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34、 第八十三回输田忌(上

134、 第八十三回输田忌(上

第八十三回

葛龙泉排除葛生一唐三采领命做润色

市人大二次不通过齐威王好马输田忌

葛龙泉打发走了修胚,依然还是要考虑他与市人大那帮老头子们的对策。他想了许多许多,想到了人大的这帮老头子们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头上,所以,他自然也想到过葛生一。可他不太相信这个事情是葛生一从中给鼓捣的,因为这些年来,以他与葛生一的交往,他认为葛生一这个人不近权术,不应当会干出这当子事来,即便是有人唆使着他这样干,教着他这样干,他也未必就能做到这个份上,因为他本身就不是那种人,是在使用权术上教也教不会的那种人。再说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葛生一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上这个市窑务局的局长而去了人大仍耿耿于怀。况且,就在当年之时,他也没有过耿耿于怀的表现。也就是基于这一原因,在这些年中,葛生一在他的手下所应当或者不应当享受到的待遇,都是与过去他当副局长时无以比较的,这也是完全有条件能将葛生一所能拿得下稳得住的很需要因素。比如说谈住房,全局两户正县级住房,是先由他来挑选的。房间中的配置,那是让他想到天上再掉到地下之后,也是想都不敢想并且也想不到的事;比如说专车,局机关最好的一部车配给了他,他在市人大完全是专车上下班,比起市人大副主任级别的那些老头子来,哪一个都不次;比如在福利上,市局机关有的他都有,市局机关没有的他也有;谈过节,从春节元宵二月二,到冬至腊八圣诞节,新的旧的,土的洋的,只有你葛生一想不到的,没有窑务局送不到的;至于孩子上学,老婆生病,那,就更不用再说了……。无论是哪一样,样样都是一个仔细,件件都是一个仔仔细细。你能说什么,你还能够说什么?即便是你葛生一当了这个市窑务局的局长,又能怎么样,又会怎么样。所以,葛龙泉对葛生一的态度,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他也不会有其他的一个态度,因为葛龙泉最终能找一百个理由来排斥掉是葛生一从中作祟。

葛龙泉想不出市人大的这帮老头子们为的是什么原因,自然也就得想一下这下一次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中,这帮老头子们又会使出什么新的招数,并要从这些招数中,再来准备几手或者更可能多的防备。

于是,葛龙泉想到了唐三采。这个时候的唐三采对于自己还应当是有用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唐三采对于自己还在有求之中,他既不愿意再回到那个职工中专学校去,但又想要在机关中兑现他的这个高级职称。如果再回到学校,学校已经好久只发一半的工资了,兑现了他的高级职称,也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唐三采似乎铁了心。而在机关中兑现他的这个高级职称,则是政策上不允许,况且葛龙泉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意。这些日子,唐三采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消停了些,那是学校那边每个月只发一半工资的实际状况,对唐三采似乎有了些安慰,毕竟自己这里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他完全是在庆幸之中仍扩大自己需求,在庆幸之后仍在寻找着时机。

于是,葛龙泉先给他摆出来这样一个时机,即给他一个希望,并给他一个出工出力的机会。当然,唐三采本质上并不坏,只不过有些知识分子们所固有的而且是最为不值钱的固执。葛龙泉对于唐三采始终都是这样认识。

这一次,不再是葛龙泉去请唐三采,而是葛龙泉亲自来到了唐三采的办公室。

唐三采的办公室内,一桌一椅,一个报架,一个不大的书橱,外加两把木制的条椅和一个水盆一个盆架,盆架上放着一条毛巾。报架上只有报夹没有报,书橱里只有报纸没有书。而条椅上整个的垛放着满满的报纸,整整一间办公室的地上,也同样是垛放着成堆成垛的报纸。唐三采的一桌一椅就被整个挤放在成垛的报纸之中。足可以看得出,这些年来,唐三采在与报纸为伍,葛龙泉在以报纸为术,唐三采困兽犹斗,走投于这咫尺之间,顽强于这浩瀚之际。

葛龙泉敲门进来,这让唐三采吃了一惊。这间办公室,不仅是葛龙泉没有来过,除了偶然有人下个通知,局机关的工作人员是极少有人进来的。

“哎哟,这报纸都要堆满屋子了。”葛龙泉说。

“哎哟,怎么是你?”唐三采马上起身,说:“有什么事吗,到你的办公室去,这里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

“不啦,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葛龙泉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一卷稿子,放到唐三采的办公桌上,说:“市人大要听听局的关于做好职工教育的工作报告,这稿子是官遥写的,我看着还行,结果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读了,可老头子们没有通过。下一次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中,这帮老头子们还要听。事,还是那些事;话,还是那些话;该写上去的都写上了,该要说的也读给他们听了,也不知道是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一股子劲,就是不举手。你看看抽个时间来修改一下,润润色,推敲推敲,拣那些老头子们爱听的写,有的是时间,还两个月哪,不急。”

唐三采拿着稿子翻了翻,只感觉稿子沉甸甸的,横竖也没有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他问葛龙泉说:“主要修改哪些方面?”

“也没有什么哪些方面,一不图他们的钱,二不图他们的财,三不图他们的一张任命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让老头子们举举胳膊拍拍手就行,光举胳膊不拍手也行。至于他们高兴不高兴,有意见没意见,心里头想得是什么,也没有必要来考虑这个。”葛龙泉说。

唐三采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些什么。

葛龙泉也不会在这里继续站下去,转身走了。

时间快得很,两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到了。

市人大常委会,还是那个办公楼,还是那个会议室,还是那个报告桌,还是那个麦克风,同样还是那个报告人。在主席台的台上台下,还是那些张老脸,还是那些双眼睛。葛龙泉依旧还是在做他的关于做好职工教育工作的报告,腔还是那种腔,调还是那种调,稿子差不多还是原来的那稿子,只不过是少了些官遥的理论,少了些官遥的论述,少了些官遥的理念,少了些官遥的罗嗦,少了些官遥的逻辑。

葛龙泉与原来一个样子,继续认真地读他的稿子。事,还是那些事;话,还是那些话。只不过是精炼了些许,集中了些许,缩减了些许,顺耳了些许。但听的人听起来,依旧如同一棵嫩绿的大白菜,猛然间看上去倒是增加了些美,但咂巴起来总不如一个绿萝卜。

报告归报告,讨论归讨论,审议归审议,表决归表决。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市人大方面为了避免上一次会议中在表决中所出现的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杀伤力,驻会的几位副主任根据会议议程,将与会人员分成了三个审议小组,各自分开独立讨论,由各小组进行会议议题的讨论与审议。然而,诸多的委员与代表依旧对上一次会议中所遗留的有关市窑务局职工教育的工作也就是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那些事抓住不丢,非要做一个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断不可。因而对葛龙泉这一次的报告,依旧十分不满意,仍然认为整个报告是通篇的大话,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东风劲吹,艳阳高照,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职称的评定与聘任问题,非法集资的问题,收支两条线的问题,拖欠工资的问题,等等,不仅是半点没有提到,反而有的还拿着不是当功绩。所以,有委员和代表认为这次的报告依旧是在对人民代表的一种公开忽悠,是对人民代表制度的一种不尊与嘲弄。所以,有两个讨论小组在他们的讨论中,对于葛龙泉的讲话几乎是出现了一边倒的形势,问题多多,口诛笔伐。有的委员和代表甚至是提出了要进行弹劾的议题,并争取其他委员和代表的签名。更有的委员和代表提出了要罢免葛龙泉局长一职的议案。

几位副主任在集中研究了各小组讨论以及表决后的结果之后,最后还是以一种不同于上一次会议所直接表决的方式,给了葛龙泉一个莫大的面子。但依然是以小组表决二比一的比例,没有通过葛龙泉的此一次的职工教育工作的报告,并这个议题不得不再一次推向下一次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中继续审议。(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