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平凡的中国梦 > 第6章:回民街与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6章:回民街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经济真的是有困难了,刘丽心里想,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一想到供给侧改革,刘丽的心里有一点紧!两位嘉宾还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刘丽顺手拿起遥控器,把电视机关上了。又从旁边拿起了手机,在百度地图里找到了:路线,在出发地里输入成都,在目的地里输入了德阳,手机上面显示,85公里。她觉得比较了解老黄。随后他又在浏览器里输入德阳,查询德阳市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查询了解到,德阳市的旅游资源有古蜀国三星堆文明遗址,同时还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居住地,也是老黄最爱喝的剑南春的生产地。了解到德阳是剑南春的生产地,刘丽自己笑了一下,也觉得真巧。

大约下午点钟,车到了西安鼓楼的文苑宾馆,刘丽下来的时候,车已经停在了停车位。两人从车上拿下了随身的行李,到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酒店的确不错,刘丽很满意。到了房间,放下行李,老黄先跑到窗前向外看了一眼。不远处就是巍峨的鼓楼,四面八方的人群在鼓楼周围不断流动,周边都是商业区。“看,外面就是回民街。”老黄向西南面指了指。“上次在那儿吃红柳肉串儿。十块钱一串儿很好吃,晚上给你弄两串儿。”“你就知道吃,以后可有机会了,你使劲吃吧,小心你的三高。”“说不定,这样吃上一年,三高好了呢!”接下来,刘丽洗脸换装。老黄装上他的电脑,他想到他的天涯看一下。

不一会儿老黄叫刘丽:“快看,那篇文章的点击量,超过两千了。评论也有好几页了。”刘丽伸头瞄了一眼,果然!老黄有些激动的,快速的翻动的评论。最后紧握一下拳头,嘴里大声说:“吔,有人喜欢我的文章,今后有事干喽。”刘丽也觉得,要想应对这么长的旅游时光,必须让老黄有一个舞台。不然的话,这计划根本执行不下去。

离开电脑后的老黄,一下子躺在床上。两手枕到脑后,闭着眼睛面向天花板,似乎在琢磨以后写些什么。刘丽没有打扰他,而是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已经到了西安,请他们放心。

当天下午6点,老黄从床上坐起来对刘丽说:“时间到了,我们去吃饭。”刘丽已经换了一身休闲的打扮,早就做出应该出门的样子了。两个人下了楼,向右前方走去。绕过鼓楼,很快就到了回民街。街头上首先看到的是几个榨果汁的小摊贩,走过这些小摊贩,便看到了一家又一家烤羊肉的摊档。打的牌号都是红柳烤串儿,老黄比较感兴趣,但也没有一下子出手。因为在老黄的经验里,买东西吃一定要找那些挤满人的地方。越是排队的人多,越觉得东西好吃。果然就有那么一家,有十来个人在围着买。老黄也加入了排队的行列。烤串儿是个高效率的工作,很快老黄交了五十块钱买了5串,拿两串分给了刘丽,三串留给了自己。刘丽看了看所谓的红柳,只是一段削尖了的,皮略带红色的树枝。她并不能理解为什么红色的就比其它颜色的烤出来好吃,并且要卖这么高的价钱。但还是希望尝一下。初尝下去,感觉味道不错,但那也只是羊肉的味道,与红柳没有太多的关系。在她第二串刚刚开始吃的时候,老黄的三串已经吃完了。

然后咂巴着嘴问刘丽:“好吃吗?”刘丽点点头。

吃完红柳烤串儿,两人沿回民街往北走。在老黄的记忆里,似乎有一家演皮影戏的,在回民街比较的出名。于是就很想找个那一家,并不停地东张西望。终于找到了,老黄问刘丽,看不看。刘丽说:“以前也看过,不看了吧!咱俩多逛一下。”于是两个人沿着回民街往前走,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红柳烤串儿的摊前挤满了人,顾客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但都大同小异。还有很多卖纪念品的,杂耍的,穿着孙猴的衣服表演的,实在与其他的景点也没有太多的区别。那些旅游纪念品,有葫芦、有玉器、有纸扇、有粗布衣服、也有陕西特色的剪纸。总而言之,无法激起老黄和刘丽的兴趣。对于这些,他们觉得太乏味了。但是对刘丽来说还是兴致盎然,因为在她的记忆当中,这是此生为数不多的老黄陪她逛街的时候。她在心里想,不为别的,只要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时间过八点,他们把回民街已经逛完了。刘丽说:“我们回宾馆吧!明天你要去哪里?”

“明天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吧!我早就想去那里看看。”

“嗯,好的。”

回到宾馆,老黄打开了微信。网上家庭里看到儿子发了一条微信。

“爸,妈,你们解放了?”

“臭小子,早在我们出生前就解放了。”

“爸,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你说什么?”

“生命的目的就是存在,最好的存在就是快乐。”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存在你知道吗?”

“爸爸,你指的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好的存在就是繁衍后代,你怎么样啦?”

“爸爸不急,等我回国以后再说吧!”

“我们才不急呢,你小子记住我说的话,不能找外国妞。”

“外国妞找咱咱也不要呢,放心吧!”

“我和你妈到西安了,刚从回民街转回来。没什么事儿,你忙你的吧!最近没什么困难吧!”

“你的儿子,没有什么难得住的?放心吧,爸。”

“对,记住别丢我的人。”聊天就这样结束了。

与儿子聊完天以后,两人都觉得有点倦了。就一起躺在床上看电视,遥控器在刘丽的手里翻来覆去的,不知道选择哪一个台。老黄清楚,这是选择难,一种现代病。于是就让刘丽睡觉。脱了衣服以后,老黄感觉窗帘拉得不是太严,于是又起身把窗帘拉了一下。

一夜,第一个旅行的夜,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7点。老黄习惯性的看了一下表,看见指针指到七点的位置,内心有点吃惊。因为在自己的记忆里面,近二十年来,睡觉好像很少超过六点。而过去每次六点醒来的时候,老黄总是希望,再睡一会儿。但是做不到,因为每次醒来,不管是几点。老黄都会立即清醒过来。无论怎么躺在床上,都再也睡不着。过去的,未来的,与工作有关的,与工作无关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立刻就浮现在脑海中。他自己觉得,这是一种现代人的病。同时也觉得,做事业必须是这样。

早饭吃完后,两人收拾行李退了房。按照他俩的认识,现在城市应该非常的拥挤。如果看完历史博物馆再回来,一定会耽误很多时间。把行李一起带走,看到哪里住在哪里!倒反而方便很多。

从鼓楼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就六七公里的距离,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不过8点半,离开馆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由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再加上馆藏丰富,是不少游人必看的景点!因此他们到达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不少的客人,老黄问刘丽要了证件,加入了排队的行列中。刘丽去旁边随便转转。大约9:0,刘丽接到了老黄电话,说是票领到了,赶快回来!不一会儿他们就进了馆,还没走到展厅,两人就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凝重感。他们首先进入展馆A区,根据介绍,这里有三个展馆,七个单元。在第一个单元里,他们看到了距今115万年以前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在头盖骨上面,那两个深深的眼眶里面,两人看到了一种历史的幽邃感。老黄很快想起了两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他上大学时最喜欢的,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在与刘丽谈恋爱的时候,他经常背诵给她听,尤其是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某种程度上,正是那时的老黄,这种文学气质才打动了刘丽。不过那时候老黄只知道背诗,并不知道蓝田就在陕西。接下来看到的是一个人面鱼纹盆,内部绘着鱼群围绕的人面。根据文字介绍,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儿童葬具!刘丽不太喜欢这里的气氛,拉着老黄往前走。老黄笑着对她说:“你要不喜欢这里呀,就不要看了。这里的什么东西,都和死亡有关。”刘丽小声说:“不那么直接好不好?”于是他们来到了一个装满盆盆罐罐儿的展柜面前,刘丽很喜欢这里,说这里很有生活气息。估计这些带嘴带腿儿带把儿的都是当年的高压锅,炒菜锅和煮饭锅,老黄被刘丽说笑了。在往里面走,就离开了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文物区,这里也有很多盆盆罐罐儿,但看起来形制比之前的规矩多了。并且多了一些青铜器。即使陶罐花纹也比之前丰富了很多。有一个叫丧鼎的炊煮器,个头最大,给人一种非常厚重的感觉。随后,B片区的一套编钟吸引了刘丽的视线。使她想起了电视里面,那些古代帝王嬉乐的场面。她觉得那个时候,人应该都非常的单纯,随便敲敲什么盆盆罐罐,取得一点悦耳的声音,都会使人非常的开心。而现在的人,很难再找到那种单纯的快乐。

再往前走,看到的就是秦朝的文物。文物的形状更加的规矩,很显然,那时的技术比之前发达了。兵马俑,终于看到了兵马俑,这是老黄想看的,果然可以称之为瑰宝。纤毫毕现,用在兵马俑上,一点都不过分。神态各异,这个成语更像是从兵马俑身上得出来的。老黄一边看,一边嘴里嘟囔着“了不起,了不起”。这样他们两个从秦看到汉,从汉看魏,再看到唐。一件文物就像一个故事,一个个馆藏精品,就像所有故事里面最优美的传说。给两人展现了一个长长的历史画卷。老黄看得很安静,再不像过去。陪着客人参观一个景点,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下一分钟要做什么,说什么。这一次,他几乎全部放下了。他平时虽然喜欢研究经济,并不太喜欢研究历史,但此次他看到这么大跨度的历史变迁,觉得文化的历史就是经济的历史。从刀耕火种,到隋唐盛世,都在这些器物当中的变化表现无遗。从砖瓦石片,到金银玉器,都表现了人类智慧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人天生是追求美的,但美的获得却往往伴随着战争的血腥,帝国的兴起都是以血为代价的,未来还会这样吗?

最后他们看到了唐三彩,有马、有骆驼、有人。这时候的工艺水平就比较接近现代了。不,准确的说,那时候的工艺水平已经比现在高了。因为老黄能够想到,那时候制作一样同样的东西。那些工匠们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工具。他们不能靠电脑靠激光,只能靠智慧,靠天赋,靠正心诚意。这就是工匠精神。原来,在中国的古代,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这让老黄感到很兴奋,因为他一直觉得,当代中国的工业品,呈现出一种让人可气的粗制滥造,堆满了物质的气息。有时候他在火车站,会看到一些行李箱上的掉落下来的零件,他就感到非常的可气,垃圾都是垃圾!是谁生产这样的垃圾!他听到黑心棉,听到毒胶囊的报道,就非常的激愤。他会说:“都是些什么东西,完全没有企业家精神。”你要问他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他会很认真的告诉你:“企业家精神就是先问是非,再论输赢。那些黑心的老板,只论输赢,不问是非。他们称不上企业家,却丢了企业家的脸。”这是真实的老黄,在做生意之余,老黄的身上常有一种少见的正义感。想到这些,老黄觉得他要在天涯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的题目已经出现了,《中国为什么少了工匠精神?》,想到这里,老黄已经没有心思再看了,走马观花的看了下面的景点。

走出博物馆,已经是十二点多。刘丽百度了一下。博物馆的西边不远,有一个王家葫芦头泡馍馆,刘丽知道老黄爱吃这个,就安排到那里吃饭。地图指示那里是一条小巷,老黄担心车没处停,就提议走过去,一会儿再回来开车。步行十几分钟到了目的地。店里的人不是很多,两人找到墙角的一个桌子坐下来。老黄给刘丽讲了一个故事,他第一次来西安吃饭。去的是一家回民饭店,进了店以后,老板问吃啥?他佯装很懂行的给老板说:有没有葫芦头泡馍?给俺来一碗!没想到老板听了很生气:你说的啥?这里是回民饭店。这时候老黄才恍然大悟,原来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泡馍不是一回事儿。他忙不迭连声的给老板道歉。老板却只给他一个背过去的脸,再也不理他。也许那一刻,他觉得老黄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傻子。听到老黄讲的故事,刘丽拿手戳了一下他说:“你就是个傻子,人家没揍你一顿就是好的。”老黄做了个鬼脸。

【作者***】:第6章内容较多,分两段发送(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