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深明大义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深明大义

沿着扶梯走到地窖下面,郝安奇仿佛进入一座大酒窖,一个个硕大的瓷缸出现在他眼前,披着满身尘埃。它们整齐划一排列有序,静默不语,好像来自遥远的古代。

莫老爷走到一个大瓷缸旁,揭开盖子,对郝安奇说:“郝连长,请过来,里面便是我牟家几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宝物。”郝安奇走过去,借着火把亮光,一堆白花花的食盐赫然在目,郝安奇释然了:民间传闻果然不虚,牟府囤积食盐多年,数量不菲,若按眼下盐价,所赚钱财富可敌国。

郝安奇的惊愕在牟老爷意料之中,面对堆积如山的财富,没有人会无动于衷。牟老爷淡淡一笑,自言自语说道:“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有人都以为牟家拥有这个盐库便高枕无忧,全家日子赛过神仙,哪里知晓其中难处?提心吊胆度日如年,还不如普通百姓。”

郝安奇似有所悟,早听说钱多了未必是好事,这种说法与牟老爷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牟老爷此话有何用意?借机诉苦?还是另外一种方式的炫耀?郝安奇暗自揣测,又想起游清明等人偷窃食盐的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牟老爷觉察到郝安奇的叹息,扭头问道:“郝连长还在为部队缺盐发愁么?如果我把这些盐捐赠给贵军,是不是可以解燃眉之急?”郝安奇足足楞了五分钟,他和彭代辉猜测过好几种结果,只有这一种没料到。

两人推测牟老爷最可能会采取的措施是报案,人之常情,一般老百姓都会这样做,何况牟家深藏不露。其次可能趁机敲诈,家丑不可外扬,红军官兵也是常人,这种心理很正常。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拿此事要挟苏区政府,恢复官盐垄断行为,继续过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万般猜测,唯独没有想到捐赠这一条,一介商贾能有如此胸怀,难能可贵!换言之,牟老爷与红军毫无瓜葛,凭什么把巨额财富拱手相让?一时间郝安奇竟乱了方寸,不知道该怎么答复牟老爷的问话。

说出这句话后牟老爷如释重负,压在心头的巨石得以挪开,原来心情舒畅就这么简单,庸人自扰而已。把囤积的食盐捐献出去,是牟老爷深思熟虑之余的决定,与其寝食不安,被别人揭发后坐以待毙,不如做个善举,与红军结交善缘,庇佑牟家老小安度余生。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牟老爷算得上睿智过人,尽管苏维埃政府诞生不久,前途未卜,但他看好新政权,相信红军,心甘情愿把食盐送给他们。红军战士偷窃事件只是偶然因素,如果不发生这件事,或许牟老爷的愿望永远都会埋藏在心底,红色政权转移后沦为敌手也未可知。

“我不想为难郝连长,您回去向上司请示,牟某静候佳音。倘若此事玉成,以前有过的不愉快一笔勾销,咱们牟家与红军永远是朋友。”牟老爷言辞恳切,一向直爽的郝安奇反而语塞了,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彭代辉得知牟老爷的想法,反应和郝安奇差不多,这件事非同小可,已经超出他们职责范畴。彭代辉立刻以两人名义书写请示报告,亲自前往团部汇报;团长也拿不定主意,批注后亲自前往师部汇报;师部又向军部汇报……,十余顿食盐可以拯救多少战士性命?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清楚。

这件事最终在苏区有关部门斡旋下得以圆满解决:用公款平价购买牟家囤积的食盐,除保障牟家二十年基本生活使用之外,其余食盐悉数搬运到指定仓库储存。对私自盗窃食盐未遂的游清明等人,责令其作出深刻反省,关禁闭五天,全军通报批评,三年内不予提干升职。

这个结果皆大欢喜,牟老爷感恩戴德,再次捐出粮食布匹若干,支援根据地建设;彭代辉和郝安奇感到十分宽慰,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烫手山芋变成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游清明、小章和其他战士通过这件事受益匪浅,上了生动一课,今生今世再也不会干这种蠢事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