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95、第六十二回痴心不改(上

95、第六十二回痴心不改(上

第六十二回

袁始池痴心不再改景泰兰改革有新意

元书府圈定成标的新教案糊涂大堆人

全市职工教育系统教育质量大检查这当子事,热闹了几天后,也就过去了,陶瓷职工中专也就是在此工作总结会议中有了个提名式的表扬。其实,这次大检查,或者说这样的大检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促进,根本也就没有一个先后之分座次之别,可对陶瓷职工中专学校而言,这事并没有结束。

袁始池与嬴清以及景泰兰先后开了几次的小会,研究一个接下来的新的教学管理方案,结果商量过来商量过去,也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袁始池不甘心,输在元书府身上的这一招,使他心中依然忿忿不平,这就象一个阴暗板块,始终如同一块砖似的压在袁始池的心口,扎扎歪歪,比得了心脏病还难受。他不得不再一次让嬴清和景泰兰过来,继续集中精力能从中找到一个可行的东西,即便是治不了元书府,也应当叫他知道难受,让他知道什么才是婆婆什么才是娘。总之,一句话,必须要让元书府付出应有的学费来。

当然,袁始池也不能就这样直接地将这一目的告知给嬴清与景泰兰。但袁始池足有希望能从这多所学校中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东西来。

这一次,景泰兰向袁始池提供了一张表格,表格的标题是《理论课教学课时授课计划》。

袁始池看了看,表格中的计划,也就是一张完整的备课过程与审批程序,也就是说,给备课人规定出一个应有的程序规范,第一要做什么,第二要做什么,第三要做到什么,……,然后,备课人按照这个一、二、三,之后,再1、、,之后,再(1)、()、(),按部就班,有条有理地按照规定来备课。之后,要报批,审批没有意见之后,才能实施课堂授课。不仅是整个程序上,而且在整个时间上,都非常详尽细致,有范可规,有据可查,一丝不苟。

袁始池看着看着,不由得觉得自己有点头大。便问景泰兰说:“这东西是哪个学校搞的?”

“是市粮食中专学校搞的,听他们汇报说,效果还不错。”景泰兰说。

“这市粮食中专学校能搞出这种东西的人,肯定连屁眼都没有,这种人,生了孩子也肯定不会有屁眼的。”袁始池几乎没有思考地说。

嬴清与景泰兰让袁始池说得“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袁始池此时才意识到眼前还有两位女士,便急忙忙地为自己先前的话找借口,说:“办这事,这不叫人办事,也不叫办人事,这么多的鬼道道,谁有时间在这里磨呀?不是磨死人了吗?陶瓷厂烧一窑的货,也没有这备上一节课的道道多。这那里是备课,这叫活受罪。什么基本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课型教法,教具挂图,复习导入,板书设计,提问交流,授课分析,归纳总结,作业布置,各个下面还有着大一二三小1等等。在时间上,审批上有时间,授课上有时间,年级上有时间,班级上有时间,备课上有时间。这简直是一混帐王八蛋表,哪里是办人事?这不教学,这叫治人。”

“这自然会对那些丢了课本满天飞的人有制约的效果。”景泰兰说:“而且有不少人表示接受,也有不少的学校也在推行,还有的学校直接到市粮食中专学校学习经验去了。”

“表面上看,是有些繁琐,可教师就得去研究备课,授课就得去钻研教案。”嬴清说:“我觉得还是有可取可学习之处的。”

“如果不把教师圈在教材教案上,还让他们去逛菜市场去。”景泰兰又说:“当老师的,就得一个心思赴到教案上,要不然,你就别当这个老师。”

袁始池听了景泰兰这么一说,一拍脑袋,立刻醒了似的,心中说:“对对对,好好好,这是对付元书府最理想的方法吗?小子,看你还有时间去逛什么文化市场去!”

于是,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准备,学校全体教职工再一次被集合到了学校的会议室中。袁始池以改革为题向教职工讲话,从形势大好,到形势紧迫;从转变观念,到认真实践;从点点滴滴,到各自本职;从机构建设,到教学研究;……。袁始池说的讲的评的论的,无不是在围绕着元书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那些说风不是风、说雨不是雨、是事不是事的东西而展开,他既没有提名也没有道姓,既没有说事但也不是泛泛之论。讲的什么,说的什么,评的什么,论的什么,谁想听就听,谁爱听就听,谁爱放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谁就放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谁觉得与自己无关,谁就认为与自己无关,随了你去了,爱听不听,爱放不放。袁始池该说的还要继续说,该讲的还要继续讲。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课外活动的时间已经结束,袁始池还没有完。两个小时过去了,太阳已经下山了,袁始池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从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到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荣誉感,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到,无所不力,无所不尽心尽责。

“袁始池真是个才,讲起来不光是没完没了,而且很少有重复的地方出现。”宋均辞心里说。

宋均辞心中清清楚楚,袁始池心中对于元书府的那口的恶气依然还没有暴发出来。他不由得看了看身边不远的元书府。

元书府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向着宋均辞微微地一笑,意思是在说,袁始池说的是自己,自己又被批斗了。

会议室内,人们抑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不少的人在左右晃动,有人在眼巴巴地向着窗外瞅,有人是在瞅天色,有人是在瞅孩子是不是已经放学回来了,也有人在去瞅其他别的东西。会议室内立时搅动不安起来了。

于是,官遥开始出来维持纪律。

这时,有人打开了灯。这灯一打开,室内马上亮堂起来了,人们又马上安静下来。

袁始池也不理会这些,拿出他的第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来,机构改革。

“学校设立教务处。学校在教务上面的一切事务,皆由教务处安排,教研方面的内容也要由教务处安排或批准。”袁始池说

以前,学校在教务管理上,没有设置教务处,有关教务的事情,都是由专业课教研室与基础课教研室碰碰头相互撮合一下就行了。如果有谁请假,请假的张老师就找没有请假的李老师来替上自己的课,回来后,张老师再替李老师上课,找一个平头就行了。大不了,请假时向自己的科室头头打一个招呼。自从建校以来,这没有教务处的事也都习惯了,而且大家也都觉得这样挺好的,挺自由的,没有影响什么,应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应该学的东西也都学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教务与教材,教材与教务,教研与教务,教务与教研,相互之间谁也没有欠谁的,谁也没有误了谁。而如今新建了教务处,一时之间,大家还都觉得是个新鲜事。

接着,袁始池又公布第二个实质性的东西,即人事调整:景泰兰不再担任办公室主任,任教务处主任;雍正款不再担任专业课教研室主任,担任后勤科科长;方而平不再担任后勤科科长,担任专业课教研室主任;工会主席双而尊兼学校办公室主任。同时,元书府调入学生科上班。其他所有的人,原来的工作不变。(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