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48、第九十回落魄康家窑(下

148、第九十回落魄康家窑(下

康家老太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后退了一步,就觉得有那么一股子的凉风从头顶一直灌到了脚心。老太太不由得定了定神,再来看看眼前已经跪在地泣不成声的那叫花子,可不是吗,这不正是自己的那个在城里当工人的儿子小款吗?这不正是至今也让全村人羡慕着的那个在城里吃国家饭的儿子小款吗!怎么会是他呢,干着国家的事,端着国家的碗,一不忧愁吃,二不忧愁喝,三不忧愁住,四不忧愁穿,房子虽然小那么一点,但那是国家的房;穿的虽然单一些,但那是国家发给的,那工厂里什么没有,吃饭有伙房,洗澡有澡堂,生病有医生,孩子有幼儿园,今天,今天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哪?!康家老太不明白,但康家老太实在想要弄个明白。

“你!冤孽!怎么会是你?!”康老太真的不知道从何问起。

康锡款更不知道从何回答,他只是低着头低声地向着自己的老娘哭泣。

“你媳妇哪?”康老太问。

“走啦。”

“去哪啦?”

“不知道。”

“你儿子哪?”康老太又问。

“走啦,与他娘一块儿走了。”

“去哪啦?”

“不知道。”

“工厂哪?”

“卖啦。”

“家哪?你的家哪?”康老太说话间开始有了些颤抖。

“卖啦。”

“钱哪?”

康锡款不作声了。

“让你喝了?叫你赌了!”

康锡款低着头,不再作声。

康老太再也不想问下去了,她忍不住顺手从地上拣起了一根打狗棍,紧紧地握在手里。

要说这个康锡款也是屋漏偏缝连阴雨,在陶市已经没有立足的情况下,还没有忘记在老家之中还有一个老娘,而老家之中老娘怎么样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但至少有一条可以肯定,老娘现在还活着。因为至少到现在为止,村子里的族人还没有人通知他回村为自己的老娘奔丧。康锡款只所以这样的判断,也是有他的原因:康家窑一个村子就没有一个外姓,而整个康姓家族也并不复杂,房分不远,各家各户相互查一查,超过五服之外的没有几家,所以,无论是谁家的老人去世之后办丧事的事,可以说是全村人的事情。康锡款的父亲那时,就是这种情况,到了母亲时,自然也会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们康氏家族没有给他下这个通知,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的老娘依然还在。要说,这也是一个不孝子,可这个不孝子到底还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心中还有一个老娘存在。于是,他脚一跺牙一咬心一横,买了一斤馒头,吃了一半,留下了一半,又跑到了长途汽车站,买了一张回老家的车票。爬上了车,便在车上呼呼大睡起来。等他一觉睡醒之后,看了看汽车路过的站牌,知道离家还有相当的一段路程。此时车里有些闷热,他又吃掉剩余的半斤馒头,之后,索性脱掉上衣,将上衣塞到自己的脖子下面,又接着呼呼大睡起来。可也就是他这么一睡,上衣口袋中仅仅剩余的几块钱显露了出来,这给了车上的小偷带来了一个顺手牵羊机会。在一个下车的地方,那小偷连钱加上衣一块从车上抽跑了。康锡款一看自己的上衣被人抢下了车,一个挺跃,连鞋子也没有穿,跳下车去追赶那小偷,连裤子在车上被刮破了一道大口子也没有察觉到。而那小偷在下车后见有人来追,便泥鳅一般地钻到路边的庄稼地里不见了。等到康锡款扑空再回来时,那汽车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而剩余的几十里的地,也只有让康锡款一个人来进行步量了。

可是,这个时候的康家老太同样也不知道儿子还有被抢的这一节,她看着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那个比叫花子还要更叫花子数倍的儿子,这心中发出来的情绪包,除了一个气,便是一个火,接下来又是一个恨。这些年来,她虽然知道在城里头的儿子过得并不是如四邻乡亲们想得那个样子,但他毕竟在四邻乡亲们的心中,是一个吃着国家饭的那种不愁吃不愁喝的人,再不怎么样,也不至于到了现在眼前的这种叫花子的地步。如此这般,这倒是让自己这个多年来以有个儿子在城里而了然自得的老太婆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此时的这个康家老太,看着这门里门外在此看热闹的老少四邻,这胸间的那股子气,那心中的那股子火,这肚子中的这个恨,使她大有要将这个不孝子狠狠地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再吃其肉喝其血之势,来一解这做娘的恨铁不成钢的这心头之恨。然而,当康家老太就在要举起她手中的那根打狗棍之时,又被儿子的那一副可怜相所感憾,自己不由得从心中说道:“儿呀,到了这个时候,你的心中还能有一个老娘在!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中还有一个老娘,可怜的儿呀!”于是乎,也就是在这一转眼的工夫,康家老太不但没有将这气这恨爆发出来,反而在她围着儿子的身体转了一圈之后,又将自己手里的打狗棍扔到了院子的一边,然后,周整了一下身上的衣服,理了理零乱的头发,一句话也没有说,大踏步走出了家门,向着村子里走去。

工夫不大,康家老太从村子中回来了。

但回来的康家老太是坐在一辆拖拉机上,同一辆的拖拉机上还有另外两个中年男子,而在这辆拖拉机的后面,还有同样大小的两辆拖拉机,每辆拖拉机上也坐着两个中年男子。只见这三辆拖拉机在康家老太的带领下,径直地开到了自家的院子里停了下来。

康家老太从拖拉机上第一个跳了下来,对跟随拖拉机来的人大声说:“给我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凡能拿得动的,凡能拿得了的,凡能拉得走的,一律,全部,一点都不要留,半点也不要留,全都给我装上去。”

于是乎,在顷刻之间,这康家老太的院子里便如同一个热闹的拆迁场所。鸡鸭在飞,猪狗在叫,桌椅板凳,箱子柜橱,衣服被褥,木床席垫,锅碗瓢勺,桶盆筐篮,……,凡是能拾掇的,都给拾掇上了拖拉机。

这一下,仍然跪在地上还没有起身的康锡款却傻眼了,这是干么呀?这不是在搬家吗?老娘是不是让自己给气疯了?但康锡款无论是怎么想,终究不敢再去直一言。他心里清楚,此时的他,肯定已经是让老娘心碎了。在他还没有走进这个小院之前,他的心中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挨骂挨打的心理准备。然而,老娘并没有骂,也没有打,却偏偏使出了这样一种的态式。康锡款无奈地看着老娘,不停地转换着身子,如同一个小羊羔似的,跪在地上直冲着康老太太叫娘。

然而,并没有人去理会这个康锡款,不光是四邻来的乡亲没有人答理,康老太太不去理会,就连来此帮助康老太太搬家的人也没有人答理。整个院子里外所有的人,除了偶尔有人用眼光瞟上一眼那个跪在地上不断地叫娘的康锡款外,所有人都好像觉得这个人不存在,而将注意力放到了这搬家的场景上。

时间不大,院子里的三辆拖拉机都装得满荡荡的。康老太太从地上拣起了一把扫帚扔到了拖拉机上,大声地向前来帮忙的人说:“给我装,一根鸡毛也不要留下。”

这时,一只鸡从拖拉机上飞了下来,康老太太一个跨步赶上去,又将那只刚刚落地的鸡一把抓住,扔回到拖拉机上。

猪圈里的猪在叫着,康老太太来到猪圈边,将猪圈门打开,来到猪圈内,将猪安抚了一下,一个马步叉开,将这头足有百余斤的家伙轻轻地抱了起来,轻轻地放到了拖拉机上。

院内院外,所有的人都让这康家老太的力气给震惊了,凡是心中明白的人,都希望这个时候,让这康家老太好好地教训一下康锡款这个不孝子。

然而,这个时候的康家老太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土,却从房内拿出了一把菜刀与一根绳子,使劲地甩到了儿子康锡款的面前,之后,上了一辆拖拉机,向着其它两辆拖拉机挥了挥手:“走!”

转眼的工夫,三辆拖拉机全然离去,留在后面的是一所空荡荡的院子和一个仍在跪在地上没有人答理的康锡款。

然而,细心的人已经发现,院子的农具,康家老太一样也没有带走,而装得满荡荡的三辆拖拉机上,并没有带走一粒粮食,而康家老太还有十亩多地的责任田,已经丰收在望的庄稼也整整齐齐地生长在那里。

这真是,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眼见养儿不如驴,谁解天下父母心。(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