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08节 幕府拒援

第008节 幕府拒援

阮大铖本来想在松江等候日本的消息,然而过了一天就收到南京来信。阮大铖气的将手中折扇扔到桌子上:“腐儒,胆敢如此无礼?”

杨夫人吓一跳,阮大铖非常有城府,这是收到什么消息,这么生气?

阮大铖喝退随从,将信递给杨夫人:“按道理说这种朝廷奏折不能给你这种夫人看,但是杨夫人是史阁老夫人,这件事和你有关,希望你有所准备。”

杨夫人拿过奏折,上面文字淫秽不堪,大意说的是让羊吃人参,把吃了人参的羊喂狗,再把吃了人参的羊的狗剁成碎末。把岁末掺在饲料中,喂公驴。让这只吃了吃了人参的羊的狗做成的饲料的公驴去交配,交配过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切下公驴鞭。然后将此物做成药,进献给弘光皇帝吃。据说弘光皇帝吃了之后,一夜毙二童女!

“看完了?”

“唔!”

“那是谁?那是当今圣上?这些复社的人做些什么不好,就要编排皇上。”阮大铖斯歇底里,浑身颤抖。

“我想,我请杨夫人给李香君带给侯方域的话,带到了吧?”

杨夫人想起那些桀骜不驯的年轻人面庞,苦笑一声:“话是带到了,但是,哎……”

阮大铖摇头:“弘光皇帝上位,已经招众人嫉妒。如此编排皇上,这些人要干什么?他们不知道大清准备对我大明磨刀霍霍吗?”

杨夫人知道丈夫史可法的战略是“借虏平寇”,这是大明(南明)国策,应该执行。但是弘光皇帝支持高杰北上,也是杨夫人知道的。加上这几日和日本人竹内藤右卫门的交流,杨夫人也知道大清在北方正在做战争准备,不知道怎么说为好。

阮大铖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那柄折扇一拍而断。阮大铖冷冷的说:“东林党要闹,我就陪你们闹。”阮大铖一拱手:“杨夫人,本尚书要回南京处理一些事情。这里就拜托你了。”一瞬间,阮大铖又变成了南京兵部尚书,一副冷峻的表情,高高在上。

杨夫人拱手行礼:“大人慢走,日本一来消息,小女子定第一时间给大人送去。”

阮大铖转身离去,杨夫人走到书桌跟前,看着那枚断了的折扇。杨夫人默默打开断扇。上面绣着的是一支桃花。

“哎,桃花扇。”杨夫人暗叹。就内心深处,杨夫人并不相信日本国会来救兵。现在,该是为自己准备后路的时候了。因为,她的丈夫史可法,是一个完全抵不进话的人。

就像杨夫人预料的,日本国并没有出兵的打算。在江户,德川家纲十分不解:“将军,我军正是战国精兵,为何不出兵唐土。”

德川家光将竹内藤右卫门送上的风说帖拿出来,将划住的一段给德川家纲看。德川家纲看到上面写着:“一升米一两白银。”德川家纲不解:“将军,您这是?”

德川家光回过头,慈祥的问:“家纲啊,你可知道,一石米有多少升?”

“十升。”

“一石米多少银子?”

德川家纲回答不出来。

德川家光摇摇头,家纲是他最大的孩子,本来寄予厚望,没想到还是差很多。德川家光认真地说道:“竹内藤右卫门就是卖米的,没事你和他多接触接触。我现在告诉你,在乡下,一石米一两银子。江户粮价贵,最贵也就是一石米二两银子。初代将军(德川家康)之所以平定战国,他的大米政策功不可没,在初代将军努力下,日本再没有粮价的大幅波动。也正是因为有米,天下包括萨摩藩岛津氏他们,才愿意臣服在他的脚下。”

德川家光指着竹内藤右卫门的风说帖:“可是他说,北京城的粮价已经高达十两银子一石,这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水平。”

“我们去那里干什么?那里粮价那么贵,我们靠什么养活他们?”德川家光问。

德川家纲心中的热火被浇灭,他望着阮大铖的信:“这个求援信,我们无法完成了。”

“是超过我们的能力,我们无法完成。”德川家光摇头:“这唐土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办吧。以后包括郑芝龙的求援,我们都不要轻易干涉。神国日本,经过了百年战国,是时候休养生息了。”

德川家纲郑重的点点头。虽然他也知道岛内众多武士都希望再次北征朝鲜,再次攻击中原,无论是大清还是大明,都可以。但是此时,德川家纲也值得放弃这个计划。因为,日本岛的粮食还需要大量进口呢,哪里有粮食去北征呢?

自此日本放弃了往中国大陆派兵的计划,后来郑成功也曾派兵来求助过幕府将军派兵,德川幕府都没有同意。当日本再一次有这种往唐土——也就是中国——派兵的想法,并且执行的时候,也是德川家远离日本政坛的时候。

而阮大铖回到南京,疯狂迫害包括复社在内的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也展开了殊死抵抗,因为“太子案”,朝中东林党看到自己手中无兵是不可以的,于是怂恿左良玉南下。左良玉坐镇西南武昌,是防止南京的西面重要防线。左良玉在经受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击之后,看到击败大顺军的阿济格也准备南下,决定派兵南下,“清君侧”,保太子。

因为左良玉的南下,南京全线混乱,江北四镇必须迎敌。此时西面有左良玉,北面有多铎。黄得功率先西去抵抗左良玉,刘良佐和刘泽清看到北线多铎大军来了也跟着黄得功西去。北面交给了高杰部,因为二人都不敢与大清的八旗铁骑正面交锋。

史可法没有一员总兵陪护,只得孤身付扬州,抵挡多铎的大军。

刘泽清和刘良佐希望高杰部和多铎部打得不可开交,好收渔翁之利,他们哪里知道高杰部因为史可法的错误决定早已决定降清。北面变成了扬州单独面对多铎部,史可法孤身到扬州,一个援军没有。但是史可法并不担心,因为他不相信多铎会对他怎么样。多铎是有名的贤王,当年清军五入中原,多尔衮屠杀山东,多铎让军队礼治曲阜,曲阜无一人受损。真正的魔王是多尔衮,但是现在多尔衮在北京。史可法坚信多铎对于扬州不会有什么做法。

扬州城是淮水旁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扬州自古被称风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因为扬州是大运河的起点,虽然漕运已断,但是源头的市场并没有因此关闭,扬州城坐拥渔盐便利,因此扬州经济政治极为发达,粮食充足。扬州城中军队有十万之中,军民八十万,人口众多。而因为明朝祖制,“高筑墙”使得这个南方城市也城池高阔,是易守难攻的重要堡垒。

在扬州督师行辕内,正在锣鼓喧天,因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正在安排后事,希望有人能够“完成大节”。扬州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史可法正在收史德威为义子。而这个时候,有下人禀报,有一个人来求见。下人称外来之人前来送信:头发披散,身穿白色麻衣,一身酒气。史可法沉吟片刻,让下人告诉外来之人稍等片刻。史可法将认义子的仪式进行完,前去见见这个人。史可法知道,此人是一个倭人,可能也被称为是倭寇,但是却是很重要的人。

到了后堂,史可法见到此人。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此人一身酒气,腰上松松垮垮,那是跨刀的痕迹。此人能主动把随身长刀交出,可见也是熟悉大明律法。史可法看到这人后一甩衣袖,做个架子,坐在屋中主位上:“你是何人啊?”

那人打一个酒嗝:“小人是送信的人。”那人笑着往前一步,却靠近史可法的身边。史可法身边护卫一惊,却看到那人摔到地上,艰难的爬起来,后退一步,然后举起手傻笑:“请大人,赐个酒钱。”

“唔。”史可法答应道:“取,去五两银子,赏给这位壮士。”

史可法身边护卫莫名其妙,但是有明白的已经拉着别人下去了。史可法看到四下无人,将那人刚才假装摔倒时送到自己手中的蜡丸打开,里面是杨夫人的密信。

密信中,杨夫人详细的对史可法介绍了阮大铖接触日本人的情况,并且指出,日本人已经告诉阮大铖,大明太子在满清手中,因此现在在南京城甚嚣尘上的“明太子案”就是圈套。杨夫人也婉然的告诉史可法,多铎军不好对付,乃是大清最强精锐,让史可法好自为之。杨夫人没敢说多铎军的情报其实是蓝书瑶通过海路传到杨夫人手中,时间已经是半年以上,虽然可能不会很准确,但是还是有参考价值。

杨夫人的信已经说的很明白,扬州城该如何做,需要史可法早做主张。史可法将蜡丸藏在袖子中,又从中掏出一封信藏在袖中。史可法看了一下护卫举出来的银子,取过来将信藏在银子下面,与信一起交给那人:“天涯,这银子你去打酒去吧。”说完拍拍天涯的肩膀。

天涯嬉笑着接过银子,还有藏在银子下面的信。史可法的护卫们莫名其妙,史督军怎么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呢?可能刚才不在的时候说的吧。史可法拍拍天涯的肩膀,天涯点头,转身踉跄着离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