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九十章 捉襟见肘

第九十章 捉襟见肘

税天龙和老罗难辞其咎,主动提出辞职,上级党组织经过反复考虑,给予两人记过处分,解除职务,调离工作岗位,降级为炊事班班长和副班长。

对于组织上的意见,税天龙和老罗心悦诚服,比起牺牲的战友,他们已经很幸运了。从此以后,两人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烹饪岗位上埋头苦干,开发出不少新菜品,博得战友们一致好评。

听了讲述,游清明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切不可轻视任何一个人;二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积沙成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税天龙和老罗的言传身教像一面镜子,照亮了游清明人生方向,豁然开朗,不再狂妄自大,静下心来,开始钻研业务。税天龙和老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倍感欣慰,逐步把技艺传授给他,游清明照单全收,红白两案均有较大进步。

军队具有特殊性,尤其在战争年代,讲求时效而不是质量,一切从满足基本需求从发。也即是,只要吃得饱,其它都不重要,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口感,因此对炊事班要求并不高。

然而税天龙和老罗都是烹饪专业人士,具备丰富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愿意草率行事,这种思想对游清明产生深刻影响。闵赣浙自古出商贾,经商风气颇为盛行,做生意最讲信誉,所以游掌柜从来不会欺行霸市短斤少两,是遵纪守法的好商户,游清明耳濡目染,养成良好品性。

在这种家境里长大,又遇上良师益友,游清明如雨后春笋,一天一个样,日渐成熟,很快成为炊事班顶梁柱。美中不足的是,食材原料有限,蔬菜多肉类少,主要原因在于军费紧张,绝大部分用于补充弹药和采购医药用品上面,相比之下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少得可怜的原材料,游清明一筹莫展,实在忍不住,向税天龙大发牢骚。税天龙耐心听他说完,走到米缸旁,舀起一勺大米,问道:“小游,我来考考你:按照正常饭量,这勺大米能让多少人吃顿饱饭?”

游清明暗自掐算:这勺大米大概一斤多,蒸好后有两斤半,如果多加点水,煮成半干饭,能有三斤。按每人三两计算,可以供十个战士吃一顿。

想到这里,游清明回答:“大概十个人吧,吃饱可能有点难。”税天龙笑了,说道:“没吃饱怎么行军打仗?你那是半干饭嘛!咱们得煮实实在在的干饭,吃一顿可以管一天。”“那只能给七八个人吃了。”游清明不好意思答道。

税天龙又走到菜娄前,抓起一把青菜,扭头问游清明:“这筐青菜可以给多少人吃一顿?”游清明又开始估算:一筐青菜约莫有十来斤,按每桌一盆青菜汤算,做一盆汤需要半斤菜,能做二十多盆。一桌人有十个,也即是能够满足二百多人食用。

“可以让两百多人吃上青菜汤。”游清明脱口而出,担心说错,又立即纠正:“假如多加菜少加水,只能让一百多人喝上热汤。”厨师有这个权利,可以多放菜,也可以少放菜,一切取决于厨师的心情。

“呵呵,你这小鬼头,蛮精得嘛!”税天龙大笑起来,随之正色道:“咱们不是酒楼那些老油条,帮老板赚黑心钱,作为红军战士,有责任和义务让战友们吃饱吃好。小游,你要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游清明点点头,带着疑问说道:“班长,您说得全对,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您故意少放油多加水?还嘱咐我们把饭煮稀点,馒头做小一点?”

税天龙长叹一口气,声音低沉,缓缓道出苦衷:“我也是身不由己啊!咱们苏区人多粮少,不这样做不行呐!即使紧衣缩食仍然无法满足正常需求,不少人吃了上顿愁下顿,还有人一天只能喝两碗稀粥,红军日子艰苦啊!”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