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心烹饪

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心烹饪

母子重逢,有多少话语想要倾述,可是税天龙不能长时间滞留,老母亲也心知肚明。第二天就是老人八旬寿诞,届时宾客盈门,哪有不透风的墙?税天龙母亲没有把小儿子回来的消息通知亲友,大门紧闭,和儿子单独度过一夜。

税家在柳江镇不算大户,也称得上人丁兴旺,七七八八的亲戚有二十多家,加上母亲娘家来祝寿的代表,大概要摆五六桌。古镇民风淳朴,街坊邻居相处得不错,谁家遇上红白喜事,其他人都要去恭贺,这样一来,寿宴起码不少于十桌。税家合计后,决定搞十二桌坝坝宴,取“月月红”吉意。

母子俩聊着聊着,税天龙忽然想起一件大事,问道:“妈,您的寿宴准备咋样了?有没有从眉山城请大厨来掌勺?”老母亲摇摇头,黯然回答:“兵荒马乱的,大师傅不愿出远门。咱们这瓦屋山上土匪闹得凶,连本地人都躲得远远的,何况外乡人?”

税天龙低头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又问道:“食材呐?肉类、蔬菜、调料,准备好没有?”“这个你放心,那些小辈,侄儿、侄女、表叔、表侄积极得很,半个月前就开始采买,加上我冬月间做得腊肉香肠,够吃了。”老母亲露出欣然笑容,老伴走了十年,她也想趁此机会答谢亲友。

“妈,您知道,我不能在家呆太久,十年没回来,儿子未尽半点孝心。您带我到厨房,看一下有啥现成的,做几样拿手菜,明天的寿宴就不参加了。”税天龙动情说道,这是他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税天龙母亲当然明白儿子心意,此时无声胜有声,什么语言都是多余。母子俩走进厨房,税家尽管多年前便已经分家,各自生活,但依旧保持原状,厨房还是税天龙儿时那般模样,宽大敞亮,各种刀具、案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老母亲给儿子一一展示买来的肉类菜蔬,果然应有尽有,农村制作“九大碗”的原材料都在里面。看着这些食材,税天龙感到熟悉又陌生,离家十年,多久没碰过泡菜,没烹制过熟油海椒,他已经记不清楚,手艺是否已经生疏,他也有些担忧。

“龙娃,放手做吧,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些手艺一旦掌握永远都不会荒废,我相信你,能做出你老汉儿曾经拿手的好菜!”老母亲宽慰道,税天龙正在踌躇,母亲的话让他得以慰藉,开始考虑如何制作菜品。

川菜以家常菜见长,不似宫廷菜那么富丽堂皇,也不像江浙菜那么考究,既有麻辣鲜香的猛劲,也有糯软细腻的绵柔。东坡肘子是眉山各大酒楼皆有的招牌菜,税家也能做,乡村“九大碗”更不缺,税天龙首先把这道菜摒弃在旁,决定用甜烧白替代。

母亲年事已高,人老牙先老,甜烧白用上等五花肉和糯米精制而成,肥而不腻耙而不烂,最适宜老年人食用。与甜烧白对应的是咸烧白,原材料也是五花肉,只不过换了咸菜,以宜宾叙府芽菜为首选,沾口即化,是佐餐美食。

“九大碗”里都有这两道菜,税天龙特别嘱咐母亲:自己专门做二十四碗烧白,甜、咸各半,送给每桌年纪最大的长者,带回家去自用。

为了不重复坝坝宴原有菜肴,第二道菜税天龙选择制作油炸蚕蛹。这是一道小吃,典型的佐酒小菜,原料是新鲜蚕蛹。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油炸后味道醇香,美味可口。

烹饪讲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洪雅地区盛产桑蚕,柳江也不例外,因此蚕蛹唾手可得,物美价廉,可谓是上苍恩赐的绝佳礼物。税天龙从小就喜欢吃这玩意儿,跟父亲学艺后,炒得一手好蚕蛹,外酥内嫩,脆而不软,令人赞不绝口。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