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二百八十四章 盐都美食

第二百八十四章 盐都美食

罗筱元的商行中午一顿包饭,按当地老百姓常说的话讲,就是“包伙食”,所有人午餐费用由商行统一支付,餐标是每人每天五毛钱。钱不多但足以吃顿饱饭,可以让一个成年人吃上三两米饭、一碗蘸水豆花儿、一盘凉拌猪耳朵,还有店家提供的免费泡菜,算得上中等档次了。

自流井的盐商掌柜只有在款待客人或者应酬时才外出就餐,大部分时候都在自家店铺门口解决吃饭问题,餐标和伙计一样,并无特殊待遇。这天晌午,罗筱元算着时间,等前两拨食客吃完走人,才慢悠悠来到附近一家富顺豆花儿店,点了两碗蘸水豆花儿、三四样小菜,开始观赏河景。

午餐如同农村宴请宾客的流水席,大概有三拨人:十点过是第一拨,这拨人早饭与午饭一块儿吃,都是干苦力的乡下人;十一点半左右会来第二拨,这拨人是商家管事或者伙计,也有少部分掌柜,把手上事情忙完,边吃饭边休息;最后一拨是前来买货的客商和剩余的掌柜,趁着吃饭谈生意,吃完饭生意也就做成了。

第三拨人吃饭时间介于中午十二点半到两点之间,餐馆和饭馆等这拨人吃完,便可以关门打烊,下午接着开店的极少。釜溪河流了多少年,这样的日子就持续了多少年,雷打不动,恍若花开花落花满天,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罗筱元磕着店家赠送的炒瓜子,不时和路过的同行熟人打招呼,大家在河边开店经营,彼此知根知底,见面的次数比家人还多。眼看快一点钟了,还没有陌生人出现,罗筱元不免有些担忧,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这回不至于又出现差池吧?

“请问先生,您这张桌子有人么?”罗筱元正在沉思,耳边响起问话声,不是自流井当地口音,属于川南地方方言,但夹杂着成都官话,比较悦耳。罗筱元没有在意,答道:“抱歉,已经有人了,请坐其它桌子嘛。”

“这两碗蘸水豆花儿窖水下早了,有点老,先生没有看出来?”欧亮并未离开,继续说道。罗筱元眼睛一直望着河水,听到这句话方才引起注意,扭头看看对方,觉得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客官怎么看出来的?你又没有吃过?”罗筱元反问道。

欧亮笑笑,一屁股坐下来,指着豆花儿说道:“川菜讲求色香味俱全,这豆花儿也要看其形嗅其味,无须品尝。做工上乘的豆花儿除了大豆品质一流,下卤的时间也必须掌握得当,太早则木讷,太晚则稀寡,都不入口。”

“哦,这么说来,客官还是行家?也是经营富顺豆花儿的店主?”欧亮的话勾起罗筱元兴趣,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豆花儿尝尝,果然过老,少了鲜嫩味道。欧亮见火候已到,也拾起筷子,夹起一块豆花儿放入蘸碟内,嘴里念念有词。

罗筱元听得真切,他在喃喃自语:“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这不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吟诵豆腐的诗句么?也是川南地委为第二次接头制订的暗语。罗筱元忙接上后两句:“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两人相视而笑,终于顺利接上了头。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吃过饭到河边去走走。”罗筱元让老板换了两碗嫩些的豆花儿,两人埋头吃起饭来。河水潺潺,如脱缰野马流向下游,最终将并入沱江,成为大江大河的一部分。

罗筱元和欧亮并肩走在釜溪河边,欧亮把税天龙的来意讲了一遍,罗筱元认真聆听,陷入思索之中。自流井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井盐产地,要保障瑞金苏区几十万人日常生活完全不成问题,即使只拿出商会部分库存也绰绰有余。然而赣南处于战时状态,国民政府势必层层围堵,不要说运到江西,想出川都不容易。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