心说我就怕这样,只得赔笑,好在怀中有烟花,而天涯就在不远处准备,让她心里略略放下心来。杨夫人看到枣强王轻松的拿起茶壶沏茶,手法熟练,而手指头上都是厚茧,哪里有寻常王爷那样娇生惯养。枣强王递上一杯茶,澄清的水上飘着淡淡茶叶。枣强王淡淡的说:“这海岛大同,流行的是橘洲那面的抹茶。只是在大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勒令禁止抹茶,只喝茶叶。因此纵然全岛都在喝抹茶,本王也只喝茶叶。”

杨夫人十分伶俐,哪里听不出话外之音:“从今天开始,小女子也只喝茶叶。”

枣强王哈哈一笑,满意的点点头。枣强王问道:“杨夫人,你是做什么的?”

杨夫人虽然是史可法的夫人,但是也是出云社的首脑,是南洋渔女的背后大总管。杨夫人作为史可法夫人的身份,在岛上几乎无人知道,除了自己几个心腹。因此杨夫人站起来深深鞠躬:“请王爷恕罪,小女子做的是伶门生意。”说的十分隐晦。

哪知道枣强王点头:“具体是什么,说来给本王听听。”

杨夫人一咬牙,便将南洋渔女的身份泄露。南洋渔女本来就是从大明逃出海外逃生的女人,做的都是皮肉生意。哪知道杨夫人刚刚隐晦的透露一些,枣强王突然问道:“杨夫人,你可知道秦淮八艳?”

杨夫人十分惊奇,只是面上完全露不出来:“秦淮八艳当然知道,王爷可能不知道,我这南洋渔女,大量是无法成为扬州瘦马的人,只得下南洋的女人。”

枣强王十分满意:“本王在大同做代藩王的时候,也知道大同的雁北六玘。眼下海岛大同一切都在恢复,只是没有雁北六玘的身影,十分可惜。”

杨夫人眼睛一亮:“王爷的意思是——”

枣强王淡淡的说道:“本王也没什么意思,只是想起了当初在大同做代藩王时期,看到大同总兵姜瓖,利用如今七郡主,在雁北大同打造的雁北六玘,在大同开了无数花楼,吸引无数商人的眼光。”

姜瓖打造雁北六玘的事情杨夫人完全知道,当时派来了蓝书瑶,后来秦淮八艳有四人北上大同协助姜瓖组织那达慕。杨夫人此时只是装作不知,听枣强王解释。末了杨夫人皱着眉头:“这花楼的生意,其实小女子也想做,只是害怕七郡主。”

毕竟海岛大同上面,百里芸的花楼才是主要的势力。

枣强王淡淡的说:“你南洋渔女有任何活动,本王都会去捧场。”

杨夫人心中一动,虽然放心了,但还是有些遗憾,永远离不开这种政治的漩涡:“此种大恩大德,小女子结草衔环也报答不了。”

枣强王哈哈一笑,站起身来,从身后的书柜上,取出一个盒子。枣强王将盒子放到桌上,推给杨夫人。杨夫人不解,还是打开盒子,里面一块金子做的圆饼。

枣强王解释道:“这叫做金牌,当初大同姜瓖举行那达慕,赏给那达慕的各类勇士的。当时姜瓖给了代王大人五块,代王大人赏了本王一块。”枣强王顿了一下:“本王离开大同的时候,就只带了这么一块金牌。”

杨夫人诚惶诚恐:“这怎么可以,这让小女子情何以堪?”这个金牌杨夫人其实见过的,柳如是他们也有过,百里芸送的,黄金打造,沉甸甸的。若说是美观绝对谈不上,比起凤冠差远了,但是纯金所做,价值不菲。(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