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清穿之庶女将军 > 第四十五章 计划之中

第四十五章 计划之中

康熙在描绘一副丹青,我随侍在一旁。书房中还有一名华贵女子,眼风时不时地打量我。

“皇上,四贝勒与九阿哥、季大人、张大人、窦大人等人均已候在外面了。”李德全进来躬身说。

康熙手笔,抬首对华贵的女子说,“静嫔,你先退下吧,晚些时候朕到你那用膳。”

静嫔柔媚一笑,福一福身,声线甜美:“好的,皇上。那臣妾先告退,皇上多注意身体。”

此女子全身上下无一可挑剔,一颦一笑都是引人注目,无子无女,就能爬到嫔的位子,想来窦氏也不失康熙宠爱。难怪姑姑一直处处打压她,这静嫔绝对是一位劲敌。

康熙净过手,却没有率先召唤门外的人,而来到窗前的炕上坐下对我道:“瑾瑜,你过来。”

我躬身子来康熙跟前,垂首倾听康熙的吩咐。

“这黄河一案,你如何看?”康熙问我。

我接过宫女的茶,端到康熙面前,才面露难深色地说:“这……臣不好妄议。”

“你有什么就说什么,朕先恕你无罪。”康熙掀开茶盖,挑眼看着我地道。

“臣遵旨。”我先作揖,“这件事显而易见,一个监督不力,一个管理下属不周,理应责罚。但臣认为,皇上心忧的不在于此。”

我停下,抬眼看着康熙,康熙挥手让我示意说下去,“皇上如今心忧的是民愤难平。”

“那你有何对策?”康熙闭眼,手中转着念珠地问我。

“臣一介武夫,人微言轻的,哪有何对策献丑?不过皇上召唤四贝勒、九皇子与诸位大人前来,必定是详谈此事,臣就不打搅了。”我赶紧躬身退到一旁。

康熙睁开眼,睇了我一眼,才让李德全把门外的老四与季伯鸣等人传进来。

“臣,参见皇上。”

“儿臣,叩见皇阿玛。”

“都起来吧。”康熙道。

康熙重新闭眼,手里转着念珠,如入定的菩萨,许久才开口,“你们认为黄河溃堤一案,查,还是不查。”

季伯鸣躬身,“回皇上,必须查。”

康熙问向老四,“胤禛,你认为呢?”

“回皇阿玛,儿臣也认为彻查。”老四如实答。

窦德贤噤声不语,而剩下中立的张廷玉,康熙不用问也知道其回答是模凌两可。康熙停下手中的动作,睁开眼,迸射睿智而狠厉地目光,道:“那朕说,不查呢?”

难得静嫔可以多承宠,岂能让宫外的因素影响康熙的身体?如今后宫日渐独大的和嫔又有孕在身,窦德贤焉能不急小腹一直不见动静的孙女。

窦德贤闻言,赶紧跪地,“皇上,大局为重啊!如今民愤四起,交出罪魁祸首安抚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此事不查不行,即使走个过场也要演下去。康熙只不过是想要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才迟迟不下旨意处罚老八与太子。

“皇上,此事未必就真的是八阿哥或太子的人所为,些许是外人的栽赃伎俩,欲在他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呢?”张廷玉开口。

这话说到康熙心坎去了,康熙不免捋着胡子点头。

“回皇阿玛,前几日我与十弟捉拿了一批反清复明的日月教人士,儿臣从他们的口中审讯得知些端倪,这炸毁朗宁乡堤坝一事有可能就是日月教所为。”老九道。

我说呢,老十无来由的突然捉拿日月教人士。原来,暗藏妙招。

“如是日月教所为,也不足为奇。这样一来,就十分说明他们要让我们大清失去民心,引起四方民愤对抗朝廷,此计谋无不谓阴狠毒辣。”老四接过道。

“哼,这日月教也着实可恶,不仅屡剿不清,还分布广泛,他们大部分都渗透百姓其中,真假难辨,让朝廷委实头疼得很。”康熙十分愤恨地道,“必须加紧捉拿住前朝皇裔血脉,要当着天下人诛杀之,才可杜绝他们复国的念头。”

“儿臣明白。”老九躬身回答。

“有功必赏,有错必罚,朕一向赏罚分明。鉴于胤禩与太子皆管理属下不周,罚其手下官员逐一降职,而太子与胤禩俸禄减半,分封的土地与府邸的奴才也减半,并在各自府邸禁足三天思过。”

“即刻颁布告示,全国缉拿日月教等前朝余孽,黄河溃堤一事皆由前朝余孽人士一手导致,欲栽赃嫁祸于朝廷,还妄引发各地民愤撼动大清根本。这种置天下苍生于草芥的异教众徒,必须杀之而后快!”

然后,康熙就让老九着手处理已捉回来的日月教人士,务必让他们招供日月教的各处据点,以及相关头目,并把头目们的头像画出,于全国各地张贴缉拿悬赏。

这下子,如了康熙的愿,反清复明的日月教便成了众矢之的,从而解除了朝廷失信于民的危机,也保全了老八与太子。

“皇上,既然此事已敲定,那么城外的那些难民……”季伯鸣提醒到。难民不散,的确是个头疼的事儿。

“胤禛,此事就交给你办理,务必让百姓快些回乡准备过冬的事宜。”康熙近日来面部绷紧的肌肉,此刻终于有些松懈下来,不免心情大好的吩咐老四去办理疏散难民一事。

我原本想说点什么的,可张了张口,还是把话咽下。一旁的康熙见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没好气地道:“你小子,有什么话就说吧!”

“启禀皇上,微臣不才,有一个斗胆的建议。”我道。

“建议?你且说来听听。”康熙应允。

“既然黄河一案为日月教所栽赃,但朝廷多少有些罪责,不仅有失民心,还民愤四起。所以臣斗胆的建议,就是皇上能择个良辰吉日,携诸皇子一同亲临京郊外的难民营,不仅显得天家威仪,更体现圣上爱民如子,也展现了诸皇子‘列爵而临民、食禄而治事’的美德。”我娓娓道来。

“好一句‘列爵而临民、食禄而治事’,这一样来,大清前所失的民心便可回来,还为皇家赢得了‘亲民’美誉。瑾瑜,朕记你一功。”康熙表示很受用我的建议,直对我点头。

“既然如此,皇上,择日不如撞日吧。”季伯鸣躬身道。

“嗯,诸位爱卿如何看?”

“如季大人所言,择日不如撞日。”其余人纷纷躬身异口同声,曰。

我垂头,嘴角轻扬。一切步骤,皆在计划之中。

我能感受到一道目光紧锁于我,我忍不住微微抬首,便看见老四那对深沉的瞬子。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是未来的雍正,惹恼谁都不要太过惹恼他,何况被人蒙在鼓里的算计呢?(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