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四十三章 从头学起

第四十三章 从头学起

“班长,我错了!罗大叔,让您受惊了!对不起,怪我瞎逞能,夸夸其谈,活人身上切肉,我下不下手!”游清明磕完头对税天龙和老罗说道,言辞恳切,充满悔意。

税天龙忙过去把他扶起来,笑着说:“咱们是红军战士,队伍上不兴这一套!小游,有你这话就够了,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炊事班是一个整体,以后大伙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好不好?”游清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脸上绽开笑容,小院里响起噼噼啪啪的掌声。

这次比试对于游清明来说犹如浴火重生,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改变了两种看法:原来一直对烹饪持有偏见,觉得上不了台面。厨子历来属于下三流,即使到了民国,仍然不被尊重,这次比试,税天龙展示了精湛刀功,让游清明对烹饪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是炊事班工作性质,游清明参军初衷是为了衣食无忧,同时也抱着杀敌保家的想法,倘若红军被打败,又回到原来日子,哪有安居乐业可言?

当火头军永远上不了战场,每天就是买菜做饭,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如果爹娘兄长知道他的处境不知作何感想?哪天回家探亲,邻居问起来,游清明怎么回答?乡亲们还不笑掉大牙!

为何要执意与班长比试?游清明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本事,红案、白案都不愿学,最好调到战斗团队,上战场打白狗子去。然而技不如人,连税班长这么有才的能人都甘愿干炊事兵,他还敢说啥?

第二天游清明便拜老罗为师,学习白案。老罗是慢性子,内向木讷,不善言辞,只说了一句话五个字:“先练和面吧!”和面谁不会,不就是把白面加水和成面泥么?游清明心里嘀咕,嘴上不敢申辩,拎起一袋面粉练习去了。

老罗心细如发,早已在院子里摆放了一张木桌,表面光滑如新,明显经过再次刨铣。桌子上面搁着一根擀面杖,游清明解开口袋,倒出一堆雪白的面粉,又舀起两瓢清水浇在上面,开始和面。

别看游清明年纪小,气力却很大,或许长期跟着老爸肢解活猪的缘故,抡起大砍刀,猛劈下去,足有二三十斤力道。在他眼里,这堆白面几乎没有重量,轻飘飘,如同鹅毛。

客家人与其它南方人一样,也吃面食,但远远比不上北方人那般嗜好。游清明全家早饭从不吃馒头包子之类,都是饭菜,吃了才有力气干活,所以不曾和面做早点。游清明还是在街上卖早餐的门店上看到的这门手艺,那家早餐店生意火爆,据说一天能赚两块大洋。

炊事班最忙的时候在三个阶段:早饭前、午饭前、午饭后,为什么不是晚饭前呢?凌晨四点钟起来做早餐、中午十点开始准备午餐,时间都很充裕,唯独下午不行。连队人多事多,训练作战任务繁重,早饭、午饭基本上都是凑合着吃,有时干脆带干粮,只有晚上有时间细嚼慢咽,所以晚餐最丰盛,有肉有菜还有汤。

根据部队特点,红军炊事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午饭后就开始准备晚餐,把清晨采购的新鲜食材洗干净,切成半成品,下午四点准时点火做饭。逢年过节还要格外买肉加菜,把平常难得一见的蒸菜、烧菜、卤菜、拌菜都端上饭桌,让战士们吃得尽兴。

游清明忙里偷闲,就是利用早饭后那点空余时间练习白案手艺。面粉在案板上扑腾舒展,散发成一团白色粉状物质,游清明脸上、胸口上、手臂上霎时扑上无数这种东西,感觉与杀猪截然不同。

猪肉气味浓郁诱人,人类嗜好血肉的天性被激发,无法阻挡,人人欲食之而后快;面粉麦香扑鼻,让人仿佛置身于麦田之中,沉甸甸的麦穗环绕周围,没有贪婪食欲,只有精神享受。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