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祸临头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祸临头

怀着满怀惆怅与期待,税天龙步行了大半天,终于回到久违的柳江古镇。还未走进镇子,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便扑面而来,微风里还捎带着丝丝菜花香,令人陶醉。川西南是油菜产区,每逢收获季节,山村到处是一簇簇油菜花,黄得耀眼,如果从空中俯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画卷。

税天龙心中有了底,但凡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庄稼必定得到丰收,意味着农家又可以过一个衣食无忧的丰年。税天龙心里寻思:看来刘湘治理有方并非传言,四川老百姓能够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穿过两道石门就进入古镇中心地带,税天龙担心被地主恶霸发现,向镇公所告密,有意绕了个大圈,从镇子后面悄悄潜入。古镇有一条不成文约定:本族人士外出远游归来,如入仕发财,光宗耀祖,允许从前门进入,高官侯爵者甚至可以享有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的殊荣;与此相反,落魄浪荡者如走进前门,被发现举报,要遭到棍棒之责。

税天龙虽然两头不沾,既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流浪街头,但当年背负着“赤匪”罪名逃逸,尽人皆知,不排除财主告密的可能。

税家住在镇上,已经数百年,据家谱记载:祖籍广西柳州,明末清初为躲避战祸,举家迁移至此,世代务农。到了税天龙爷爷一辈,才离家去了眉山县城,给饭馆当学徒,学到一手川菜绝艺后,自己开办了酒楼。

按理说税家子承父业,靠经营酒楼完全可以步入小康乃至殷实,不必再回到柳江老屋,然而,这一切都毁在税天龙手上!追根溯源,都是因为税天龙选择了跟党走,家眷受到牵连所致。

那是民国13年5月(公元1924年),杨森在吴佩孚有力支持下,卷土重来,占领了重庆,而后又攻克成都。杨森把熊克武等逐至川南,任四川军务督办,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此时杨森事业达到顶峰,雄心勃勃提出“建设新四川”,推行“新政”:一、修建马路;二、开辟公共体育场;三、成立通俗教育馆;四、提倡“朝会”等措施。

推行新政的同时,杨森积极响应吴佩孚号令,在四川全境展开新一轮绞杀革命党运动。霎时间血雨腥风,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巴蜀大地,重庆、川东、川南、川北、川西、川西南等地大批革命党遭到抓捕屠杀,革命形势处于最低潮时期,国共两党均转入地下,继续与反动军阀做斗争。

在这种情势下,四川党组织也接到中央指示,要求全体党员隐瞒身份,暂时停止一切公开活动,等待时机。已经暴露的同志立即转移,离开四川,到武汉或上海集结,分配新的任务。

税家酒楼是党内秘密联络站,税天龙在父母支持下,以酒楼为据点展开工作,辐射整个西康地区。税天龙等人的行动引起反动军阀怀疑,派出暗探暗中盯梢,很快锁定可疑目标,也即是税天龙和几个负责人。

税天龙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刻骨铭心,埋藏在心底深处。当时正逢春分时节,柳江老家亲戚过生,邀请税天龙父亲去掌勺,做一场坝坝宴,四川人俗称“九大碗”。父亲伤风感冒,不能下厨,让税天龙代替,带上酒楼大厨和母亲前往古镇,哪知道阴差阳错,却因此保住儿子性命。

这天也是西康地区党内例会召开的日子,税天龙正担心同志们安危,听到父亲嘱咐,灵机一动:何不趁此机会把会议地址转移到柳江?那里僻静清凉人烟稀少,特务不会留意,征求其他人意见,也表示认可。

一切准备就绪,酒楼一帮人浩浩荡荡从县城出发,直奔柳江古镇,其中包括地下党主要成员。税天龙没有想到,刚离开酒楼,监视他们的特务便发现了,为了探听虚实,他悄悄溜进酒楼,逐一察看。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