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二百八十九章 热血川商

第二百八十九章 热血川商

余述怀常年吃斋念佛,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商会广为人知,听他这么一说,都明白其用意,熊佐周和侯策名不再追问,缄默不言。两人的销售网络遍及大江南北,同楚河汉界一样,也分为南北两部分:熊佐周主要销往北方,侯策名主要销往南方。

如果仅是余太太娘家几十口人日常生活使用,侯策名就可以搞定,难就难在他独木难支,单凭个人能力不足以给苏区运送数量巨大的食盐。换作熊佐周也一样,日产量有限,只有和侯策名联手,才有可能满足余述怀的需求。

为什么余述怀不能提供货源,熊佐周和侯策名只负责运输呢?因为余述怀的商行早已被民国政府征用,作为国家食盐储备专供,剩余部分在川内销售殆尽,哪还有多余货物?罗筱元的情况与余述怀相似,也拿不出多少存货,请熊佐周和侯策名帮忙实属无奈之举。

“余兄,咱俩商量一下,明天晚上给您答复,还在这儿,您看咋样?”熊佐周拿不定主意,看侯策名的样子也犹豫不决,故而征询余述怀意见。这是一件大事,余述怀当然理解他们心情,点点头,三人就此作别,离开“老茶客”茶楼。

熊佐周和侯策名被余述怀推到风口浪尖上,上不了也下不来,像油锅里煎炸的酥肉,内心备受煎熬。作为生意人,他们只关心赚钱;作为一家之主,他们只专注养家,不想牵扯政治,更不愿因此冒险。但面对余述怀的嘱托,熊佐周和侯策名左右为难,他们清楚,余述怀再没有更值得信任的人。

经过大半天争论,熊佐周和侯策名最终达成口头协议:熊佐周和侯策名共同提供货源,熊佐周出运费,侯策名负责运输,不收余述怀任何费用,全部由他俩承担。

他们决定这么做,不仅看在余述怀是理事长的面上,还在于同情中共苏维埃,不希望内战持续下去。日本侵略者已经染指东三省,在长春建立傀儡政权,倘若继续内讧,得利者必然是日本人,中共抗日决心有目共睹,熊佐周和侯策名对他们寄予厚望。

次日傍晚,三个人又在“老茶客”会面,这一次时间比较简短,熊佐周和侯策名两三句话就说完。余述怀一改昔日不动声色的姿态,急慌慌反对:“不行!万万不可!其它都好说,唯独这费用不能由你们二人承担,这是余某分内之事,理应我来埋单。”

熊佐周握住余述怀的手,动情说道:“余兄,我和老侯之所以答应做这件事,并非看在钱的份上,也不是给您面子。我们是中国人,不能坐视倭寇亡我中华,只要狼子野心一日不灭,我们就无法得到安宁。”

侯策名也补充解释:“老熊说得对,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然我们生逢乱世,何必自怨自艾,奋起抗争便是。我们是商人,不能扛枪打仗,但总有那么些人,甘做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可以为他们摇旗呐喊,添砖加瓦。余兄,你我是同一类人,因此无须多言,共同努力即可。”

余述怀本来想好满腹言辞,说服两个朋友接受他的建议,然而面对慷慨陈词,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当初愿意帮助罗筱元,纯粹出于同情心,后来加上余太太娘家遇到同样困难,迫于无奈,才勉强行之。

熊佐周和侯策名的话让余述怀心生愧意,自己虚长十几岁,眼光和见识都不如两位同仁,还沉浸在小康即安的安乐之中。思索片刻后,余述怀亮出底牌:由他、罗筱元、熊佐周、侯策名共同出资筹划,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税天龙不知道货源已经落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在和欧亮等人商议下一步行动计划。自流井的盐商遇到困难,在他们预料之中,如果无法解决货源问题,又到哪儿去找寻?自流井作为井盐发源地,实在不行,是否可以像海边拾贝一样拾掇起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