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平凡的中国梦 > 第6章:回民街与历史博物馆

第6章:回民街与历史博物馆

看到泡馍上来,老黄还真的有点饿了,他的饮食习惯里,是典型的西北人习惯,大油大肉。每看到和肠有关的食物。他就会食指大动,食欲大开。刘丽知道他这一点,所以才带他过来吃葫芦头泡馍。

吃饭间,老黄又问刘丽,你百度一下旁边还有什么景点,刘丽说:“不用百度,旁边是大雁塔。都去过几次了,不去了。找酒店休息吧,以后旅行是新常态了,我们不能像寻常旅行那样,总赶得匆匆忙忙的。把旅行当成生活,更合适一点。”老黄说:“行,那你就找酒店吧!”刘丽说:“酒店也不用找了,已经找过了,旁边不远就是西京宾馆,我已经用手机携程在那里订了房了,开车几分钟就到。”老黄一惊,嘴里的一块葫芦头差点掉出来。看着刘丽,乌里乌鲁的说了一句:“行啊,不错的生活秘书,以后定宾馆这活儿就分给你了。”刘丽笑着没有吱声。

到了宾馆的房间,两人才感觉有点累了,往床上一躺就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点半了。刘丽起来,拿了自己的笔记本,想把上午的参观经过记录一下。老黄也摊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琢磨着把上午定下的题目写下来。

刘丽写的是:9月9号上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是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馆藏珍贵文物7万余件。大多为汉唐文物,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

西周青铜器、兵马俑,唐三彩都看到了,最喜欢的是一套西周的编钟。

中午在红小巷的王家葫芦头泡馍吃饭!

老黄写的是《中国为什么少了工匠精神》,以下是全文:

《中国为什么少了工匠精神》

作者:不如归去

今天上午我和老婆,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本来我是一个不太懂历史的人。来这里参观就是因为之前来西安多次都没有来过这里,当然也是因为这里免费(呵呵),免费的参观当然可以多看一会儿了。从第一展馆看到第三展馆,大概用了四个多小时。当然也可以说,我用了四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从大约115万年以前,到公元十世纪的历史穿越。我从蓝田人的头盖骨,看到了商周朝的青铜器;我从秦砖、汉瓦、兵马俑,又看到了唐朝的金银玉器,唐三彩。我相信这些精美的文物,件件都是国宝。如果不是在新中国,说不定这些东西又成了八国联军掠夺的对象。这些东西为什么被称为国宝呢?当然首先是因为它们历史的悠久,可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呢?我想一定有,那就是它们都很美。你不要看西周时期的一个小陶罐儿,今天看起来貌不惊人。但你可以想象,在那个工具还不发达的年代,做出一个这样的东西,需要花费多少的精力!再说兵马俑,今天就算你有再大的财力,你能把它们做得神态各异?你是有心还是有力?再看唐三彩,就更加的叹为观止。华丽的外表,夺目的色彩,飘逸的身姿,都刻画了盛唐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透过这些文物,你似乎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工匠,他在用粗陋的工具,当然也在用心,用一生的时间,去雕琢那个在他心中的那个圣物!这样的一个东西,之所以留到现在。并不单因为是有人在刻意的为他保存。因为没有人能够刻意地将一件东西保存到几千年之久。我想,他们之所以保存下来,还是因为另外一种东西,感动了上天,这种东西,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去年到今年,我们不停的听到工匠精神这个词了。克强总理在说,*大大也在说,一些企业家也在说。为什么突然之间,有这么多人在说工匠精神?那一定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正是工匠精神。

我是知道的,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为了给父母省钱,花几十元买一个行李箱,还没上火车,腿儿就掉了,大学生心疼的流泪,因为那是父母的血汗钱;满街都是的一元店十元店,一个掏耳勺卖一元,的确很便宜,可是那掏耳勺的边儿上都还带着毛刺儿,弄不好就会把耳朵刮伤。我在日本见过一种掏耳勺,卖人民币接近150块钱,看起来那就是一件工艺品;我们的一个电饭锅,广东产的卖一百几十块钱,可是我们的人却不断地跑到日本去买电饭锅,那一台要几千块钱;在日本,超市里面,日本产的大米卖1000日元一斤,并用大大的牌子写上本国造,其他任何国家的大米,都不会超过600日元!很多东西都是进口的,比本国产的便宜,而在我国,一块国产的手表,卖几百块钱,一块瑞士的手表,却可以卖到几万几十万!对待进口产品,我们有一种无以复加的崇敬,即使那进口来的国家,是越南印尼这些小国!马桶盖现象,电饭锅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人天生是追求美的,我们没有工匠,人家有工匠,只有工匠才能创造美的事物,然后那些人拿钱去买工匠制造的东西,真的只是购买者的无知吗?

从我今天参观的这些文物得知,从四大发明可以得知,在古代的中国,我们并不缺少工匠,他们在那个时代,用类似于垃圾的砖瓦石块制作的粗糙工具,创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而我们在这个时代,却用美轮美奂的工具,制造出一片垃圾!为什么?为什么呢?

不是我们缺少智慧,神舟10号都上天了,能缺少智慧吗?第一,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太急躁了,缺少一种闲适的心态!也许是近五百年以来,中国人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家园,没有财富,没有安全感,便没有了创造的激情!在希望即将破灭之际,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终于给我们一个重新创造家园的机会,我们终于可以在和平年代放心大胆的挣钱了,我们挣的钱终于可以得到合法的保护了!所以我们没日没夜的干,赚多点再赚多点,很想把上面十辈子失去的都赚回来!试问,没有闲适的心情,怎么能生产出美轮美奂的精品?

第二,也是因为贫穷太久的缘故,我们缺少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相信物美价廉,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在同一种商品里面买最便宜的!当初猪肉价格7元1斤的时候,双汇的火腿肠卖两块钱一根,里面能有一两多肉,可是后来有些商家,能把同样的火腿肠,做到五毛钱一根儿,而此时的猪肉已经到了十块钱一斤!猪肉贵了,火腿肠却便宜了,那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吗?不好吃,但是有人认,有人买。他说物美价廉,其实他不知道,他吃到的美味不是肉的味道,而是香精的味道。他吃到的筋道,也不是肉的筋道,而是一种叫蛋白的东西,用注射器打到肉的里面,他吃到的已经不是肉!中国人的文化太丰富了,我们嘴里虽然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但我们掏钱的时候总喜欢物美价廉!因此,我们的生产者,也只能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生产那些低劣的产品!试想,当每一个企业都在去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哪里来的品牌?哪里还有什么工匠精神?

第三,我们国家缺少高水平的工业标准,或者很少的去执行工业标准,小到餐巾纸卫生筷,大到汽车电视。中央电视台第一质量报告栏目曾经报道,一些小饭店使用的餐巾纸大都是用回收废纸造的,根本不符合卫生标准,但是你见它绝迹了吗?当你碰到的时候,你拒绝过使用它吗?你说,生产这些东西的都在农村,不好监管!真的是这样吗?我是农村长大的,一个村子,一个镇子,大不了就是几千人!里面没有几家工厂,但是每个镇子都有工商所,那些工厂生产什么东西,工商所不知道吗?好,民不告官不究嘛!可是你不究你是干啥吃的呢?写到这里,我真的有点儿气愤了,正是因为这种不究的做法,才使假冒伪劣有了本来不该有的市场,正是因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存在,谁也不敢有工匠精神!

是的,我们历史上没有缺少过工匠精神!是的,我们现在也可能不缺少工匠,但是缺少精神!从消费者到生产商到政府,都拒绝这种精神的产生!

如果我能够,将中国所有的产品,都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只要不合标准的东西,一律不允许出现在市场!谁要胆敢再生产劣质产品,我们就发配他到沙漠做一个永久的沙漠旅行!呵呵,可惜我不能够!

我期待有一天政府能够!(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