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34节 大同再战(三)

第034节 大同再战(三)

不得已,孙徙只得亲自上前,和清军对射火炮。孙徙清楚,无论清军还是雁北军,用的都是西洋的红衣大炮,射程威力都差不多,炮手的准确水平的因素就显得很重要。大明风格是凭城用炮,很少和对方炮击互射。而孙徙作为雁北军的火炮最高将领,必须将这一战赢下来。

在明清,火炮都是工匠来负责。但是清军火炮射手已经经历多场战斗,经验丰富。而雁北军是第一次面对与敌军火炮对射的情况,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凭借大同城墙又高又厚,暂时也不见下风。

姜小轩皱着眉头,看着远方巨大的英字旗。那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帅旗,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这时,耳边传来刘晨宇的声音:“姜小帅,东门有变!”

“什么?”姜小轩身子一颤,东门的*等人只是佯攻,怎么会有变?

姜小轩匆匆跑到东门,正好看到*过来。*抄起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看到姜小轩又要说话,不禁呛了起来。

姜小轩连忙安慰他,看着*战袍上全是血迹,知道也是血战一场,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解释道:“清军在东面设了埋伏,姜灵将军和我失散了。”

“怎么会这样?”姜小轩不解。*身边的人也不多,姜植也不见踪影。姜小轩不敢托大,连忙叫来姜踏、姜文泰等人:“你们出城,和*一起,将姜灵将军等救回,怎么样?”

*阻拦:“不用,我有不好的预感,但又说不出来。鞑子骑兵并不多,但是进入他们的战阵不知为何,总觉得晕乎乎的,我就是那时和姜灵将军失散的。”

姜小轩摇头:“那要怎么做,将姜灵将军扔到城外不管么?”

作为雁北军同袍,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袍泽扔到战场上的。当初松锦大战,整个大明军队在洪承畴督师的命令下,让雁北军断后,就是让雁北军送死。就是这样,高鼎等人还是将一部分雁北军残兵带回大同。此番就是和清军血战,姜踏和姜文泰并不怯战:“姜小帅,我等愿意出战!清军中骑兵并不多,我等步兵有一战之力。”

经过一天的战事大家已经发现,清军中骑兵很少,和高敏宗预计的一样,清军没有足够的粮草来喂马,所以清军大营中大多都是步兵,而没有足够骑兵。

*接过旁人送来的羊杂,大口囫囵的吞了一口,然后说道:“我也去。黑旗军不能就这样折在鞑子那里。”

黑旗军是雁北军中,姜瓖带领的军队。此番就是因为黑旗军出动,姜瓖才能带着姜镔的白毦兵从西面偷偷出发。姜小轩也知道黑旗军若是折在清军中,对大同守军是怎样的打击。姜小轩当下也不犹豫,回头对姜植说道:“你们一起,姜植你跟着*,姜踏姜文泰你们带着步兵,去和鞑子作战,把袍泽们从鞑子那里带回来!”

*没有想到,此番出阵,会遇到一支清军骑兵,他们由多尔衮率领。

多尔衮是从北面杀过来的。

多尔衮带兵从北京城出发,目标就是集宁城。

多尔衮带领大军的目的并不是作战,而是在草原上闲逛,碰到蒙古人就摆出和善嘴脸,表示现在姜瓖作乱,蒙古人不要帮助汉人。一路上多尔衮大军走的很慢,如果蒙古人同意清军所说,多尔衮大军就没什么举动。如果有人稍有不服,多尔衮就命令大军将蒙古人全部杀掉。

所以多尔衮姗姗来迟,来到集宁城下,大同第二场战斗已经打响,阿济格奉命在大同与姜瓖展开了会战,所以集宁城不会有大同的援军。这座以百里芸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乌兰察布,在草原上的人们也称为七娘子城。多尔衮站在集宁城下呵呵冷笑:“本王灭了一座三娘子城(呼和浩特),就不在乎再灭一座七娘子城!”

就多尔衮所了解,集宁城中并没有太多防御力量,连城门都未曾关闭,远远都能看到城中混乱的样子。多尔衮用马鞭一挥:“想要女人吗?想要马匹吗?想要金银吗?去里面抢吧。”

七娘子城集宁城素来以繁华在草原上著称,多尔衮带着都是满清的亲年贵胄,全是热血,一听到这个消息,奋勇朝着城市冲了过去。

出乎预料的,一支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到军队从一个小山丘之后拦腰将八旗军斩断。这些人身穿黑色军甲,与雁北军极像。为首一人胖胖的,挥舞马朔,将几十个挥舞长刀的八旗军士兵斩掉马下。他的身后有人挥舞一支紫色旗子,上面挥动的大大的姜字。

多尔衮连忙命人将队伍集合好,自己拔马过去,对着那人喊道:“你不是姜瓖,你是谁?”

“问人名字之前,先回答自己的名字吧。”

多尔衮哈哈大笑:“本王乃是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是也!汝是谁,莫要辱了自家性命!”

胖子将领高声喊道:“在下阳城(阳高)总兵姜瑄,特来应战。”

多尔衮一愣:“大同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姜瑄眉头一横:“你是不明白邻居的意思,我们汉人有句话,远亲不如近邻。七娘子城就是大同的邻居,我们不能让它受到伤害。”说着拔马上前。

姜瑄已经发现多尔衮在拖时间,几句话的时间就将混乱的八旗军整理在一起。若他知道那不过是八旗的青年贵胄,连正式军队都不是,不知该怎么想。

多尔衮冷笑,用马鞭一挥,八旗军就冲了过去。多尔衮觉得姜瑄这是在找死,在草原上和八旗军对战,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姜瑄虽勇,屠杀朝鲜兵可以,却绝不是清军主力的对手。多尔衮手下一万多人,论人数、论素养,都比姜瑄的明军要高出不少。但是明军为部位均,做的就是和清军硬拼的打算。平均每劈死两个明军,就要死去一个清军。但是明军人数本来就少,就看在清军八种颜色的旗子中,大明的日月旗越来越少,终于,最后一个日月旗也倒下了。

姜瑄和他手下的五千士兵,全部战死在集宁城前。

不过半个时辰,草原上已经层层血迹,不见一个明军活人。多尔衮按照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留下的规矩,每数千人尸体,就在草原上倒吊一具尸体,现在已经四具尸体,就是说,明军来了至少四千人。多尔衮狐疑,这些人为什么慨然赴死,难不成有什么诡计?

就在这时有人汇报:“英亲王大同急令,大同城主力已经出城,对我军造成极大冲击,英亲王请求援助。”

多尔衮瞬间明白,自己遇上的大概是大同的一支伏兵。都说雁北军势力强,没想到碰到自己这么硬,竟然自损了两千人。但是不合逻辑啊,这些人为什么慨然赴死?一般军队碰到硬的队伍,很少有硬拼的道理。

有埋伏!

这个思维刚刚拂过脑袋,多尔衮就看到集宁城北面出现滚滚沙尘,一支军队飞奔而来。为首一人伸手一挥,隔着老远,多尔衮就看到自己的刀鞘上一道橘色光芒,刀便拔不出鞘。

不仅他一个人,所有八旗军士兵刀都拔不出鞘。

“大萨满?!”多尔衮大喝。

大萨满鬼魂一样出现在多尔衮身边,淡淡的说:“贞廉星力,特点是封。我军尽早撤离为妙。”

多尔衮看也不看身后浮尘,大喝:“往南,目标大同。”

罗雅克带着所尚。伯颜和脱脱带领本部人马赶到集宁城下,多尔衮已经远去。罗雅克暗叹多尔衮狡诈,大同姜瑄率领五千多骑兵阻挡他,竟然被杀个一个不留。

当然罗雅克使用星术需要时间准备,特别是大范围星术,但是不到半个时辰的准备时间已经是自己的极限,没想到多尔衮一击即中,立即撤走,连个报仇的机会都不留。

所尚望着满地明军尸体不忍:“我们用不用掩埋他们?”

这时城门那里传来声音,集宁城中的居民自发走出来,为明军掩埋。没有棺材,只有草席,或者麻布。但是每个人都干得十分专注。因为这些集宁城的居民知道,他们捡到的一条命,就是从面前这些牺牲的明军用生命换来的。

在大同城外,阿济格站在空地,周围都是到处奔走的清军士兵。身旁,鳌拜和满达海等人都在劝:“英亲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还是先撤再说。”

大同城中的明军发出了殊死反扑,兵力竟然和清兵不相上下,多达十万以上!但是在阿济格的部署下,已经将很多明军引入阵中。从大同东门一直延续到大同北门,长达数十里的地方,都被击杀的两军战士布满。清军和明军在阿济格布置的陷阱中到处厮杀,已经有明军进入到阿济格的本阵附近。但是阿济格也知道,将明军从大同城中钓出来的计策,已经成功!(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